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泽洪

作品数:150 被引量:875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0篇小麦
  • 52篇基因
  • 28篇谷蛋白
  • 26篇亚基
  • 23篇蛋白亚基
  • 23篇谷蛋白亚基
  • 19篇育种
  • 17篇染色体
  • 17篇高分子量谷蛋...
  • 17篇醇溶蛋白
  • 16篇高分子量谷蛋...
  • 13篇羊草
  • 13篇山羊草
  • 13篇倍体
  • 10篇野生
  • 10篇染色
  • 10篇克隆
  • 9篇黑麦
  • 8篇性状
  • 8篇异源

机构

  • 14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44篇颜泽洪
  • 124篇郑有良
  • 93篇魏育明
  • 55篇刘登才
  • 33篇代寿芬
  • 32篇兰秀锦
  • 21篇张志清
  • 21篇周永红
  • 16篇张连全
  • 14篇吴卫
  • 12篇伍碧华
  • 11篇袁中伟
  • 10篇李伟
  • 9篇郝明
  • 9篇蒲宗君
  • 8篇龙海
  • 8篇陈国跃
  • 7篇甯顺腙
  • 7篇侯永翠
  • 7篇刘刚

传媒

  • 3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2篇麦类作物学报
  • 9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植物遗传资源...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种子
  • 3篇Acta B...
  • 3篇遗传
  • 3篇Journa...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29篇2005
  • 15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六倍体小麦的异源多倍化早期微卫星侧翼序列迅速发生了改变被引量:14
2004年
在异源多倍体形成的早期,DNA序列和基因的表达迅速发生了改变.以异源六倍体小麦为例,比较了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合成六倍体小麦前后,位于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臂上的特异性引物揭示的微卫星位点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将A,B与D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并加倍得到AABBDD的六倍体小麦这一“剧烈事件”中:(ⅰ)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了供体物种没有的新带纹或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其中,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是主要的.(ⅱ)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不是随机的,而是四倍体小麦消失频率远高于节节麦的频率,即发生在A,B染色体组的消失频率比发生在D染色体组的频率高得多.(ⅲ)微卫星侧翼序列的变化在多倍化的早期(F1代或S1代)就开始发生.由此看来,微卫星两边的侧翼区域在多倍化过程中很活跃,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区域.微卫星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多倍体进化过程有关,微卫星两边的侧翼区域在多倍化过程的早期迅速发生有方向性的改变可能有利于新形成异源多倍体的迅速进化,从而使不同染色体组在遗传上迅速达到协调.
张连全刘登才颜泽洪兰秀锦郑有良周永红
关键词:六倍体小麦基因组进化SSR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5′侧翼保守序列染色体组特异性DNA变异的分析及验证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33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5′侧翼序列的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成8个类群,这与基于N末端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的类群划分结果完全一致.序列比对发现,各类群基因5′侧翼保守序列间存在DNA多态性,共发现34个多态性位点,其中18个为潜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除1个LMW-GS类群之外,其余7个类群的5′侧翼序列均具有类群特异性DNA变异位点.根据类群间的DNA多态性对这7个类群设计了特异引物,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中国春及其第1同源群双端体系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揭示了1AS,1BS和1DS上分别有第2,1和4类群.对PCR产物的克隆测序进一步验证了不同染色体组上的LMW-GS基因类群间5′侧翼序列具有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LMW-GS基因的编码区及其5′侧翼保守序列可能是协调进化的.本文报道的7对引物可对7类LMW-GS基因的完整编码区进行特异扩增,因而能在小麦复杂的遗传背景下有目的地对某一类LMW-GS基因进行分离克隆,这有助于弄清单个LMW-GS对小麦品质的贡献.同时,在小麦育种中,这些标记对于有效地选择与品质密切相关的LMW-GS组分有一定应用价值.
龙海魏育明颜泽洪Bernard BaumEviatar Nevo郑有良
关键词:小麦DNA多态性SNP
蓝标型矮败小麦的创制及利用
2007年
以蓝粒太谷核不育硬粒小麦附加系89-2343(AABB+4D/4E)与普通小麦7739-3(2n=42)杂交、回交所产生的蓝粒可育株与白粒矮败材料杂交、回交,育成了矮败蓝粒小麦附加系98-266.利用97-866为基础,转育成8份不同基因背景的新蓝标矮败小麦,并对这8个蓝标矮败小麦的粒色和育性分离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粒不育株变幅为20.6%~23.8%,平均为22.3%;白粒非矮秆可育株占77.6%,其他类型仅占0.1%,表明蓝粒基因、Ms2和Rht10均位于附加染色体上,且连锁紧密;但不同轮回亲本,矮败蓝粒的传递率有差异;而同一轮回亲本在年份间的蓝粒不育株传递率差异不显著.同时,对蓝标型矮败小麦的杂种优势进行了探讨.
蒲宗君杨武云颜泽洪田宁
关键词:轮回亲本附加系核不育粒色
小麦品系ICA56抗条锈病鉴定及其抗性基因SSR标记被引量:4
2009年
小麦品系ICA56对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0、CYR31和CYR32均表现免疫反应;遗传分析表明,ICA56携带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基因等位性测定显示,ICA56所含抗条锈病基因不同于已知抗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暂将该基因定名为YrICA56。利用川麦28/ICA56的F2群体及抗感亲本筛选到5对SSR引物WMC503、Xgwm261、Xgwm296、WMC112和Xgwm210与YrICA56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6.6、10.4、7.0、4.5和14.1cM。根据Mapmaker3.0确定标记、YrICA56和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WMC503-Xgwm261-Xgwm296-YrICA56-WMC112-Xgwm210-着丝点-。根据作图结果,将YrICA56定位在2DS。目前定位在2DS上的抗条锈病基因有Yr16和YrKat。Yr16为成株期抗性,YrKat属温敏抗性,而YrICA56在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免疫,由此推测YrICA56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蒲宗君陈国跃陈华郑科魏育明颜泽洪杨武云郑有良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基因SSR标记
应用PCR技术研究四川小麦品种特异性位点遗传多样性
2002年
采用PCR技术对四川省近50年来年推广面积达66700hm2(100万亩)以上的40个小麦品种特异性位点(即STS-PC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3对STS-PCR引物和26种引物-酶组合中,92 3%的引物和88 5%引物-酶组合能揭示小麦品种间的多态性。在检测到的92条DNA片段中,86 96%具有多态性,平均每种引物-酶组合检测到3 08条(变幅为1~8条)。这些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 478~0 989,平均GS值为0 753。STS-PC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能将40个品种相互区分开,其结果与亲缘关系较一致。各年代品种间GS值变化趋势表明,从60年代后四川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张志清郑有良魏育明吴卫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颜泽洪
关键词:PCR技术小麦
一种节节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与小麦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对节节麦的一种y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该亚基与小麦A、B和D和节节麦D染色体编码的y型亚基的全蛋白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不一致。6个y型基因的信号肽、N-端和C-端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一致,但有个别氨基酸的替换。而重复区氨基酸残基数目均不一致,主要由于重复单元六肽和九肽的数目不等。在目前已知的D基因组编码的y型亚基中,Dy13t的重复区是最短的,它比Dy10少4个九肽,比Dy12少4个九肽,2个六肽,比Dy12t少4个九肽。由N-Calign序列所作的聚类分析将这6个y型亚基分为3支,A、B和D基因组编码的亚基各占一支。来源于D基因组的4个基因的一支,又可将来源于节节麦和小麦D基因组的2个基因分别聚类在一起。
颜泽洪郑有良万永芳代寿芬王道文
关键词:同源蛋白节节麦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
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小麦分子育种领域的一种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UG1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Xgpw1146,该分子标记与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UG1的遗传距离为0.88cM。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和用于培育小...
刘登才张连全郝明罗江陶郑有良袁中伟颜泽洪代寿芬
小麦新品种蜀麦691丰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2020年
根据蜀麦691的品种特点,在其丰产优质生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地高产示范总结的栽培技术经验,制定了稻茬田蜀麦691丰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供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和种粮大户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李伟李伟魏育明代寿芬颜泽洪陈国跃蒲至恩
关键词:丰产优质技术规程
微量法提取高质量小麦DNA供大规模PCR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介绍了一种在提取小麦DNA实验中常用的CTAB提取方法基础上改良的微量DNA提取方法。通过提取多个材料的DNA并经分光光度计检测,琼脂精电泳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取的DNAOD260/280在2.00- 1.8间波动,较常规大量法提取DNA的质量高,能满足100-200余次的PCR反应的需要。采用该法对提取的普通小麦DNA以及转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基因值株DNA分别进行SSR标记检测和PCR扩增,结果表明 SSR标记扩增效果与大量法无明显的差异,抗性植株DNA能扩增出Bar基因的特征带。
张志清郑有良王丕武魏育明颜泽洪刘虹
关键词:小麦DNAPCR分析
生态环境对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西南麦区生态环境多样,是我国重要小麦产区之一。为进一步认识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的现状,我们选取西南地区普遍种植的具有不同筋力水平的28 个小麦品种(系),于2012-2015 连续3 年在9 个代表性生态点种植。
郭祯儒乔媛媛祁鹏飞郑亭徐彬杰陈庆张亚洲王琰宗路娟樊高琼颜泽洪兰秀锦魏育明郑有良
关键词:生态因子品质育种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