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义勇

作品数:74 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5篇玉米
  • 18篇基因
  • 12篇植物
  • 9篇选育
  • 8篇单交
  • 8篇单交种
  • 8篇玉米新品种
  • 7篇抗虫
  • 6篇选育报告
  • 6篇植株
  • 6篇杀虫
  • 6篇转基因抗虫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胁迫
  • 5篇玉米自交系
  • 5篇杂交
  • 5篇杂交种
  • 5篇杀虫基因
  • 5篇抗旱

机构

  • 67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通化市农业科...
  • 4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通化市园艺研...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长春市农业科...
  • 1篇通化市种子管...

作者

  • 72篇马义勇
  • 49篇关淑艳
  • 23篇曲静
  • 23篇王丕武
  • 22篇刘思言
  • 19篇姚丹
  • 14篇齐晶
  • 10篇刘慧婧
  • 8篇张卓
  • 8篇王春生
  • 6篇李殿申
  • 6篇滕文星
  • 6篇刘学玲
  • 6篇杜立志
  • 5篇宋阳
  • 5篇张健
  • 5篇陈学求
  • 5篇魏炳武
  • 5篇张君
  • 4篇江源

传媒

  • 26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农业与技术
  • 4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进展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所述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是通过易错PCR法对Cry1Ah基因碱基序列进...
关淑艳 韩利圆 焦鹏马义勇刘思言王丕武 范素杰姚丹张卓宋阳刘慧婧 蒋振忠
一种Cry2Ab-2杀虫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突变基因Cry2Ab‑2,所述突变基因Cry2Ab‑2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申请NCBI登陆号位为:MT273011.1。本发明提供了Cry2Ab‑2杀虫基因,它是通过易错PCR法...
关淑艳樊书羽马义勇曲静姚丹刘思言王丕武范素杰刘慧婧刘树英江源焦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玉米抗逆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8年
随着人口的增长、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环境恶化,对玉米产量和抗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杂交育种已无法满足要求。分子标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有机结合,为玉米育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文中论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育种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的优势与不足,展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性。
关淑艳费建博刘智博金栋梁马义勇
关键词:玉米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逆
玉米新品种-吉玉8号
杨伟光马贵龙李殿申徐克章牟金明张君张治安赵欣欣马义勇胡文河修殿权徐臣
玉米新品种——吉玉8号一、品种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姊妹杂交种“J787”为母本,自交系J534为父本,于1999年组配而成。二、特征特性:1、种子性状: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克。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
一种增强玉米大斑病抗性的基因ZmBON3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玉米大斑病抗性的基因ZmBON3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增强玉米大斑病抗性的基因ZmBON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提高植物抗病性能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大斑病抗...
关淑艳齐拙马义勇曲静姚丹刘思言王丕武范素杰刘慧婧焦鹏费建博
文献传递
利用正交试验诱导玉米自交系GS08-Ⅱ胚性愈伤组织被引量:1
2022年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转基因技术中。利用玉米自交系GS08-Ⅱ幼胚进行诱导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L_(16)(4^(5))研究蔗糖浓度、2,4-D浓度、脯氨酸浓度及水解酪蛋白浓度4个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表现出蔗糖浓度>脯氨酸浓度>水解酪蛋白浓度>2,4-D浓度,蔗糖浓度是影响玉米GS08-Ⅱ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主要因素。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蔗糖浓度35 g/L,水解酪蛋白浓度0.4 g/L,脯氨酸浓度0.9 g/L,2,4-D浓度2.0 mg/L,此结果与单因素试验最适浓度一致。
刘智博付然欣费建博焦鹏曲静关淑艳马义勇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玉米主要抗旱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Ⅱ.植株性状被引量:45
2003年
按Griffing双列杂交(Ⅳ)方法,分析了8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茎粗和单株叶面积等与抗旱性相关的植株性状在雨养地和水分胁迫下的GCA、SCA及遗传变量。结果表明:6个植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较小。6221、6270、5003、8902表现较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6221×8902、6221×5003、8902×330等10个组合表现出了较合理的抗旱植株性状。
于海秋徐克章陈学求马义勇齐晶沈秀瑛
关键词:玉米抗旱性状配合力植株性状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玉301、吉农玉308的选育与推广
王丕武关淑艳张君马义勇曲静王鑫雨姚丹吴井红孙永吉马建付永平崔东成刘思言
该项目针对近年来中国玉米种质狭窄的问题,聚合玉米优良基因,创新玉米自交系。以抗丝黑穗病、丰产性好、抗旱的骨干系5003、330、丹340、8902、丹360、沈137E的杂交群体为基础材料,导入抗茎腐病、优质,根发达、抗...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Trihelix基因家族是一类调节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和改良作物品质过程中关键的小型转录因子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43个Trihelix家族成员,为进一步探讨玉米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分别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信号肽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磷酸化位点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蛋白质结构分析和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ZmTrihelix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1~10号染色体上;该蛋白家族仅有ZmTrihelix1存在信号肽;该蛋白家族83.7%定位在细胞核上,16.3%定位在叶绿体、细胞质膜和线粒体上;该蛋白家族磷酸化主要集中在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该家族分为5个亚家族,分别为GT-1、GT-2、GTγ、SIP1和SH4;这些家族成员高度保守,每个亚家族均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域;该蛋白家族由多个螺旋、延伸链及转角结构组成。上述研究为探索玉米Trihelix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为玉米的品质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焦鹏邹俊岩蒋振忠曲静马义勇关淑艳
关键词:玉米生物信息学分析
抗虫Cry2Ab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玉米的遗传转化
2022年
玉米的产量深受虫害的影响,抗虫Cry2Ab基因对玉米黏虫抗性有重要意义。利用外源抗虫基因Cry2Ab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对其进行SDS-PAGE检测和抗黏虫性鉴定。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Cry2Ab基因编码的杀虫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正确的表达,条带大小为70.68 kD;抗黏虫性鉴定结果表明,当Cry2Ab蛋白浓度为100μg/g时,对东方黏虫致死率达到86.66%。同时构建pCAMBIA3301-Cry2Ab-Bar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抗虫基因Cry2Ab转入玉米自交系GSH9901愈伤组织中,利用除草剂筛选及PCR技术检测得到T;转基因阳性植株4株。获得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植株为抗虫转基因玉米的研发及抗虫玉米新种质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樊书羽金时酉王艺燃曲静刘思言关淑艳马义勇
关键词:玉米功能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