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禄哲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损伤识别
  • 4篇小波
  • 3篇碳纤维
  • 3篇碳纤维增强
  • 3篇碳纤维增强材...
  • 3篇土结构
  • 3篇纤维增强
  • 3篇纤维增强材料
  • 3篇小波包
  • 3篇小波包分析
  • 3篇混凝土
  • 3篇混凝土结构
  • 2篇CFRP加固
  • 1篇压电
  • 1篇时间反转法
  • 1篇小波分析
  • 1篇混凝土梁
  • 1篇钢筋
  • 1篇钢筋混凝
  • 1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4篇马禄哲
  • 3篇阎石
  • 1篇蒙彦宇
  • 1篇孙威

传媒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土木工程与管...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剥离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由于强度高、重量轻、适应面广等特点,成为土木工程修复和加固工程中引人注目的替代材料。剥离破坏是CFRP加固结构时常见的破坏方式,一旦发生剥离破坏,将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而...
阎石马禄哲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材料小波包分析混凝土结构
压电混凝土梁主动健康监测试验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混凝土梁损伤前后信号能量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损伤指标,提出一种利用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混凝土结构损伤统计识别算法,实现试件损伤及破坏过程的动态监测及损伤程度评价.方法采用自感式压电智能骨料主动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埋置在混凝土梁内的一对传感器/驱动器接收发射扫频检测信号,将其作为检测样本并结合小波分析技术及其统计特征,提取最优损伤信号,结合压电波动原理,建立小波分解的混凝土结构损伤统计模式识别算法.结果混凝土梁损伤后,以扫频波作为主动健康监测信号的幅值产生了较大的衰减,试件在完全破坏后的统计损伤指数均值分别为35.9%和66.2%,利用小波分解的损伤统计模式识别算法能有效识别结构所处的健康状态.结论基于压电波动理论的主动监测技术能有效识别混凝土梁不同区域的损伤状态,为压电混凝土结构动态、长期监测裂缝开展状态与损伤统计识别技术及其系统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蒙彦宇阎石孙威马禄哲何彬彬
关键词:混凝土梁小波分析损伤识别
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剥离损伤识别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由于强度高、重量轻、适应面广等特点,成为土木工程修复和加固工程中引人注目的替代材料。剥离破坏是CFRP加固结构时常见的破坏方式,一旦发生剥离破坏,将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而且被加固结构也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采用无损检测(NDT)的方法对剥离损伤进行识别。利用压电陶瓷对CFRP加固的混凝土柱的剥离损伤进行试验研究,以确定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将一组压电陶瓷(如镐钛酸铅,简称PZT)预埋在小体积混凝土中,制成"智能骨料",并将其预埋在混凝土柱内的指定位置。柱表面进行CFRP加固处理,在指定位置设置人工模拟剥离损伤。将另一组PZT片粘贴在具有人工剥离损伤处的表面。利用扫频波对具有预先设定剥离区域的CFRP加固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其中三个预埋的"智能骨料"作为作动器,表面粘贴的PZT作为传感器。对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利用傅里叶频谱分析与定义的两个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损伤指标进行计算,不但成功检测到模拟的剥离区域,而且可以看出损伤指标对试件剥离损伤程度具有足够的灵敏度。
阎石马禄哲
关键词:损伤识别小波包分析
利用PZT的CFRP钢筋混凝土结构剥离损伤识别研究
在现实社会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往往由于结构耐久性、化学腐蚀、承载力增加需求以及设计过程中的缺陷等原因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由于强度高、重量轻、适应面广等特点,成为土木工程修复和加固工程中...
马禄哲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材料小波包分析时间反转法钢筋混凝土结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