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应林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毒
  • 9篇肝炎
  • 8篇肝炎病毒
  • 6篇荧光定量
  • 5篇乙型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丙型
  • 5篇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荧光
  • 4篇疱疹
  • 4篇核酸
  • 3篇单纯疱疹
  • 3篇单个核细胞
  • 3篇定量PCR
  • 3篇定量聚合酶链...
  • 3篇荧光定量聚合...

机构

  • 21篇湖北省中医院
  • 5篇武汉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高应林
  • 20篇赵友云
  • 15篇王春香
  • 10篇乐惠荣
  • 2篇王业富
  • 2篇周立勤
  • 2篇马煜南
  • 2篇赵芸
  • 1篇周立
  • 1篇黎炜英
  • 1篇张凡雄
  • 1篇杨玉兰
  • 1篇刘光中
  • 1篇胡传芳
  • 1篇陈琳娜
  • 1篇唐景峰
  • 1篇李波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六次全国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动采血枪采集末梢血易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交叉感染
2001年
目前,各级医院为缩短血糖、血氨等项目的检测时间,大量开展操作简便、报告快速、质量可靠的床边即刻试验.其所用工具有自动采血枪(PENLETⅡ),一般工作人员以此采集末梢血时不需培训即可容易地操作,且患者的疼痛感轻于手工扎针,因此被临床实验室和病房护士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在操作中发现,当采血枪压住消毒后的皮肤,按下开关的瞬间,随着针头快速刺入皮肤并反弹时,患者的血液会飞溅到采血枪的笔头和管腔内,因血量少不易被发现.当术者为下一个患者(已更换针头)扎针、取血样、用棉球按压伤口时会使上一个或多个患者的血液污染到后一患者伤口上导致感染.
赵友云王春香高应林周立勤
关键词:末梢血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同步检测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人类疱疹病毒6,7,8型(HHV-6,-7,-8)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分别针对HHV-6,-7,-8的U67、U36、ORF65基因设计3对引物和3种Taq Man-LNA探针,构建三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用于同步扩增HHV-6,-7,-8。分别应用HHV-6,-7,-8质粒建立对应标准曲线,并对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扩增效率等方法学评价。以DNA测序法为参考方法,检测45例疑似HH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PBMC)中的HHV-6,-7,-8,对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临床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结果: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HV-6,-7,-8的线性范围均在10~6-10^(11)Copies/L,相关系数均>0.99,灵敏度为8×10~5Copies/L,最低检测限为5×10~5Copies/L,无非特异性扩增,线性范围内HHV-6,-7,-8的批间、批内变异系数(CV)均<5.5%;与单重荧光定量PCR相比,检测HHV-6,-7,-8质粒含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980,0.987,0.965。以DNA测序方法为金标准,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HHV-6,-7,-8的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分别是93.1%、80%、100%。结论:多重荧光定量PCR能够对HHV-6,-7,-8进行同步、快速和准确的定量检测,将在输血安全筛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郑毅高应林张凡雄赵友云王业富唐景峰
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人群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检测
2007年
[目的]了解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BV)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538例ALT正常、HBsAg阴性人群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538例人群中HBV-DNA阳性率为15.6%,男性(22.8%)显著高于女性(7.8%)(P<0.01),≥50岁(16.7%)与<50岁(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21.9%)高于无输血史(14.1%)(P<0.05),且HBV-DNA水平均<103.6copies/ml。[结论]ALT正常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且与输血史和性别有关。提示临床进行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异体成分治疗时,在检测ALT和HBV标志物的同时,应结合灵敏度高的FQ-PCR方法检测HBV-DNA,以杜绝隐匿型HBV传播的可能性。
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ALT正常、HBsAg阴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BV)在ALT正常、HBsAg阴性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192例ALT正常、HBsAg阴性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192例人群中HBV-DNA阳性率为15.6%(30/192),HBV-DNA含量均低于103.6copies/ml。男性和女性人群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2.8%(23/101)和7.7%(7/91),差异有显著性(2=8.26,P<0.01);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人群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7.6%(3/17)和15.4%(27/17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2=0.06,P>0.05);抗-HBe阳性和(或)抗-HBc阳性和(或)抗-HBs阳性与HBV标志物(HBV-M)全阴性人群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8.2%(28/154)与5.3%(2/38),差异有显著性(2=3.86,P<0.05)。结论ALT正常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且与性别有关。提示临床在输血和器官移植时,应结合灵敏度高的HBV-DNA检测方法,方能预防隐匿型HBV的传播。
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FQ-PCRHBV-DNAHBSAG阴性
改良荧光定量PCR同步检测HBV-DNA含量及其熔解温度
2007年
目的通过改进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单荧光标记,建立灵敏、特异的HBV-DNA含量及其熔解温度(Tm)的同步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荧光标记物质的不同,将FQ-PCR分为TaqMan+SYBR GreenI双标记(T+S组)、TaqMan探针单标记(T组)和SYBR GreenI染料单标记(S组)三种,同时检测HBV-DNA已知浓度为108.48、105.70、103.70和<1×103.00(copies/ml)的血清中HBV-DNA含量及Tm,每组FQ-PCR检测每份血清时1次做5个平行管。结果T+S组检测的HBV-DNA阳性血清均为阳性,其平均含量为108.55±0.32、105.79±0.29、103.81±0.30,与T组的108.49±0.31、105.69±0.30、103.72±0.25copies/ml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P>0.05);与S组的108.41±0.35、105.21±0.34和103.26±0.26copies/m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除高浓度外,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2.62,P<0.05)。T+S组和S组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Tm分别为71.8℃、72℃和79.8℃,阴性血清未出现扩增曲线和Tm值。T+S组、T组和S组的灵敏度分别为102.70、102.70和103.00copies/ml。结论改良的SYBR GreenI和TaqMan探针双标记的FQ-PCR检测HBV-DNA时,兼有TaqMan探针标记FQ-PCR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SYBR GreenI标记FQ-PCR的Tm分析的优点,能达到同步检测HBV-DNA含量及其Tm的目的,为HBV-DNA含量及其多态性分析,尤其是为HBV-DNA含量及其基因分型同步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FQ-PCR技术在孕妇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核酸(HSV 2-DNA)的数量与宫内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31例HSV 2-IgG阳性的晚期妊娠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HSV 2-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31例HSV 2-IgG阳性孕妇中有27例血清HSV 2-DNA阳性,含量为1.0×10^3~5.4×10^5copies/mL,新生儿脐血HSV 2-DNA阳性7例,宫内传播率为25.9%(7/27),7例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孕妇血清HSV 2-DNA含量均〉5.3×10^4copies/mL。结论:孕妇血清中HSV 2-DNA含量升高是胎儿发生Ⅱ型HS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FQ-PCR可以准确检测血清HSV 2-DNA的含量,提示体内复制和宫内感染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应林赵友云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单纯疱疹病毒妊娠
SYBR Green I联合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SYBR GreenI联合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意义。方法选择浓度为108.48、105.70和103.70copies/ml的3种HBV-DNA阳性血清和<1×103.0copies/ml的阴性血清各1份,在TaqMan-PCR混合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组成双荧光PCR(TaqMan+SYBR Green I组),同时进行TaqMan和SYBR Green I的单荧光PCR(分别为TaqMan组和SYBR Green I组),设置同一PCR和熔解曲线的循环参数,检测HBV-DNA含量及其Tm,每种方法一次检测每份血清5次。结果TaqMan+SYBR Green I组检测的HBV-DNA阳性血清均为阳性,其平均含量为108.55±、105.79±、103.81±,与TaqMan组的108.49±、105.69±、103.72±copies/ml0.320.290.300.310.300.25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P>0.05);与SYBR Green I组的108.41±、0.35105.21±和103.26±copies/m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除高浓度外,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0.340.262.62,P<0.05)。TaqMan+SYBR Green I组和SYBR Green I组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熔解温度(Tm)分别为71.8℃、72℃和79.8℃,阴性血清未出现扩增曲线和Tm值。结论SYBR Green I联合TaqMan-PCR检测HBV-DNA时,具有能维持TaqMan-PCR的高灵敏度、特异性更强,并能同时检测HBV-DNATm的特点,为HBV的DNA多态性分析,尤其是在HBV基因分型方面提供了新的检测思路。
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SYBRTAQMAN定量PCRHBV-DNA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快捷、灵敏、特异的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及分型方法。方法:选择HSV1和HSV2的糖蛋白B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对应的探针组建2个FQ-PCR反应体系,应用克隆的质粒建立系列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进行重复性和敏感性试验,以其他种类的细菌、病毒、真菌进行特异性分析,并用于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HSV1和HSV2。结果:HSV1和HSV2两标准曲线的线性检测范围均为105到1011Copies/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其他种类的细菌、病毒、真菌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4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疱液中HSV1和HSV2的检出率分别为6.3%(3/48)和87.5%(42/48)。结论:实时FQ-PCR法鉴别检测HSV1和HSV2,具有快速、特异、灵敏、便捷的特点,有助于H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的研究;生殖器疱疹患者以HSV2感染为主。
赵友云周立高应林王业富
关键词:HSV2实时荧光定量PCR
不同感染途径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及抗-HCV与ALT水平的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丙肝)患者感染途径与其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将210例丙肝患者分输血后丙肝(PTHC组)102例和散发性丙肝(SHC组)108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和自动生化速率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抗-HCV及ALT水平。结果:PTHC组HCV RNA阳性率和ALT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SHC组(χ2=23.39,P<0.01和χ2=13.73,P<0.01);HCV RNA阳性患者中,PTHC组的HCV DNA含量均值显著高于SHC组(t=4.29,P<0.01);ALT异常患者中,PTHC组的ALT水平均值显著高于SHC组(t=4.30,P<0.01)。HCV RNA的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794,P<0.01)。结论:PTHC组患者病毒血症水平和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均显著高于SHC组,HCV不同的感染途径可导致患者不同的感染结果。
赵友云高应林乐惠荣王春香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丙肝病毒抗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NAS-CL36首次修订主要内容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分子诊断的基础是分析样品中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所涉及的技术除基因扩增检验外,还包括杂交试验、核酸电泳分析、DNA测序、生物芯片等[1]。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各级医院逐步开展优生优育筛查、基因突变、异位与重排等分子遗传病理的检测[1],在该领域建立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一直备受关注[2]。近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修订了2013版《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6,13版应用说明)[3],发布了即将实施的2014修订版《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6,14版应用说明)[4]。此次修订新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83;病理学分册》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等引用文件,将国际标准 ISO15189的要求推广并应用于分子诊断领域,为其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提高了对分子诊断检测能力获得认可的要求。现将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李波赵友云高应林
关键词: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分子诊断技术ISO15189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