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润霖

作品数:768 被引量:21,324H指数:45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5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732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40篇动脉
  • 295篇冠状
  • 290篇冠状动脉
  • 203篇心肌
  • 174篇介入
  • 167篇血管
  • 138篇心病
  • 138篇冠心病
  • 128篇梗死
  • 127篇心肌梗死
  • 127篇介入治疗
  • 95篇预后
  • 95篇冠状动脉介入
  • 81篇动脉介入治疗
  • 81篇经皮冠状动脉...
  • 79篇急性心肌梗死
  • 79篇冠状动脉介入...
  • 70篇洗脱支架
  • 68篇病变
  • 58篇心血管

机构

  • 44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8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8篇中国医学科学...
  • 5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6篇中华医学会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国家心血管病...
  • 11篇北京大学
  • 10篇中国协和医科...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工程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754篇高润霖
  • 437篇杨跃进
  • 294篇陈纪林
  • 291篇乔树宾
  • 195篇徐波
  • 179篇袁晋青
  • 160篇陈珏
  • 154篇吴永健
  • 149篇陈在嘉
  • 119篇尤士杰
  • 104篇姚民
  • 103篇刘海波
  • 103篇秦学文
  • 73篇高展
  • 58篇姚康宝
  • 58篇许晶晶
  • 55篇吴元
  • 55篇唐晓芳
  • 54篇宋莹
  • 47篇宋雷

传媒

  • 196篇中国循环杂志
  • 16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8篇中华医学杂志
  • 26篇中华内科杂志
  • 25篇中国分子心脏...
  • 16篇英国医学杂志...
  • 14篇中国介入心脏...
  • 13篇医学研究杂志
  • 8篇中华核医学杂...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中华医学信息...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2004北京...
  • 5篇心血管病学进...
  • 5篇中华老年多器...
  • 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医学研究通讯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2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16篇2020
  • 22篇2019
  • 30篇2018
  • 22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25篇2014
  • 29篇2013
  • 29篇2012
  • 17篇2011
  • 24篇2010
  • 44篇2009
  • 29篇2008
  • 43篇2007
  • 34篇2006
  • 41篇2005
  • 62篇2004
7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小型猪模型由蛋白涂层金属支架局部转染尿激酶前体基因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为了评估蛋白涂层金属支架局部转染尿激酶前体 (Pro UK)基因对冠状动脉内血小板沉积、早期血栓形成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金属支架涂层为交联明胶制成。载体为复制缺陷的、携载Pro U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采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 ,将携带有Pro UK基因的蛋白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纯蛋白涂层支架或裸露支架做为对照。结果 支架置入后 3天 ,Pro UK基因转染血管段 (n =6) 111In标记血小板及扫描电镜显示 :血小板沉积和纤维蛋白形成明显少于对照血管 (P <0 0 5 )。在基因转染后 7天RT PCR(n =2 )和免疫组化染色(n =1)证实 ,有Pro UKmRNA的表达及Pro UK蛋白质生成。 3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Pro UK基因转染组 (n =4 )无再狭窄发生 ,而对照组 (n =8)均发生再狭窄 ,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 :在Pro UK基因转染组 (n =4 ) ,平均新生内膜厚度 ,新生内膜面积和百分狭窄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n =8,P <0 0 5 )。结论 在再狭窄动物模型上 ,通过蛋白涂层支架 ,Pro UK基因在腺病毒载体介导下能被直接导入血管成形部位 ,并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袁晋青高润霖史瑞文宋来风汤健李永利唐承君陈在嘉
关键词:再狭窄基因治疗冠心病蛋白涂层金属支架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Duke)被引量:23
2003年
钱杰高润霖熊长明宋来凤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C34T和G52T)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C34T和G52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住我院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68例,正规服用氯吡格雷12个月。采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及TaqManAssay检测入选患者血小板受体P2Y12基因C34T和G52T两个位点,按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病例按G52T位点基因型分为H1/H1型(n=195)和H2携带者(H1/H2和H2/H2,n=73)两组,H1/H1组双支病变比例高于H2携带者组(P约0.05),两组患者其余临床基本资料均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跃0.05)。PCI术后1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等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H2携带者明显高于H1/H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vs援5.1%,P约0.05)。一年累计生存率H2携带者要低于H1/H1组(HR=2.543,95%CI:1.033~6.259,P=0.042)。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血运重建术和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跃0.05),但H2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高于H1/H1组,有统计学差异(P约0.05)。入选病例按C34T位点基因型分为CC型(n=174)和CT/TT型(n=94)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均匹配(P跃0.05)。PCI术后1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一年累计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跃0.05)。结论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H2携带者可能是中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C34T位点多态性和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唐晓芳何晨袁晋青孟宪敏杨跃进秦学文乔树宾刘海波吴永建姚民陈珏尤士杰吴元李健军戴军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冠心病氯吡格雷
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9 769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2组,抗凝组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依诺肝素0.4 ml 1次/12h或磺达肝癸钠2.5 mg 1次/d皮下注射,至术后2~3 d),进行30、180 d及2年的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出血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卒中)发生情况.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出1 755对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组间的远期预后差别.同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 755(18.0%)例患者未接受术后抗凝治疗,8 014(82.0%)例接受了术后抗凝治疗,其中5 666(58.0%)例接受依诺肝素抗凝,2 348 (24.0%)例接受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与无抗凝治疗组比较,抗凝治疗组年龄更小,女性比例更低,肾功能不全比例更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例更高(P均<0.05).抗凝治疗组左主干病变比例及分支受累比例更高(P均<0.05);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比例更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例更高,单纯球囊扩张比例更低(P均<0.05).9 717(99.5%)例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无抗凝治疗组(1 755例)比较,抗凝治疗组(8 014例)30 d全因死亡率[0.05%(4例)比0.46%(8例),P<0.001]和卒中[0比0.11%(2例),P=0.003]风险较低,180 d全因死亡率[0.17%(14例)比0.57%(10例),P=0.002]、血运重建[2.07%(166例)比3.71%(65例),P<0.001]及MACCE[3.49%(280例)比5.47%(96例),P<0.001]较低,2年血运重建[7.61%(610例)比12.84%(225例),P<0.001]及MACCE(10.92%(875例)比16.01%(281例),P<0.001)较低.Cox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是30 d全因死亡(HR=0.17,95%CI 0.05~0.62,P=0.007)、180 d全因死亡(HR=0.37,95%CI 0.16~0.87,P=0.023)和MACCE (HR=0.74,95%CI 0.58~0.94,P=0.013)及2年MACCE (HR=0.71,
宋莹唐晓芳许晶晶王欢欢刘如蒋萍姜琳高立建张茵宋雷许连军赵雪燕高展陈珏高润霖乔树宾杨跃进徐波袁晋青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凝治疗预后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四年临床结果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再狭窄率、支架内血栓形成及4年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0月连续237例置入DES患者6个月再狭窄率与靶病变重建率(TLR)、4年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靶血管重建(TVR)和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雷帕霉素组与紫杉醇组比较,6个月两组TLR、支架内再狭窄、MACE、心肌梗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有更高的晚期管腔丢失(P=0.022)。4年免于TVR生存率分别为88.97%与82.28%(P=0.127),免于MACE生存率分别为83.8%与79.2%(P=0.056)。多变量分析每个病变置入支架数(P=0.001)和糖尿病(P=0、001)与TVR相关,多支病变(P=0.0013)和糖尿病(P=0、0001)与MACE相关。4年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47%与1.98%)无统计学意义,肯定的很可能的和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两组之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近、远期效果,但紫杉醇洗脱支架晚期管腔丢失较多。
高立建陈纪林陈俊高润霖杨跃进徐波秦学文乔树宾姚民刘海波吴永健袁晋青陈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紫杉醇
聚-乳酸-乙醇酸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了解聚 乳酸 乙醇酸 (PLGA)涂层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PLGA(D、L LA :GA为 6 0∶4 0 )浸涂Dragon支架制成PLGA涂层支架组 ,Dragon支架作为对照组 ,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 ,7d期和 30d期各 8只猪 ,每只猪置入上述各 1枚支架。支架置入前、后即刻及终点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支架置入前及终点时的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血压、心率、体重、全程的行为状态。处死动物后取出支架置入段冠状动脉 ,制备标本 ,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组织学观察测量 ,取肺、胃、小肠、大肠、肝、肾以及支架血管段供血的心室壁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组均未发现骨髓抑制、溶血 ,对肝、肾功能及代谢无明显影响 ,两组中心率、血压、体重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对行为状态无影响。所有支架置入成功 ,7d期两组中冠状动脉无狭窄 ,30d期两组中各有 1支冠状动脉狭窄 (>5 0 %直径狭窄 )。 7d期两组均见完全内皮化。 7d期对照组 2个、涂层支架组 1个支架血管段形成血栓 ,30d期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未见明确的炎症反应细胞。未发现肺、胃、小肠、大肠、肝、肾以及支架血管段供血的心室壁与PLGA涂层支架有关的病理损害。结论 PLGA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后 30d的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
王春宁高润霖程树军宋来凤郑金刚訾振军阮英茆孟亮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冠状动脉全血细胞计数
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恰当掌握介入治疗及旁路移植术适应证
本文介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比较.同时介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药物治疗的对照疗效等.
高润霖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重建介入治疗旁路移植术适应证
文献传递
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回顾和展望被引量:26
2000年
高润霖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重建
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近期及10个月疗效
2007年
目的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Cypher 或 Cypher select)和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近期及10个月疗效。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253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采用了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并完成了10个月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53例中男性218例,女性3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7.2岁。结果 253例(262处病变)中152例使用 Cypher 支架176个,101例使用 TAXUS 支架132个。使用的 Cypher 和 TAXUS 支架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96±0.27)mm 和(3.05±0.35)mm,P=0.04,平均长度分别为(23.3l±6.68)mm和(23.56±6.54)mm,P=0.745。支架内再狭窄表现为100%闭塞29处,≥90%狭窄143处,<90%狭窄90处。病变类型为 A、B1、B2和 C 型各为9处、45处、73处和135处。PCI 的成功率两组均为100%,住院期间无死亡,Cypher 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63%,TAXUS 组为2.97%,P=0.872。10个月临床造影显示在 Cypher 支架和 TAXUS 支架组中造影再狭窄率分别为14.0%和29.4%,P=0.075,MACE 发生率分别为6.7%和16.0%,P=0.031。结论应用 Cypher 和 TAXUS 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10个月疗效 Cypher 支架优于 TAXUS 支架。
陈纪林杨跃进乔树宾姚民秦学文徐波刘海波吴永健袁晋青陈珏尤士杰戴军李建军高润霖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支架内再狭窄
直接注射移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成年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区心肌内直接注射移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心肌梗死犬左室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2-03/2003-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分子医学中心完成。选用杂种成年犬16只。②以机械法结合IA型胶原酶与胰蛋白酶的二步酶消化法的改良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及扩增。③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成肌细胞注射组,每组8只。对照组:在梗死区点状注射生理盐水;成肌细胞注射组:在梗死区点状注射成肌细胞悬浮液。④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15min及4周时以漂浮导管测定左室功能指标(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心排出量),将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与左心室收缩末压相除获得其校正值,结扎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计算室壁节段运动指数和体现左室重构的球形指数。⑤组间比较分析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段数据分析用配对t检验。结果:成肌细胞注射组的2只动物分别死于心肌梗死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室颤和术后猝死,对照组的死亡动物中2只死于术后猝死,1只死于术后严重感染,进入结果分析11只犬(成肌细胞注射组6只,对照组5只)。①左室功能参数的变化:对照组冠状动脉结扎后即刻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左心室收缩末压和心排出量明显低于结扎前,且术后4周时心排出量仍明显低于结扎前(P<0.05);成肌细胞注射组术后4周各指标基本恢复至冠状动脉结扎前水平(P>0.05);其收缩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比冠状动脉结扎后显著上升(P<0.05),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左心室收缩末压�
窦克非杨跃进邱洪慕朝伟阮英茆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