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亚热带6种老龄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的枯落物持水性能被引量:24
- 2010年
- 通过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6种老龄天然林:木荷(Schima superba,SCS)、罗桴栲(Castanopsis fabri,CAF)、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TSO)、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CIC)、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ALG)、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CAC)及杉木人工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CUL)枯落物现存量和持水特性的研究表明,各林分枯落物现存量分别为木荷7.22 t.hm-2、细柄阿丁枫6.79 t.hm-2、浙江桂6.70 t.hm-2、观光木6.66 t.hm-2、罗桴栲6.57 t.hm-2、米槠5.96 t.hm-2和杉木人工林4.82 t.hm-2.最大持水率平均值是人工林(207.98%)>天然林(179.38%).各林分最大持水量分别为木荷13.33t.hm-2、细柄阿丁枫13.32 t.hm-2、观光木13.18 t.hm-2、罗桴栲10.84 t.hm-2、浙江桂10.52t.hm-2、米槠10.30 t.hm-2和杉木人工林9.95 t.hm-2.枯落物平均现存量和平均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林(6.65 t.hm-2,11.95 t.hm-2)大于杉木人工林(4.82 t.hm-2,9.95t.hm-2).影响林地枯落物持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枯落物现存量.各林分主要树种半分解层的枯落物现存量及最大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
- 马书国杨玉盛谢锦升郭剑芬杨智杰高玉春
- 关键词:枯落物主要树种现存量最大持水量
- 杉木中龄林和老龄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被引量:14
- 2010年
- 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杉木中龄林(16 a生)和老龄林(88 a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动态进行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年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6 t.hm-2和3.4 t.hm-2,两林分的年均凋落物总量差异不显著,凋落物总量、落叶量、落枝量、落花量以及落果量在2007年和2008年间差异都不显著.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量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0%~63%、21%~24%、1%~3%和10%~13%.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凋落物总量及各组分凋落量的月动态曲线呈不规则型.统计分析得出,88 a生杉木林的落枝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水分对杉木林凋落物动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高玉春高人杨智杰盛浩张彪马书国
-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土壤温度
- 中亚热带植物排放甲烷研究初报被引量:4
- 2011年
- 甲烷(CH4)是大气中第二大温室气体,近年有研究发现在有氧条件下陆生植物也能排放CH4.本研究对中亚热带51种树木离体叶片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室内培养,发现21种植物能排放CH4,CH4排放速率范围为0.11~1.37 ngCH4.g-1 DW.h-1,平均排放速率为0.59ngCH4.g-1DW.h-1.植物是否排放CH4及其排放速率与观测条件密切相关.观测的51种植物中包括40种乔木树种和11种灌木树种,分别有15种和6种植物可排放CH4,CH4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69 CH4.g-1DW.h-1和0.30 ngCH4.g-1DW.h-1,且乔木和灌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
- 易黎明谢锦升杨燕华高玉春杨玉盛
- 关键词:CH4排放植物离体叶片
- 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
- 通过对中龄(16a生)和老龄(88 a生)杉木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动态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6 a生和88 a生的杉木林年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6t hm和3.4t hm,两林分的年均凋落总量差异不显著,凋落...
- 高玉春高人杨智杰盛浩张彪马书国
-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 文献传递
- 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
- 通过对中龄(16a生)和老龄(88a生)杉木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动态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6a生和88 a生的杉木林年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6 thm-2和3.4 t hm-2,两林分的年均凋落总量差异不显著...
- 高玉春高人杨智杰盛浩张彪马书国
-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 有氧条件下中亚热带植物甲烷排放研究
- 植物普遍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汇”,但有研究发现植物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排放甲烷,目前有关植物甲烷排放还存在争议,故探讨植物甲烷排放对了解植物对温室气体的“源”或“汇”功能有重要意义。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尤其是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
- 高玉春
- 关键词:甲烷排放离体叶片紫外辐射机械损伤
- 文献传递
- 陆生植物自身能否排放甲烷?被引量:3
- 2010年
- 一般认为自然来源的甲烷是在厌氧环境下形成的,而最近研究却发现在有氧环境下植物自身也能释放甲烷,这将对全球甲烷收支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一发现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一些研究证实植物在有氧环境下能排放甲烷,果胶、聚半乳糖醛酸等含甲氧基官能团的组分是植物产生甲烷的主要来源物质,甚至纤维素、木质素等植物结构组分也能排放甲烷;而另一些研究却发现植物并不能排放甲烷或者排放速率极小,而观测到的植物甲烷排放可能来自于土壤中,即溶解有甲烷的土壤水分被被植物吸收并通过蒸腾或蒸发作用而排放到大气中。有氧环境下植物排放甲烷的机制仍不清楚,光照、温度、紫外辐射、机械损伤等环境胁迫可能是导致植物排放甲烷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如此,一些研究仍对全球或区域植物甲烷排放的通量进行了估算,估计全球植物甲烷排放通量为10-236Tg.a-1。未来研究应在更多地区针对不同生境的各种植物是否排放甲烷进行独立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植物排放甲烷的机制。
- 谢锦升杨玉盛高玉春杨智杰刘小飞范跃新易黎明
- 关键词:甲烷植物环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