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承德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鳞癌组织中PTTG VEGF-C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0例喉癌病理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TG和VEGF-C的表达水平,并应用RT-PCR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TTG mRNA和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癌病理组织中PTTG和VEGF-C表达情况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1);PTTG和VEGF-C的表达在淋巴结有否转移组、临床不同分期组与不同分化程度的喉鳞癌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的过程中PTTG和VEGF-C起了重要作用,PTTG与VEGF-C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喉癌的预后判断产生重要意义。
- 高立生高珊徐勤刘双刘晓东
- 关键词:喉鳞癌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新生儿SLC26A4基因突变的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新生患儿的SLC26A4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发生频率。方法:用筛查型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并确诊为婴幼儿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186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将患儿分为观察组(EVAS)和对照组(非EVAS),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发生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5例(87.30%)和15例(12.20%)患儿SLC26A4突变呈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例SLC26A4突变呈阳性的EVAS患儿中,主要为IVS7-2 A>G突变41例(74.55%),其次为2168A>G突变和H723R突变分别有10例(18.18%)和8例(14.55%)。EVAS患儿SLC26A4突变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但是双侧耳聋EVAS患儿SLC26A4突变率显著高于单侧耳聋EVAS患儿(P<0.01)。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中SLC26A4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并且双侧耳聋EVAS患儿突变率显著高于单侧耳聋患儿;基因突变类型最主要为IVS7-2 A>G突变,提示耳聋基因检测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有一定作用。
- 张宇丽高珊毕静李庆红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基因突变
- 承德地区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与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比较9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两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前、后的体征及症状评分,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治疗两年后,患者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儿童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0.27±1.87降至4.34±1.57;成人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1.26±1.54降至5.8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体征得分由治疗前2.78±0.68降至1.54±0.57;成人组体征得分由治疗前2.86±0.59降至1.8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成人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总有效率为91.54%。5例患者(5.10%)出现局部不良反应,3例(3.06%)出现全身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 凌云马桂琴尹桂茹高珊杨红梅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 颈深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诊疗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是指邻近区域深部的感染源,如牙、咽、扁桃体、食管、呼吸道等处的感染,发展至颈深筋膜深层以下的组织所引起的脓肿形成或较广泛的蜂窝织炎的总称。随着抗生素的发展与应用,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因其解剖位置特殊,感染易沿筋膜迅速发展,特别是小儿和伴有全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口。
- 毕静陆鸿略高珊齐志伟张淑君
- 关键词:化脓性感染颈深部
- Tregs及IL-6、IL-10、MMP-2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临床常见的中耳炎性疾病,以听力减退、耳鸣伴耳内闷胀、堵塞感为主要表现,其病因不明、预后差异大,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极易发展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继而出现中耳粘连、鼓膜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胆脂瘤、听骨坏死,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张宇丽张学红高珊陆鸿略马桂琴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TREGS听力减退胆脂瘤骨坏死
- 头颈部Kimura病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Kimura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多累及头颈部软组织浅表淋巴结的慢性增生性肉芽肿性病变,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至2012年共收治15例确诊为Kimura病的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 徐勤高珊李青山张力赵瑞力赵岩
- 关键词:KIMURA病误诊原因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慢性增生性嗜酸性粒细胞
- 喉鳞癌组织中PTTG1表达变化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观察喉鳞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检测62例喉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PTTG1蛋白、mRNA。结果喉鳞癌组织中PTT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7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3.08%(P<0.01)。喉鳞癌组织中PTTG1 mRNA的表达量为0.74±0.13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47±0.10(P<0.01)。PTTG1蛋白表达与喉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结论喉鳞癌组织中PTTG1蛋白及其mRNA高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高珊徐勤
- 关键词: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鳞状细胞癌喉肿瘤
- 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及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相应喉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检出率58.33%,肿瘤出芽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灵敏度90.91%,VEGF-C在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8.33%,肿瘤出芽与喉鳞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瘤出芽及VEGF-C表达符合率73.33%。肿瘤出芽及VEGF-C与喉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有无吸烟史、肿瘤大小、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出芽及VEGF-C在喉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检测及蛋白表达量水平可作为喉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指标。
- 高立生高珊霍峰宋有鑫齐志伟毕静徐勤
- 关键词:肿瘤出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喉肿瘤
- 承德地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遗传学病因及预防的研究
- 张宇丽李庆红马桂琴毕静崔志新高珊
- 该课题对承德地区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建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家庭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策略和系统方法。建立针对性档案和干预计划,对在确诊患者家庭开展遗传咨询和提供产前诊断指导,防止此类家...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产前诊断
- 喉鳞癌组织中bFGF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喉鳞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中bF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FGF的表达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bFGF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喉鳞癌组织中bFGF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喉鳞癌组织中临床分型、肿瘤大小、性别、年龄以及吸烟量不相关(P>0.05)。结论 bFGF在喉鳞癌中高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bFGF的检测将有助于喉癌患者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 孟凡生高珊马桂琴徐勤唐桂红卢国友
- 关键词:喉癌鳞状细胞BF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