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光杰

作品数:173 被引量:1,056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2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冶金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7篇合金
  • 53篇镁合金
  • 44篇铝合金
  • 26篇板材
  • 23篇织构
  • 21篇合金板
  • 17篇合金板材
  • 16篇再结晶
  • 15篇力学性能
  • 15篇力学性
  • 13篇镁合金板
  • 13篇AZ31镁合...
  • 12篇退火
  • 12篇晶粒
  • 11篇热变形
  • 11篇锂合金
  • 11篇显微组织
  • 10篇塑性
  • 10篇冷轧
  • 10篇流变应力

机构

  • 173篇重庆大学
  • 13篇西南铝业(集...
  • 6篇中国汽车工程...
  • 4篇贵州大学
  • 3篇青海大学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中冶赛迪工程...
  • 2篇贵州省材料结...
  • 1篇成都电子机械...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 173篇黄光杰
  • 48篇汪凌云
  • 41篇刘庆
  • 27篇黄光胜
  • 15篇冯毅
  • 15篇潘复生
  • 11篇栾佰峰
  • 10篇陈泽军
  • 10篇张志清
  • 10篇曹玲飞
  • 7篇何维均
  • 7篇吴晓东
  • 6篇信运昌
  • 6篇徐伟
  • 6篇辛仁龙
  • 6篇范永革
  • 6篇王健
  • 6篇丁培道
  • 6篇蒋斌
  • 6篇黄利

传媒

  • 16篇材料导报
  • 1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8篇金属成形工艺
  • 7篇电子显微学报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轻合金加工技...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2007高技...
  • 3篇汽车工艺与材...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材料导报(纳...
  • 3篇Transa...
  • 2篇功能材料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材料工程
  • 2篇铝加工
  • 2篇重庆工学院学...
  • 2篇2007高技...

年份

  • 1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元素含量对5083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应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晶间腐蚀试验、剥落腐蚀试验考察三种不同元素含量5083合金板材的腐蚀性能,在EXCO溶液中进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合金的抗蚀性能和镁元素含量有很大的关系,5083合金板材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随镁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锰元素对腐蚀电位影响不大,但可提高抗晶间腐蚀及剥落腐蚀性能。
黄光杰张珂汪凌云刘正宏杨文敏
关键词:5083铝合金合金元素晶间腐蚀剥落腐蚀电化学
铝合金板材模压淬火复合成型方法及其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提供铝合金板材模压淬火复合成型方法及其一体化装置,涉及铝合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该铝合金板材模压淬火复合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左...
冯毅黄光杰
一种基于孪生变形的镁合金薄板成形性能改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孪生变形的镁合金薄板成形性能改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基于孪生变形的镁合金薄板成形性能改善方法通过对镁合金薄板施加平面内压缩变形,激活拉伸孪生变形机制,改变薄板的基面织构,进而改善板材的...
何维均栾佰峰信运昌黄光杰刘庆
文献传递
一种热冲压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冲压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热冲压成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固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冲压模具,所述工作台...
冯毅黄光杰
镁合金挤压板带坯卷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挤压板带坯的卷取的方法,有以下步骤:加热与保温:将镁合金铸锭加入至350-420℃,保温;同时,加热挤压筒和板带坯挤压模具,其加热温度与镁合金铸锭加热温度相同,保温3~6小时;板带坯的挤压:将模具放入...
黄光杰蒋斌丁培道王健
文献传递
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制备Cu/7075铝合金表面复合材料流体行为研究
2022年
采用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的方法制备了高体积分数Cu颗粒增强7075铝合金的表面复合材料,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电子成像和硬度测试等技术,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流动行为及增强体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道次数的增加能够细化Cu颗粒尺寸以及改善颗粒分布,同时有效促进原位反应的进行,形成Cu基固溶体和Al2Cu颗粒的双重增强体系。但是由于有效界面反应面积的减少,原位反应的速率在不断减缓并逐渐平稳,说明在采用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高体积分数原位复合材料时,很难实现增强体的完全溶解。通过分析多道次加工过程中Cu颗粒的位置演变和材料的块状流动规律,建立了流动模型。此外,为了定量研究Cu颗粒在Al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一种改进的最近邻指数从试验和蒙特卡洛模拟两个角度对Cu颗粒分布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至少需要5个道次才能确保增强体的均匀性。
朱禹龙曹宇黄光杰张成行李启磊刘庆
不同热变形条件下Al-Zn-Mg-Cu包铝板的组织演变(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Zn-Mg-Cu包铝板进行热变形,采用EBSD和XRD对不同变形条件下的Al-Zn-Mg-Cu基体和包铝层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其变形条件为变形量70%、温度380~450°C、应变速率0.1~30 s^(-1)。结果表明,变形温度、道次和变形速率直接影响样品的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其显微结构。在包铝层和Al-Zn-Mg-Cu基体中回复和再结晶的程度有所区别。较高的变形温度导致较高程度的再结晶以及较大的晶粒尺寸。在多道次变形中的停留时间内会发生静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低于10 s^(-1)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出现较多细小的亚晶组织;然而,在30 s^(-1)的大应变速率条件下,试样在变形温度下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动态回复及再结晶程度受限。
廖斌吴晓东闫昌建刘政纪艳丽曹玲飞黄光杰刘庆
关键词:AL-ZN-MG-CU合金包铝层热变形再结晶
铌元素对DP980钢断裂性能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2023年
为提升DP980钢的断裂韧性,对其进行铌微合金化,并采用CAE仿真技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估。试验以含铌和不含铌的DP980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准静态和高速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铌元素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并且材料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可使用Swift+Hockett-Sherby本构模型描述其应变硬化特性。结合DIC技术,进行DP980钢的R5缺口、R10缺口、纯剪切、拉剪切和中心孔拉伸试验以及杯突试验,发现材料的断裂性能对应力状态敏感。采用MMC断裂失效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失效模型能够准确表征材料的断裂失效行为。对含铌和不含铌DP980钢防撞梁进行三点弯曲压溃试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含铌DP980钢具有更优异的碰撞性能。研究结果为含铌高强钢材料和零部件的断裂失效以及整车碰撞仿真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靳阳胡晓樊华张德良冯毅冯毅刘珂张飞黄光杰
关键词:铌微合金化断裂韧性应力状态
降低深冲用8011H18合金材料制耳率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8011H18状态合金的生产工艺方案,按设计方案进行了生产工艺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并用金相方法分析了工艺过程微观结构的变化,找到了深冲用8011H18状态合金的最佳生产工艺,其制耳率由5%降为2%左右,成品率由86%提高到96%左右,文中还对新生产工艺提高性能、降低制耳率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汪凌云黄光杰骆少明
关键词:深冲性能制耳率铝合金正交法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AA2024-AA7075接头沿厚度方向上的EBSD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对5 mm厚的AA2024-T351和AA7075-T651铝合金板材进行搅拌摩擦对接焊,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法研究了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AA2024-7075接头焊核区沿厚度方向的微观组织演化。结果表明:焊核区的晶粒尺寸从焊缝顶部到底部依次降低。轴肩区和焊缝底部区域的再结晶组分低于焊缝中心区。焊核区形成了简单的剪切织构且织构分布不均匀。轴肩区主要是B和B织构组分,而底部区域主要是A和A织构组分,C织构组分则出现在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的织构强度低于焊核顶部和底部区域,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出现了洋葱环,是材料混合区域,使得晶粒取向更为随机。
张成行黄光杰曹宇李伟刘庆
关键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织构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