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春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救
  • 3篇除颤
  • 2篇电击
  • 2篇电击除颤
  • 2篇电图
  • 2篇心肺
  • 2篇心肺脑
  • 2篇心肺脑复苏
  • 2篇院前
  • 2篇院前急救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通气
  • 2篇骤停
  • 2篇吗啡
  • 2篇脑复苏
  • 2篇急性肺水肿
  • 2篇肺水肿
  • 1篇胆碱
  • 1篇电除颤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8篇黄晓春
  • 6篇于兰芳
  • 4篇周惠云
  • 3篇王娘娣
  • 3篇刘郁
  • 3篇杨琳
  • 3篇梁秉杰
  • 3篇舒平
  • 2篇王宁
  • 1篇杨莹
  • 1篇袁波
  • 1篇磨雪山
  • 1篇朱思奇
  • 1篇刘岐凤
  • 1篇文正万
  • 1篇王伟娜
  • 1篇梁禀杰

传媒

  • 2篇中原医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第六届全国危...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律失常型癫痫临床及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型癫痫临床特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脑电图改变。方法 对 7例心律失常型癫痫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绞痛样发作 ,历时 1~ 3分钟 ,常规脑电图基本正常 ,蝶骨电极脑电图描记异常。结论 心律失常型癫痫极易误诊 ,单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排除器质性疾患引起的心动过速及心绞痛 ,高度怀疑病例 。
于兰芳黄晓春周惠云
关键词:脑电图
心搏呼吸骤停59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的因素 ,寻求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9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 ,根据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病人分为 2组 ,其A组为心肺或脑复苏成功者 2 8例 ,B组为心肺复苏未成功者 3 1例。结果 :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 2 .41± 5 .82min和 6.2 8± 3 .5 1min ;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 2 .73± 6.3 5min和 7.5 3± 3 .48min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意义。结论 :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众多 ,早发现、早除颤、急救人员的素质及现场进行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对部分病人进行超长心肺复苏可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于兰芳文正万黄晓春周惠云杨琳
关键词:心搏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影响因素电击除颤肾上腺素碳酸氢钠
影响心肺脑复苏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的因素,寻求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分析91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心肺或心肺脑复苏成功者共37例;B组为心肺复苏未成功者54例。结果:两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39±5.5 min和7.3±3.54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2.69±2.71 min和8.12±3.7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结论:心脏骤停是最危重急症,及时的诊断,先进的抢救设备,高素质的急救人员,系统正规的急救技术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对部分心脏骤停者,通过适当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即超长心肺复苏,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于兰芳刘郁周惠云舒平黄晓春杨琳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肾上腺素可达龙电击除颤
69例急性肺水肿院前急诊特点及急救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acute pu lmonary edem a,APE)的院前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院前急诊APE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伴有低血压或休克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9例病人53例(76.81%)抢救成功,11例(15.94%)死亡;29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3例(79.31%)抢救成功;43例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31例(72.09%)好转,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9例伴有低血压,合用硝普钠和多巴胺,5例好转。结论对院前急诊APE病人诊疗措施的实施需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积极应用小剂量吗啡,对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应用多巴胺和硝普钠疗效确切、安全。
于兰芳刘郁黄晓春王宁舒平梁秉杰王娘娣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肺水肿吗啡机械通气
69例急性肺水肿院前急诊特点及急救效果分析
探讨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APE)的院前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院前急诊APE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伴有低血压或休克的...
于兰芳刘郁黄晓春王宁舒平梁秉杰王娘娣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肺水肿吗啡
文献传递
恶性心律失常35例急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讨论恶性心律失常救治中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3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情况。急救重点在心电图监护、心肺复苏和药物选择。结果29例抢救成功,6例列亡。结论动态的心电图监护,及时除颤及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黄晓春刘岐凤王伟娜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监测电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
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mg、杏丁20 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2组均连用14 d,记录2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3%)(P<0.05),且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1)。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杏丁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急性发作,而且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于兰芳袁波黄晓春周惠云梁禀杰杨琳王娘娣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杏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不同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5~2009年行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负荷量组(300mg)和大负荷量组(600mg),各40例。入院后两组立即分别服用氯吡格雷300mg和600mg,并给予急诊PCI、阿司匹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h、4h取血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观察发病4周内出血、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发病后6个月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服药前比较,服药后4h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都明显降低,但在服药后2h仅有大负荷量组明显降低。随访4周直接支架术后,大负荷量组和常规负荷量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5例和10例。支架置入术后半年内两组临床事件的发生总数分别为8和9例。结论与常规负荷量相比,大负荷量氯吡格雷能改善患者行直接治疗后早期的血小板拮抗不足;治疗后4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常规负荷量组;支架置入术后半年内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梁秉杰磨雪山杨莹朱思奇黄晓春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