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心理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儿童康复训练的影响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对儿童康复训练效果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6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康复训练的80例孤独症儿童父母行心理干预。父母于入组、3月、6月时行抑郁自...
- 黄燕霞高成阁
-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干预教养方式
- 引导式教育对1-3岁脑瘫患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黄燕霞
- 硫柳汞对早产大鼠前额叶DRD4和5-HT2AR的影响
- 目的:探讨硫柳汞对早产大鼠前额叶DRD4和5-HT2AR的研究.方法:根据表面积转换法以人用疫苗中的硫柳汞含量为参照,分别选取疫苗中标准硫柳汞浓度和2,3,4倍剂量注射给孕20天出生小鼠(早产),同时选注射生理盐水组作为...
- 陈艳妮贺莉张婕邵冬冬黄燕霞
- 关键词:早产儿硫柳汞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了解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多态性表现,分析GRPR第二外显子的基因序列结果。方法 2005—200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的120例ADHD初诊患儿和126例正常儿童,用红细胞裂解法提取外周静脉血DNA,通过PCR扩增并测序得到GRPR第2外显子基因序列。分别观察ADHD组、正常对照组间和多动/冲动、注意力障碍、混合各表型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GRPR第二外显子450和661位点存在TT、TC和CC3种多态性;正常儿童组和ADHD组间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52、1.34、0.30,P均>0.05);多动/冲动、注意力障碍及混合各型间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49、0.63,P均>0.05)。结论未得出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ADHD患儿存在相关性的依据。
- 陈艳妮黄燕霞张婕张婕左雪梅邵冬冬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 病理早产儿社会情绪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了解病理早产儿2岁时社会性和情绪发展.方法 对2009至2011年在西安市儿童医院体检的2岁本市常住376例幼儿父母完成标化的中国幼儿社会情绪发展评估及自拟的社会人口学问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岁时病理早产儿组与对照组社会性和情绪问题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P〈0.05),内隐维度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P〈0.05);失调维度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P〈0.05);能力维度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5);外显维度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理早产儿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情绪问题,提示有高危因素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更为迫切.
- 黄燕霞高成阁
- 关键词:社会性情绪
- 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及与GRP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治疗情况、社会因素及与遗传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200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的59例儿童孤独症进行了发现年龄、诊断年龄、康复治疗年龄、药物治疗史、ABC量表、社会适应量表、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及胃...
- 陈艳妮黄燕霞邵冬冬张婕左雪梅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社会因素
- 文献传递
- 140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对脑瘫患儿高危因素及治疗效果的分析,寻找预防和治疗小儿脑瘫病的最佳方案,为进一步防治小儿脑瘫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09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脑瘫可能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早产儿占41.43%,缺氧窒息占33.57%,核黄疸、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较少,均在5.00%以下;早产儿中胎龄〈34周的低体重早产儿和重度缺氧窒息儿治疗效果差(t值分别为2.34、2.73,均P〉0.01),早产儿胎龄〉34周且体重〉2kg、轻度缺氧窒息的治疗效果好(t值分别为6.39、14.20,均P〈0.01);随着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有所变化.结论 早产和缺氧窒息可能是小儿脑瘫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早期,显效率较高,随着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有所增加;而重度窒息和核黄疸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胎龄〈34周且体重〈2kg的早产儿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 张群陈艳妮陈小聪邵东东贺莉黄燕霞刘黎礼赵小燕
- 关键词:脑瘫病因康复治疗
- GRPR基因多态性与ADHD多动行为关系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的关系。方法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将12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和126例正常儿童,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分成CC组和非CC组,分析其社会适应行为中多动行为的特点及治疗后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儿童CC和非CC组儿童行为量表问卷的多动分值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1.97,P〉0.0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基因型CC组儿童行为量表问卷的多动分值明显低于非CC组(F=37.27,P〈0.01)。部分患儿在治疗6个月和1年后,儿童行为量表随诊结果仍为CC组低(F分别为36.52、42.13,均P〈0.01)。结论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多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 陈艳妮邵冬冬黄燕霞张婕贺莉
-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基因型
- 父母情绪和应付方式对脑瘫患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父母情绪和应付方式对脑瘫患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0例1~3岁脑瘫患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父母填写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患儿进行标准化中国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评估。结果外显域阳性患儿父母焦虑和抑郁阳性率100.0%。父母应付方式中幻想及退避因子评分高,不成熟型168例(56.0%)。父母幻想和退避评分与患儿问题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解决问题维度评分与问题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0)。结论父母情绪状态、应付方式与患儿情绪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产生关系密切。
- 缑百妮黄燕霞
- 关键词:脑瘫
- 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及其与GRP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接受康复治疗情况、社会因素及与遗传的关系。方法:对59例儿童孤独症进行了发现年龄、诊断年龄、接受康复治疗年龄、药物治疗史、ABC量表、社会适应量表、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及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GRPR)第二外显子多态性的测定。结果:儿童孤独症的发现年龄、确诊年龄及治疗年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儿童ABC行为量表的交往因子、运动因子与发现年龄有关(rs=-0.38,P<0.05;rs=-0.27,P<0.05);GRPR第二外显子基因型TT、CC间和CC、CT间社会行为量表的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孤独症存在确诊和康复治疗不及时的现象;早发现与患儿的运动能力,特别是交往能力相关;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社会行为和适应能力有关。
- 陈艳妮王珏黄燕霞邵冬冬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