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雪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4篇慢性
  • 3篇肾功能
  • 3篇肾衰
  • 3篇肾衰竭
  • 3篇尿酸性
  • 3篇尿酸性肾病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慢性尿酸性肾...
  • 3篇骨散
  • 2篇代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功能不全
  • 2篇肾性
  • 2篇肾性骨病
  • 2篇通痹汤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机构

  • 13篇泉州市中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黄雪红
  • 9篇许文娟
  • 7篇李秋景
  • 5篇朱良伟
  • 2篇陈继兴
  • 1篇戎殳
  • 1篇叶沿坡
  • 1篇叶朝阳

传媒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骨散联合艾灸仪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益骨散联合艾灸仪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且中医证候为肾气亏虚、瘀浊互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规律透析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饮食管理及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骨散与艾灸仪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的钙磷代谢指标更优(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益骨散联合艾灸仪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钙磷代谢情况,促进身体的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黄雪红林辉宇叶沿坡陈君兰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
益气养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肾脏肥大、血压升高、肾病综合征及尿毒症等。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糖尿病肾病存在较为复杂的代谢紊乱现象,因此一旦病情持续恶化,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
朱良哲李秋景黄雪红许文娟
关键词:益气养阴糖尿病肾病早期
益骨散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益骨散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骨散组和骨化三醇组,各40例。骨化三醇组常规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益骨散组在骨化三醇组基础上加用益骨散治疗,2组均治疗60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尿素氮(BUN)、磷(P)、钙(Ca)、25羟基维生素D(25-OH-VD)、骨密度(BMD),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益骨散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骨化三醇组的80.00%(χ^(2)=4.507,P=0.034);治疗60 d后,2组iPTH、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a、25(OH)D、BMD水平上升,除骨化三醇组SCr、BUN与益骨散组SCr,余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益骨散组与骨化三醇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vs.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709)。结论益骨散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骨代谢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黄雪红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性骨病骨化三醇
慢性肾衰1号方联合大黄灌肠方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1号方(院内协定方)联合大黄灌肠方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证)的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给予慢性肾衰1号方联合大黄灌肠方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生活质量,并对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5.12%vs 78.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BUN、Scr、eGFR、各项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eGFR、各项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BUN、Scr、eGFR、各项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采用慢性肾衰1号方联合大黄灌肠方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陈小丽朱良哲陈君兰许文娟黄雪红
关键词: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5例被引量:4
2009年
慢性性肾盂肾炎近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泉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疗效,同时延缓肾功能损害。1资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男性5例,女性3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8岁,
黄雪红朱良伟许文娟
关键词: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补泻针刺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PTH、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补泻针刺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补泻针刺法治疗,针灸2次/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瘙痒VAG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磷(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判。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VAG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VA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血P、iPTH、β_2-MG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P、iPTH、β_2-M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低于的观察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2,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泻针刺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状,降低血P、iPTH及β_2-MG。
朱良哲许文娟李秋景黄雪红陈小丽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Β2微球蛋白
益骨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20例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益骨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疗效。方法选择泉州市中医院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以骨化三醇[1,25(OH)2D3]0.25μg/天。中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方益骨散(杜仲、补骨脂、续断、当归、酒大黄、牛膝、菟丝子、丹参等组成)口服,每日1剂,60天后观察患者疗效积分和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血清钙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血清磷低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骨散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钙、降低血磷、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许文娟李秋景黄雪红朱良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骨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单纯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中药加味升降散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对照组总有效率5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明显。
朱良伟黄雪红许文娟陈继兴李秋景
关键词:加味升降散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不同亚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分析
2007年
黄雪红戎殳叶朝阳
关键词: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病理特点疗效分析病理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毛细血管袢
益肾泻浊汤对慢性肾衰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益肾泻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给予口服益肾泻浊汤一贴,早晚煎服,加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疗法。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联素水平降低(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联素与血肌酐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负相关,与尿素氮无相关。结论:益肾泻浊汤加现代医学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现代医学疗法;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后脂联素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说明血脂联素可能从肾脏排泄。
许文娟黄雪红李秋景朱良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