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君友

作品数:143 被引量:1,13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缺血
  • 26篇烧伤
  • 25篇灌注
  • 22篇再灌注
  • 22篇细胞
  • 19篇肠缺血
  • 16篇休克
  • 16篇血浆
  • 16篇卡巴
  • 16篇卡巴胆碱
  • 16篇氨基酸
  • 14篇器官
  • 13篇再灌流
  • 13篇缺血再灌注
  • 12篇小肠
  • 11篇毒素血症
  • 11篇烫伤
  • 10篇器官功能
  • 9篇内毒
  • 8篇凋亡

机构

  • 79篇解放军总医院...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25...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四维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43篇黎君友
  • 62篇胡森
  • 62篇盛志勇
  • 54篇吕艺
  • 36篇晋桦
  • 25篇姜小国
  • 19篇孙丹
  • 17篇付小兵
  • 13篇孙同柱
  • 11篇柴家科
  • 11篇石德光
  • 10篇吴志谷
  • 10篇陆江阳
  • 9篇周国勇
  • 9篇孙晓庆
  • 8篇周宝桐
  • 7篇赖业馥
  • 7篇郭振荣
  • 6篇孙世荣
  • 6篇严鸣

传媒

  • 33篇感染.炎症....
  • 14篇中国危重病急...
  • 11篇氨基酸和生物...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北京军区医药
  • 3篇氨基酸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第二届全国胃...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 11篇2003
  • 16篇2002
  • 15篇2001
  • 11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兔饲菌复合失血再灌流时肠屏障功能的变化
2001年
业已证明,肠道屏障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创伤合并感染状态下小肠屏障功能的损伤,对了解SIRS以及MODS的发生具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饲菌合并失血性休克复制创伤后肠源性脓毒症模型,探讨其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实验兔来自农科院动物中心,平均体重2.2±0.35kg。经实验室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给予实验兔饲菌(O111B_41.5×10^(11)cfu/kg)后,暴露颈静脉、颈动脉并切开插管,经动脉导管快速放血,并维持血压在35~40mmHg范围内2小时;再经颈静脉快速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设置一种饲菌、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灌流的临床过程,模拟临床创伤合并感染过程。
黎君友胡森吕艺孙晓庆晋桦姜小国董宁张蓉
关键词:肠屏障再灌流肠源性脓毒症实验兔
二胺氧化酶在创伤后肠道损伤中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79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二胺氧化酶 (DAO)在严重创 (烧 )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多种创 (烧 )伤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血或 (和 )组织 DAO活性 ,结合相关指标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探讨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结果 :1严重创伤后的前 2 4小时即见血 DAO显著升高 ,表明创伤早期即有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 2血浆 DAO的变化与小肠组织 DAO的变化呈负相关 ,与内毒素 (L PS)、血乳酸 (L ac)、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 (TNF)、尿乳果糖 /甘露醇 (L / M)和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提示 DAO是具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 ,是判断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敏感指标。结论 :DAO是敏感的肠上皮细胞内酶 ,其活性变化能反映创伤后小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和修复情况。
黎君友吕艺付小兵晋桦胡森孙晓庆盛志勇
关键词:创伤血浆小肠二胺氧化酶
低温环境下枪伤后犬器官功能的变化
2000年
研究高寒地区枪伤对犬器官功能的影响。本实验以56式7.62mm制式步枪为效应武器,东北地区杂种犬作效应动物。动物与弹丸在—40℃条件下放置2h后,迅速移至室外(约—20℃),使动物双下肢致伤。于低温前、低温后、伤后2、8、24、48、72和96h抽血测ALT、AST、CK、TG、BUN、Cr和DAO等含量,并同时观察各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伤情将动物分成骨折和非骨折两组观察,并与低温前和低温后比较。结果显示枪伤后24、48、72和96h血浆ALT含量较低温前和低温后显著升高,但骨折和非骨折组间统计无显著差别;伤后2、8、24和48h血浆AST水平较伤前、低温后显著升高,骨折与非骨折组间无显著差别;与伤前和低温后比较,伤后2、8和24h血浆CK显著升高。
晋桦黎君友付小兵于勇孙同柱郑玉清周宝桐黄宇宏
关键词:枪伤器官功能血浆
VNS对癫间疒大鼠行为及脑皮层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自制迷走神经刺激器对癫疒间大鼠的抗疒间作用及对额叶皮层氨基酸递质的影响。方法:利用A、B、C型刺激器对慢性点燃癫疒间大鼠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癫疒间大鼠接受不同刺激后1h、24h、1周时额叶皮层内的主要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递质含量变化和行为学变化。结果:发生变化的氨基酸递质主要是GABA,其中A、B组较对照组GABA含量高、G lu/GABA值低,B组刺激后1h、24h与对照组间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均有GABA含量高、G lu/GABA值低,B3组刺激后1d时癫疒间发作明显减少,但4d后恢复到刺激前水平。结论:自制的中、高强度刺激器进行VNS可以减少1d内的癫疒间发作,抑制癫疒间主要是通过发生GABA递质变化发生作用。
梁树立李安民周定标黎君友张敏刘爱军
关键词:迷走神经组织疗法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内给予特殊营养物对肠粘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为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内营养与肠粘膜血流改变的关系 ,从SD大鼠开腹制作空肠袋 ,将激光多谱勒探头和肠粘膜张力计放置在空肠袋两端 ,根据动物分组分别向袋内注射葡萄糖、谷氨酰胺、丙氨酸及甘露醇。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 (30mmHg ,维持 6 0min) ,然后用林格氏液复苏 ,恢复灌流 6 0min。分别测定肠粘膜血流量和局部PCO2 张力 (PrCO2 )。结果显示 ,失血性休克和复苏过程中 ,谷氨酰胺和葡萄糖组粘膜血流量比甘露醇和丙氨酸组显著增加 ,PrCO2 显著降低 ;而肠内给予丙氨酸进一步降低肠粘膜血流量 ,升高PrCO2 。提示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 ,肠内给予丙氨酸减少肠粘膜血流量 ;而给予谷氨酰胺和葡萄糖能增加肠粘膜血流量 。
胡森黎君友盛志勇
关键词:肠内营养葡萄糖失血性休克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将30%烫伤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36h与5d切痂植皮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的变化。结果:烫伤后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呈双峰变化,初期迅速上升,1d达峰值,之后迅速回落,随烫伤时间延长,其值又逐渐升高;36h与5d切痂植皮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P<0.01),36h与5d切痂植皮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休克期切痂可明显遏制烫伤后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升高。
刘庆阳胡森邱方浦践一黎君友吕艺周国勇盛志勇
关键词:烫伤切痂术淋巴细胞凋亡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3
2004年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
黎君友孙丹吕艺晋桦姜小国胡森盛志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内毒素脓毒症小肠功能
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的影响
胡森车晋伟任青华黎君友马诺山盛志勇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肠道缺血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肠道再灌注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比例骤然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表达与凋亡改变呈相同趋势;肠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受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与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有关。
曹卫红胡森李少华柴家科孙丹吕艺黎君友盛志勇
关键词: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损伤动物模型大耳白兔缺血期
烧伤后早期口服液体复苏与静脉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烧伤后早期口服液体复苏(EOFR)与静脉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探讨EOFR对烧伤休克时循环和组织灌流的影响,评价其对烧伤休克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32只杂种犬复制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不复苏对照(NR)组、口服WHO ORS液(WOR)组、口服林格氏液(LOR)组、林格氏液静脉复苏对照(LVR)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胃黏膜pH值、24小时尿量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WOR组和LOR组的MAP、胃黏膜pH值、24小时尿量较LVR组显著降低,但明显高于NR组(P<0.05,P<0.01)。NR组24、48小时病死率为62.5%和100.0%,明显高于WOR组、LOR组及LVR组(P<0.01)。结论:EOFR可有效改善30%TBSAⅢ度烧伤的循环指标,恢复重要脏器血液灌流,部分替代静脉液体复苏。
任清华赵晓晏胡森郝波陈廷秀黎君友吕艺杨国兴王国强周国勇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平均动脉压尿量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