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XT2L1低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 2016年 目的:利用表达谱数据探讨AGXT2L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AGXT2L1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GXT2L1对肝细胞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搜集NCBI的GEO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进行质检后,对样本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卡方检验)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的方法分析预测受AGXT2L1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在肝细胞癌中,AGXT2L1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低表达AGXT2L1与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结节数目、肿瘤分期和转移潜能密切相关(P<0.05);低表达AGXT2L1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低于高表达组的患者(P<0.05);AGXT2L1可以影响与脂肪酸和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集。结论:AGXT2L1在肝细胞癌中显著低表达,与多个病理指标显著相关,其低表达与术后较差预后相关,并且AGXT2L1可以调控脂肪酸和脂质代谢。 孙荣泽 丁千山 吕翰林 郭闻一 王卫星关键词:肝细胞癌 病理 预后 干扰ETNPPL表达对肝细胞癌增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ETNPPL是否能够影响肝细胞癌细胞系的增殖表型如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方法:Western blot检测ETNPPL在不同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基础表达量后,设计并构建ETNPPL的靶向siRNA,验证敲低效果,采用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TNPPL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系97H和LM3的增殖能力(P<0.05)和克隆形成能力(P<0.05)。结论:ETNPPL具有调控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功能;ETNPPL可能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张文斐 丁千山 戴金芬 亢舰 吴露 于红刚 陈谦学关键词:肝细胞癌 增殖 克隆形成 联合MORC2-IDH1检测对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患者分子分型价值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MORC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联合IDH1突变状态对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及分子分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MORC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放化疗预后间关系。通过胶质瘤转录组数据库进一步联合分析MORC2转录水平及IDH1突变状态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放化疗预后意义。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MORC2蛋白高表达率为76%,且与放化疗预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呈负相关(HR=2.928,95%CI为1.582~5.418,P=0.002;HR=2.204,95%CI为1.186~4.095,P=0.022)。联合IDH1突变状态、MORC2转录水平可将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接受放化疗患者分为3个亚型,其中IDH1突变型(IDH1^mt)伴MORC2低表达(MORC2^low)者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95%CI为13.98~30.02),而IDH1野生型(IDH1a^wt)伴MORC2高表达(MORC2^high)者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为5.63个月(95%CI为3.92~7.34)(HR=4.15,95%CI为1.606~10.720,P=0.002)。在IDH1^wt中MORC2^high比MORC2low预后更差,提示IDH1^wt/MORC2^high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具有更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对放化疗治疗更抗拒。结论MORC2^high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潜在的放化疗预后不良的指标,联合IDH1突变状态及MORC2表达水平可建立一种新的分子分型,为分层治疗提供依据。 唐蒙 徐会 王尤 丁千山 周福祥关键词:分子分型 ATP柠檬酸盐裂合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GEO公共数据库,探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ACLY)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CLY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ACLY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受ACLY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0.05);在不同年龄、AFP、肿瘤大小、T分期、BCLC分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ACLY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CLY的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和复发相关(P<0.05);ACLY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控、血管生成、E2F1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集。结论: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丁千山 周福祥关键词:肝细胞癌 病理 一种消化道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像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像分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端;客户端,用于监听消化道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像并传输给服务端,接收和显示服务端反馈的分析结果;服务端,根据从客户端采集的图像,即时判断图像... 于红刚 丁千山 吴练练 胡珊 宫德馨文献传递 PLCE1表达对肝细胞癌、乳腺癌、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LCE1与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PLCE1对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手术患者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生存期分析(Kaplan-Meier法);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预测受PLCE1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PLCE1的样本与高转移能力预测特征表达谱显著相关;在肺癌中,在不同性别、T分期、淋巴结浸润状态的分组中,PLCE1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LCE1高表达的肝细胞癌和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PLCE1低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更差;在不同肿瘤中,PLCE1高表达的肿瘤样本富集了不同的癌症相关基因。结论:PLCE1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功能不同,其在肝癌和乳腺癌中为癌基因,在肺癌中为抑癌基因;造成PLCE1功能异质性的原因可能是PLCE1在不同类型组织中调控了不同的癌症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 孙荣泽 吕翰林 王笑臣 郭闻一 孟冉冉 王卫星 沈世强 丁千山关键词:肿瘤 病理 预后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对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10日至2016年3月2日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其中结直肠癌组织标本84份,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对照)19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的表达情况。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小干扰RNA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和靶向CapG的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扰效果。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干扰CapG后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CapG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5%(80/8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123, P=0.023)。CapG在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0.683,U=2.668,H=12.182,U=-3.247;P均〈0.05)。阴性对照组和小干扰RNA组的HCT116细胞增殖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干扰RNA组HCT116细胞株的划痕愈合率为(27.40±1.5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64.4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90, P〈0.01)。小干扰RNA组HCT116细胞株的穿膜细胞数为57.0±2.0,少于阴性对照组的11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0, 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apG表达增高,其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伍威 陈敬地 黄振鹏 丁千山 吴露 邓云超 于皆平 罗和生 于红刚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一种肠镜下盲区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肠镜下盲区监测的系统及方法,主动提示医师滑镜的发生,并监督医师回镜到位,使肠镜检查覆盖肠腔内全部部位。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肠镜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肠镜图像发送至客户端和服务端,服务端接收肠镜图像... 于红刚 吴练练 胡珊 丁千山 万新月 慕刚刚 于天成文献传递 利用GEO公共数据集分析CHAF1A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染色体组装因子1单位A(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subunit A,CHAF1A)在人体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HAF1A与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价检测CHAF1A表达对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收集与CHAF1A表达及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公共数据集,下载这些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采用χ2检验分析CHAF1A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期分析。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分析预测受CHAF1A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 :CHAF1A在肝细胞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黑素瘤、鼻咽癌和胃癌中均高表达(P<0.05)。CHAF1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缺失、p53基因突变、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以及Elston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淋巴结浸润和远端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在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中与患者手术预后相关(P<0.05)。CHAF1A可能调控与细胞周期调控、DNA复制以及细胞骨架调节相关的基因集。结论 :CHAF1A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推测其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以及治疗肿瘤的靶标。 李雪玲 丁明彦 孙荣泽 王琪 曲川 孟冉冉 周光明 丁千山关键词:肿瘤 基因表达 使用GEO数据集分析PFKFB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公共数据库,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6-phosphofructo-2-kinase,PFKFB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PFKFB3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PFKFB3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检索、下载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分析受PFKFB3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PFKFB3在高T分期肿瘤中高表达(P<0.05);在不同年龄、谷丙转氨酶(alaninet r a n s a m i n a s e,A LT)、肿瘤大小、肿瘤结节数目、T分期、肝细胞癌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tage,BCLCstage)、意大利肝细胞癌项目分期(CancerLiver Italian Program stage,CLIP stage)的肝细胞癌患者中,PFKFB3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FKFB3的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和复发相关(P<0.05);PFKFB3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细胞增殖、抗凋亡、代谢相关的基因集.结论:PFKFB3与肝细胞癌多个病理指标相关,且可以做为潜在的判断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丁千山 孙荣泽 王笑臣 沈世强关键词:肝细胞癌 病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