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亚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的胶束化行为及其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机理
- 本文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和1-十二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和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通过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谱(1H-NMR)对NaA...
- 于亚明
-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胶束化行为丙烯酰胺
- 文献传递
- 胶束催化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6年
- 概述了胶束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胶束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多方面应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胶束催化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作者利用胶束催化对线型高聚物实施大分子反应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胶束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将大量的油/水两相有机反应体系高效地推向工业化生产.
- 刘启发于亚明高保娇
- 关键词:胶束胶束催化
- 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的化学结构与其胶束化行为被引量:8
- 2006年
- 对两种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的化学结构与胶束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NaAMC14S,NaAMC12S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法(环法)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胶束聚集数与本征胶束聚集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由于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分子中具有两个亲水头基,在水中的溶解性能较强,故具有较低的Krafft温度;在溶液表面的饱和吸附量低,故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差,即表面活性差;疏水缔合的胶团较为疏松,故聚集数很小;胶束内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较弱,故临界胶束浓度CMC较高.
- 于亚明高保娇江立鼎
-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胶束化行为
- 基于氮掺杂碳材料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研究
- 在燃料电池技术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以其低的工作温度和快的响应速度等优势而可能应用于便携式移动电源和电动交通工具。阴极氧还原反应(ORR)是限制PEMFFC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炭黑负载的铂基纳米...
- 于亚明
- 关键词: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 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结果表明,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原料可较顺利地合成N aAM C14S,其K rafft点为22℃,25℃下CM C为9.2×10-4m o l.L-1,且CM C随温度变化很小,25℃的表面张力为48.2mN.m-1,表明N aAM C14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 于亚明高保娇王蕊欣
-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临界胶束浓度
- Pt纳米颗粒在氮掺杂空心碳微球上的高分散负载及其氧还原性能(英文)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热解自聚合多巴胺法制备了氮掺杂空心碳微球(N-HCMS),并采用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方法把Pt纳米粒子负载于N-HCMS上制得了Pt/N-HCMS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比表面分析仪等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Pt/N-HCMS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Pt/N-HCMS催化剂由于Pt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N-HCMS载体的快速电子传递及其独特的微孔和中空结构而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其质量比活性是E-TEKPt/C催化剂的近两倍.Pt/N-HCMS催化剂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本工作对于开发高性能的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 张小华钟金娣于亚明张云松刘博陈金华
- 关键词:氮掺杂PT纳米粒子电催化氧还原反应
- 表面活性单体NaAMC_(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6年
-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行为,采用荧光探针芘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重点探索了在临界胶束浓度上下NaAMC14S与AM的共聚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AMC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与AM共聚合时,遵循的是一种微嵌段共聚合的模式,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随转化率大幅度地变化;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与AM共聚合时,进行的是无规共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组成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DSC的测试与荧光探针法的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机理.
- 于亚明王中华高保娇王蕊欣
-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胶束化行为临界胶束浓度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