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亚新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儿童
  • 3篇文字
  • 3篇蒙古族
  • 3篇古族
  • 2篇正常儿
  • 2篇正常儿童
  • 2篇精神发育
  • 2篇精神发育迟滞
  • 2篇精神发育迟滞...
  • 2篇汉族
  • 2篇汉族儿童
  • 2篇发育迟滞
  • 2篇表音
  • 2篇表音文字
  • 1篇心理门诊
  • 1篇性别
  • 1篇选择反应时
  • 1篇学习困难儿童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优势

机构

  • 7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亚新
  • 7篇静进
  • 1篇萨日娜
  • 1篇郭迪
  • 1篇海日汗
  • 1篇金宇
  • 1篇陈学彬
  • 1篇李晓波
  • 1篇苗洪利
  • 1篇莫雷

传媒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异距深度觉测试中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反应特征
1994年
采用深度觉测试仪结合心理物理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不同距离的测试比较.结果患儿组单双眼深度辨别能力低于对照组,辨别阈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远距测试患儿组反应特点以随意性误判断增多为主.近距测试则以中性不肯定判断增多为主。判断成绩与两组被试的性别及年龄差别无关.患儿组寻找和利用深度觉线索方面存在着缺陷.并对以上反应特征进行了讨论.
静进亚新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双眼正常儿童性别
21例智龄为6—9岁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两种反应时的测定和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的测试分析被认为是研究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认知特征有效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MR儿童的反应时间较正常儿童有所延迟,但其研究一般限于同龄双组儿童简单反应时(SRT)的比较。近年来,关于两类儿童选择反应时(CRT)的研究,则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结果,这与实验限定的条件及所选对象的不同有着一定的关联。由此派生的问题是,智龄相同的MR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两种反应时有何差异,在刺激间隔(intertrial interval,ITI)变异条件下,两者的反应时有何异同。就此。
静进亚新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选择反应时被试潜伏期延长心理门诊
抽样设计的可靠性论证——兼评1998年内蒙古高考试题分析抽样方法
1999年
文依据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理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1998年高考试题分析,论证了确定合理抽取样本容量的依据和方法,对抽样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此容量确定的样本统计量十分接近总体参数。
苗洪利亚新李晓波
关键词:高考试卷抽样设计抽样方法
蒙古族儿童语言优势脑半球的神经心理反应特征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我国蒙古族儿童语言优势脑半球的神经心理反应特征。方法 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对 9、10、11岁汉族与蒙古族正常儿童共计 6 0人进行了汉蒙文字的辨读测试 ,两族儿童性别、年龄、人数配对 ,男女各半。信号为单汉蒙字 ,难度相适 ,视角为 1 2°× 1 2° ,中央注视点至刺激距离 7 8° ,刺激闪现时间为 12 0ms ,刺激间隔 10s,视屏距离 30cm ,记录指标为反应时和正确辨读率。信号总呈现次数为 72次 ,蒙古族儿童汉蒙字分两次测试。结果 汉族与蒙古族儿童辨读单汉字时 ,右视野平均反应时快于左视野 (P <0 0 5和P <0 0 1) ,蒙古族儿童双视野间差异尤甚 ;正确辨读率蒙古族儿童右视野显著高于左视野 (P <0 0 5 ) ;汉族儿童两视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蒙古族儿童辨读蒙文时的反应时和正确辨读率均为显著的右视野优势 (P <0 0 5和P <0 0 1) ;上述结果与两族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关 (P >0 0 5 )。结论 汉族和蒙古族儿童辨读汉蒙文字均为右视野 (左脑半球 )优势 。
静进莫雷金宇亚新
关键词:蒙古族儿童语言优势脑半球
表音文字容易导致儿童阅读困难吗被引量:2
1995年
本研究用图片词汇测验(PPVT)汉版及蒙文译本对汉族和蒙古族一至三年级儿童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两者成绩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根据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认为两版PPVT具有同质等价鉴别性;蒙文译本PPVT可在使用母语的蒙古族儿童中推广使用。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国外学者关于表音文字容易导致儿童阅读困难的观点,并对此展开了讨论。
静进海日汗亚新
关键词:蒙古族
蒙古族、汉族儿童单字补缺测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LD)儿童的诸症状中最突出最多见的表现是阅读和书写困难。这在使用表音文字(如英语)国家的 LD 儿童中尤为多见。但也有研究报道在远东一些使用表意文字(如日语和汉语)国家的儿童中较少出现本国语言的阅读和书写困难。Makita(1968)曾报道日本儿童的 LD 发生率不仅远低于欧美国家,而且障碍类型也不同于后者。Kline(1970)报道在加拿大的华裔儿童中发生阅读困难的比例低于当地白人或黑人儿童。Makita 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不同的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所致。例如表音文字的音素音节相对多,有时书面语与口语间有着较大差别,阅读和识认时需对每个字母或音节进行解码。相对而言表意文字则具有一定的图型特征,每个字具形音义一体,口头语和书面语又较一致,识记理解就易于前者。Huessy 等也认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越小,出现阅读和书写困难的可能就越低。Makita 甚至认为阅读书写困难这类问题在语言学上的意义要大于医学或神经学上的意义。近年来 Myklebust(1983)和日本学者森永良子(1980)从语言学习机制的角度提出人对表音和表意两种语言文字的接受是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实现的。如表音文字主要是靠多感觉通道(视—听或听—视,视—听—视)学习的,表意文字则是依靠单感觉通道(视—视,听—听)来学习的。因而将 LD
静进郭迪亚新萨日娜
关键词:蒙古族表音文字学习困难儿童表意文字汉族儿童
高师教师质量综合测评表的编制与使用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根据高师工作的特点,遵循有关原则,提出了反映教师质量的可测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使得各项权重更趋科学、精确。在建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编制了测评用各种量表和参照标准等。
亚新
关键词:教师质量指标体系测评
学习能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形状触觉辨别比较实验
1994年
学习能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形状触觉辨别比较实验静进,亚新,苏巧玲关于学习能力障碍(LearningDisabilitiesLD)L童的病因,较早的研究认为与注意缺陷和脑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有研究者用神经心理学手段研究LD儿童脑功能状态,提出了...
静进亚新苏巧玲
关键词:儿童触觉
全文增补中
速示条件下蒙古族、汉族儿童对文字辨读率与反应时的对比研究
1996年
本研究采用半视野速示术对蒙古族和汉族儿童进行了辨读蒙汉文字反应时的测定。结果表明,两民族儿童辨读单汉字时右视野(左脑半球)反应时均短于左视野(右脑半球),认知准确度上右视野亦优于左视野,蒙古族儿童两视野反应时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蒙古族儿童辨读蒙文单字词时右视野反应时明显短于左视野。
静进陈学彬亚新
关键词:蒙古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