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俊

作品数:63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2篇专利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玉米
  • 12篇玉米品种
  • 10篇性状
  • 5篇氮肥
  • 5篇农艺
  • 5篇农艺性
  • 5篇农艺性状
  • 5篇自交
  • 5篇自交系
  • 4篇栽培
  • 4篇熟期
  • 4篇籽粒
  • 4篇稳产
  • 4篇稳产性
  • 4篇干物质
  • 4篇干物质积累
  • 3篇氮钾
  • 3篇氮素
  • 3篇多基因
  • 3篇多基因遗传

机构

  • 48篇丹东农业科学...
  • 12篇辽宁省丹东农...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0篇付俊
  • 45篇杨海龙
  • 28篇张丽丽
  • 18篇樊叶
  • 17篇薛兵东
  • 15篇武翠
  • 14篇高旭东
  • 13篇李方明
  • 10篇丰光
  • 8篇景希强
  • 6篇王璞
  • 5篇莫姣娇
  • 5篇李宁
  • 4篇岳辉
  • 4篇高洪敏
  • 4篇齐华
  • 4篇吕春波
  • 4篇陈晓旭
  • 4篇王秀凤
  • 3篇刘晓馨

传媒

  • 19篇农业科技通讯
  • 6篇中国种业
  • 4篇玉米科学
  • 4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3篇种子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作物研究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选育而成的旅系。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稀植大穗型品种;与Reid、Lan.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中晚熟杂交种。D34自交系用途多样、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广为应用的优良自交系之一。
陈刚景希强陈丽岳辉佟圣辉时俊光陈晓旭杨海龙付俊孙玉军龙玉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提高,二者符合关系方程y=0.4428x+4.7255(R^(2)=0.9557***)。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株高、地上部干重,同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生石灰用量大于1.0 g/kg土壤时,玉米幼苗株高与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生石灰用量大于1.5 g/kg土壤时,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综上,辽东南地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生石灰最低适宜施用量为1.52 g/kg土壤,最高适宜施用量为2.42 g/kg土壤。
张丽丽樊叶薛兵东莫姣娇杨海龙付俊
关键词:酸化土壤生石灰PH玉米
一种玉米授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授粉装置,包括用于套装雄穗的收粉袋和用于套装雌穗的授粉袋,收粉袋为圆锥体,包括侧壁和底面,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底面上设有输粉孔,授粉袋为筒状,授粉袋的下端敞口,上端通过传粉管与输粉孔连通。本实用...
付俊武翠杨海龙张丽丽谢文锦单智超樊叶薛兵东仇真
文献传递
玉米粒长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玉米粒长是培育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选择性状。选取粒长性状表现差异显著的玉米自交系铁7922和E28,及其组建的6个世代群体P1、F1、P2、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玉米粒长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粒长性状在F1表现为超亲优势,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的E-1-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22%~80.58%,多基因遗传率为17.68%~24.95%,环境因素决定粒长表型变异的19.42%~41.10%,控制玉米粒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高于多基因效应,并且主基因的加性累积效应明显,该性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世代累积进行选择。
张中伟杨海龙付俊谢文锦丰光
关键词:玉米粒长主基因+多基因
辽宁玉米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被引量:21
2008年
2007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辽宁省部分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新害虫。针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害虫发生危害趋于严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治策略。
杨海龙薛腾李德会付俊傅俊范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生物学特性玉米
辽宁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对2001~2007年辽宁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的熟期及总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和容重等品质的比较和分析,得出辽宁省近年来玉米品种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育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付俊王德新刁云娇武翠
关键词:普通玉米
辽东南地区不同春玉米品种产量及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配置研究春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辽东南地区产量及生长特性,探讨提高产量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丹玉405等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种在3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农华101等紧凑中熟、中晚熟品种在45000-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张丽丽王璞李少昆景希强刘旭杨海龙付俊
关键词:春玉米
玉米籽粒直收耐密品种筛选规范
丹东地区玉米宜籽粒直收品种的筛选
张丽丽薛兵东莫姣娇樊叶杨海龙付俊李方明张中伟谢文锦高旭东武翠吕春波刘晓馨赵新宇
辽宁不同熟期代表性玉米品种产量、农艺性状比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5年辽宁省区试晚熟、中晚熟、中熟对照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数据,分析辽宁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熟期代表性玉米品种产量表现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品种;农艺性状中,中熟品种在株高、百粒重方面较其他熟期品种表现突出。玉米变异度较大的性状为:秃尖长、产量、出籽率性状最稳定。中熟品种在产量、株高、穗粗、百粒重等方面变异度最小。中熟品种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产量性状上优于中晚熟、晚熟品种。对于中晚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穗长、穗位,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对于中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出籽率、秃尖长,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
武翠张玉雷付俊
关键词:玉米不同熟期
玉米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穗轴粗性状是影响果穗籽粒脱水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对穗轴粗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研究较少。以经典玉米自交系PHB1M/丹340(组合Ⅰ),PH4CV/丹598(组合Ⅱ)构成的P_(1)、F_(1)、P_(2)、B_(1)、B_(2)和F_(2)6世代群体为材料,运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玉米穗轴粗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穗轴粗性状在2个组合的F_(1)呈现中亲遗传。组合Ⅰ中穗轴粗性状最佳模型符合C-0,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组合Ⅱ穗轴粗遗传符合D-2,表现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其中多基因起主要作用。穗轴粗性状在B_(2)世代多基因遗传率最大,育种中可以在遗传率较高的世代通过轮回选择或聚合回交等方法累积增效基因,进而选育出穗轴粗细适宜的材料,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的优良玉米品种。
张中伟杨海龙付俊谢文锦李方明高旭东丰光
关键词:玉米主基因+多基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