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利军 作品数:55 被引量:205 H指数:8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更多>>
微小RNA-3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34水平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血清miR-3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30例正常甲状腺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所有纳入对象血清中miR-34水平。分析血清miR-34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血清miR-34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血清miR-34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分析评估血清miR-3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miR-3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正常者(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正常者血清miR-34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血清miR-34相对表达水平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级和腺外浸润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95%可信区间(CI):0.831~0.973];当以≤0.48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标准,则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96.67%、79.54%和76.21%。血清miR-34高水平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39.5(95%CI:37.916~41.655)个月和50.3(95%CI:43.143~56.651)个月,低水平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28.3(95%CI:24.146~32.618)个月和32.6(95%CI:28.781~37.765)个月,低水平组PFS和OS均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miR-34水平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明显相关。 李利梅 王美 郑守华 付利军 邱新光 李建华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后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恶性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的89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恶性组(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收集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以及结节的大小、单发或多发、病理性质和淋巴结转移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恶性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3例(56例为微小乳头状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结节的最大径、术前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是否多发、术前TSH水平、是否服抗甲状腺药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RAb水平不是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7,95%CI:1.897~4.329,P=0.971);而肿瘤最大径是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71,95%CI:1.481~3.733,P<0.001)。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仅与结节大小有关(P=0.047),与性别、年龄、病程长短、TRAb、TSH、是否侵犯、多发病灶、抗甲状腺药物服药史、BRAF基因突变均无关。结论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多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以微小癌居多。术前TRAb、TSH水平等与结节性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节最大径是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贺奇 李利文 付利军 邱新光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不同入路途径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途径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根治术)与对照组(n=43,行经胸前入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血钙水平、甲状旁腺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TH、血钙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PTH、血钙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低PTH、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95%,与对照组的20.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根治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且对甲状腺癌患者PTH、血钙水平的影响低于经胸前入路根治术,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经胸前入路相似,因此需要医师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手术条件选择较为合适且伤害较小的手术入路途径。 王敏 付利军 周翰宗 马晓飞 张宇 秦靖宜 李瑞君关键词:甲状腺癌 血钙水平 甲状旁腺 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I)的结果及患者预后的差异,研究治疗PTCI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手术治疗的47例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切除术的范围,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27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15例,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组5例,分析各组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手术结果、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肿瘤最大径及是否腺外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有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11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1例,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4例患者出现复发,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1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2例,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组1例,但三组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可作为治疗PTCI的首选手术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 李国权 付利军 尚朝阳 贺奇 邱新光关键词: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MIAT是一种常见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已证实在肿瘤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付利军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机制 P21基因 基因调控 抑癌基因WWOX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WWOX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31例甲状腺腺瘤及20例正常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WOX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分别为:50.86±6.05、70.95±4.23、87.77±8.46。WWOX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WWOX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WWOX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邱新光 李建华 付利军 阎红印 张水军关键词:甲状腺癌 肿瘤抑制基因 WWOX基因 WWOX蛋白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乳糜漏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术后并发乳糜漏21例中18例行保守治疗,3例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肩胛舌骨肌填塞)。结果乳糜漏的发生率为3.0%,术后并发乳糜漏21例中1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出现乳糜漏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闫红印 付利军 李建华 邱新光关键词:乳糜漏 肩胛舌骨肌 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被引量:1 2018年 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thy-roid gland)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报道在所有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血管瘤比例约0.1%,病理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瘤、血管球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6月收治1例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李泽昊 李建华 李利文 李洪婷 付利军 邱新光关键词:甲状腺 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手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腔镜和介入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的治疗效果,探索介入治疗难治性淋巴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行手术治疗患者41例,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开放组18例、介入组14例和腔镜组9例。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的效果,观察术后第1、3、5天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开放、腔镜和介入三种方式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均好转,术后第1、3和5天引流量分别为(96.67±46.40)、(64.44±30.46)、(72.86±57.70)mL(P=0.197),(43.89±25.70)、(33.33±12.25)、(39.29±36.68)mL(P=0.653)和(22.50±19.42)、(16.67±15.61)、(20.00±27.39)mL(P=0.8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花费为(0.33±0.75)万元,低于腔镜组的(0.56±0.70)和介入组的(0.76±0.84)万元(F=126.245,P<0.001);介入手术住院时间为(2.36±0.50)d,低于开放组的(4.67±1.14)和介入组的(4.56±1.13)d(P<0.001)。结论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 张轶 李思雨 张泽 付利军 邱新光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介入手术 1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犯喉返神经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宋洋 付利军 张丹华 邱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