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科峰
-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 2013年
-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和成因,探讨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主张在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分析文章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读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
- 付科峰
-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素质教育
- 后殖民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河湾》解读
- 2013年
- 引言发表于1979年的《河湾》是奈保尔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曾入选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论著不断问世。目前西方对《河湾》
- 孙彩萍付科峰
- 关键词:《河湾》文化视野后殖民社会英语小说代表作
- 成长主题关照下父亲形象的嬗变——以詹姆斯·鲍德温三部作品为例
- 2016年
- 本文拟结合美国现当代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不同时期所处的历史语境,并以其代表性的三部作品为文本载体,对父亲形象的内在传承性和理想构建进行解读,旨在揭示鲍德温笔下黑人父亲形象从"暴父""懦父"错位到"智父"的历时嬗变与作者艺术生涯过程中"被迫成长""自觉成长"到"现实成长"同质性。
- 付科峰
- 关键词:成长主题父亲形象嬗变过程同质性
- 母亲,自我,玩伴——《游过隧道》成长主题解读
- 2014年
- "青少年成长的困惑"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文学书写的常见主题之一。其中短篇小说《游过隧道》叙述了主人公杰瑞从天真,诱惑,出走,迷茫,考验,顿悟,到认识自我的成长"心路历程"。本文以成长小说批评理论为支撑,从儿童成长的视角出发,借助相关的研究成果解读《游过隧道》中独特的象征意象,进而探讨在杰瑞的成长历程中,母亲、自我、玩伴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研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付科峰
- 关键词:意象母亲自我
- 从互文性角度看影片《阿甘正传》被引量:1
- 2010年
- 影片《阿甘正传》是电影艺术与美国当代文化互文的产物。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从影片的人物形象互文性、情节互文性、主题互文性,和表演的互文性等方而切入,研究影片《阿甘正传》的互文性特点,并发掘互文性之于这部电影的价值。
- 付科峰
- 关键词:互文性情节主题表演
- 交际法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被引量:2
- 2009年
- "交际法"是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实现,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现存教材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真实材料的使用,注重教材任务的适合性、文体风格的多样性、教材形式的现代化等方面。
- 付科峰
- 关键词:交际法启发式教学大学英语教材教材编写
- 英汉互译中的法律词块——以《香港人权法案条例》中的词汇空缺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法律词汇所指称的概念与其他普通词汇及专业词汇所指称概念相比具有相对性,规定性和权威性等多种特征,本文以法律词块空缺现象为出发点,从法律文化,法律体系差异对双语立法的影响的角度,对《香港人权法案条例》中出现的词块空缺现象做一讨论,旨在为法律中英翻译实践寻找具体方案。
- 付科峰王聪
- 关键词:人权文化植入
- 从互文性角度看影片《阿甘正传》被引量:3
- 2010年
- 影片《阿甘正传》是电影艺术与美国当代文化互文的产物。从影片的人物形象互文性、情节互文性、主题互文性、表演互文性等方面切入,研究影片《阿甘正传》的互文性特点,便于发掘互文性对于这部电影的价值。
- 付科峰
- 关键词:互文性情节主题表演
- 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开发出版的新理念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7年
- 目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普遍都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英语选修课程,许多出版社也相继开发出版了多种此类教材。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此类教材的开发出版较为混乱,存在着交叉重复,缺乏系统性、个性化和实用性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新时期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的开发出版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创高校与出版社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实现选修课教材开发出版的立体化和网络化。
- 付科峰秦茂盛
- 关键词:教材开发教材出版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紫色》的双重意象
- 2010年
- 《紫色》是一部反映美国黑人女性成功抗争史的经典之作。作品成功地表达了一个黑人女性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最大程度地宣扬了男女平等和自然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支撑,借助相关的研究成果解读《紫色》中自然女性双重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进而探讨艾丽丝·沃克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美丽家园的生态伦理思想。
- 付科峰
- 关键词:《紫色》生态女性主义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