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博洋

作品数:27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地震
  • 8篇震灾
  • 6篇地震灾害
  • 6篇震害
  • 6篇烈度
  • 5篇M
  • 4篇地震烈度
  • 4篇灾害
  • 3篇震害指数
  • 3篇房屋
  • 2篇地震应急
  • 2篇云南地震
  • 2篇灾度
  • 2篇震害特征
  • 2篇伤亡
  • 2篇设防
  • 2篇烈度评定
  • 2篇抗震
  • 2篇抗震设防
  • 2篇滑动速率

机构

  • 22篇云南省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云南省建设投...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云南黄金矿业...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27篇代博洋
  • 13篇卢永坤
  • 7篇非明伦
  • 6篇庞卫东
  • 5篇周洋
  • 4篇李志强
  • 4篇李晓丽
  • 4篇杨健强
  • 3篇周光全
  • 3篇常祖峰
  • 3篇明小娜
  • 3篇常昊
  • 2篇宋立军
  • 2篇杨树明
  • 2篇贺素歌
  • 1篇何金刚
  • 1篇施伟华
  • 1篇马宗晋
  • 1篇孙甲宁
  • 1篇张建国

传媒

  • 13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地区房屋建筑面积的统计和调查结果被引量:6
2011年
统计了云南省近年22次灾评报告的相关数据,给出云南地区人均房屋建筑面积、各系统房屋建筑面积比例、各结构类型房屋建筑面积比例的统计结果,并计算得出3个典型县区上述几组数据关系的调查结果。数据关系的调查结果可运用于今后的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初评估和对最终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判定工作中。
卢永坤代博洋庞卫东非明伦
关键词:灾害损失评估
昆明高(超高)层建筑环境振动特性实测与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对昆明16栋典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物的振动特征(包括建筑物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进行观测与分析,对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获取实测高层建筑物第一至第三振型及结构,计算第一至第二振型自振周期结果,采用数学线性回归方法,模拟得到昆明高(超高)层建筑结构实测第一至三振型和计算第一至第二振型周期公式,为类似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经验和依据。
非明伦周光全卢永坤杨树明代博洋
关键词:自振周期阻尼比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被引量:34
2016年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乔后断裂南段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维西—乔后断裂南段在第四纪表现出明显的活动特征,运动性质以正断层作用为主。维西—乔后断裂南段对巍山第四纪盆地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受其影响盆地内阶地不对称发育。箐门口、佛堂村、洗澡塘探槽揭示该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堆积,被错最新地层14C年龄(15 430±60)a B.P.,OSL年龄为(11.6±1.6)ka,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在晚更新世末期。洗澡塘村断层地貌清晰,西河Ⅱ级阶地上发育高2 m左右的断层陡坎。根据阶地断层陡坎高度和阶地面形成年龄估算,晚更新世以来该断裂段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8~0.32 mm/a。
常祖峰常昊李鉴林代博洋周青云朱家龙罗宗其
关键词:正断层晚更新世
浅谈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被引量:1
2012年
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已经成为地震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助于符号学及传播学的方法论,在分析地震灾害符号的符号学内涵、使用人群和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点及构建原则。地震本身的特殊性和破坏性决定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殊性和时间性,本文在遵循实用性、主次性及概括性三个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套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可为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构建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晓丽李志强代博洋陈振拓
关键词:符号学传播学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与房屋震害特征被引量:31
2014年
阐述了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并给出了各地震烈度区的房屋建筑震害特征,探讨了不同结构房屋分烈度的破坏比、震害指数,与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了对比,认为调查点数据较为合理,支持各烈度区划定。
卢永坤张建国宋立军代博洋和嘉吉庞卫东
关键词:地震烈度震害指数
2018年云南墨江5.9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与烈度评定被引量:13
2019年
介绍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5.9级地震烈度分布情况,给出了各烈度区的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和各类结构房屋的破坏比、震害指数,并与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了对比,探讨地震烈度评定的主要依据与方法。结果表明:墨江地震灾区各类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依次为框架结构最好,砖混结构次之,传统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较差,空心砖墙抬梁结构最差;各烈度区、调查点震害指数与烈度对应关系良好;本次地震烈度评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和云南地区地震烈度分布规律。建议现场调查评定地震烈度应以灾区占比较高的房屋结构的震害作为主要依据,并通过计算房屋平均震害指数定量评定地震烈度。
卢永坤周洋代博洋杨健强闫瀚
关键词:地震烈度震害指数
汶川M_S 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现场考察认为:极震区烈度为Ⅺ度,表现为强烈的带状分布,且破坏很重,地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非常快;Ⅹ度区和Ⅸ度区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极窄,Ⅹ度区和Ⅸ度区偏小;烈度在断层两侧迅速衰减,但Ⅵ度、Ⅶ度区的影响范围非常大,Ⅵ度区的影响范围约24万km2。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南部破坏范围在Ⅵ度区远大于北部地区。在不同烈度区均出现了大量的烈度异常点。对各类建(构)筑物、地貌、地形的破坏类型、破坏方式均有了新的认识。
李志强袁一凡李晓丽张勤代博洋叶友清戈培峰曾杰
盈江5.8级地震震害特点分析及讨论被引量:4
2011年
2011年3月10日12点58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造成25人死亡,314人受伤(其中重伤134人),直接经济损失23.8亿元。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调查资料,阐述了地震受灾区的环境及其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场地效应及断层效应,对震害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
代博洋卢永坤周光全非明伦庞卫东杨树明
关键词:极震区震害调查震害特征地震烈度发震构造
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减灾宣教意义--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被引量:73
2008年
以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四川省德阳市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初步分析了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一些整体特点,主要结论是:1)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尚不理想。2)从青少年到老年,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几种能力均先逐渐增强后又逐渐减弱,各方面能力最好的是19~25岁的青年人,少年和老年人最差;在地震灾害认知程度方面,部分中壮年人群明显没有预期的好。3)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认知和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4)女性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与能力明显不如男性。5)民众的地震灾害知识水平和防震减灾技能掌握程度显著影响着其震时及震后的响应行为和态度,且以后者的影响更为突出。6)广播、电视、报纸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各类官方传媒,以及当地政府的针对性宣传是灾区民众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的两个主要途径,而学校正规教育则未能如期取得可以显见的优势。灾区民众在汶川大地震发生2个月后所拥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中,有相当大的数量是该次地震发生后才刚刚获得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该地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与教育的策略或建议。
苏桂武马宗晋王若嘉王悦代博洋张书维甯乾文张少松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社会民众
滇西南阿墨江断裂带与2018年墨江M5.9地震被引量:4
2019年
野外调查表明,阿墨江断裂Ⅲ级夷平面和T4阶地上发育断层垭口,其下地貌面则无断层地貌显示;断层构造岩胶结紧密或呈半固结状,少有断层泥发育;SEM测年显示早更新世活动,断层泥ESR年龄为549±54ka,断层上覆中—上更新统残坡积土未被切穿或发生构造变形;说明该断裂带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2018年墨江M5.9地震等震线长轴呈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NW方向,指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墨江断裂带西支。受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挤出的影响,震中所在的思茅块体作S向运动。虽然阿墨江断裂带晚第四纪无明显的地表活动迹象,但因该断裂带本身构成了宽阔的构造软弱带,在近SN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局部地区的应力集中仍可能导致新的破裂并触发类似墨江M5.9地震的中-强地震活动。从区域上看,云南还存在构造条件与之相似的断裂带,如滇东地区的弥勒-师宗断裂带,历史上沿该断裂带曾发生11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因此,在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中,还应该关注第四纪活动迹象不明显,但仍有潜在发震危险性的区域性大断裂。
常祖峰毛泽斌马保起代博洋
关键词:构造岩发震构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