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亮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胫骨
  • 2篇胫骨髁
  • 2篇胫骨髁间
  • 2篇胫骨髁间棘
  • 2篇胫骨髁间棘骨...
  • 2篇髁间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镜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摘除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髓核
  • 1篇髓核摘除
  • 1篇髓核摘除术
  • 1篇突出症

机构

  • 3篇南昌市第二医...

作者

  • 3篇何亮
  • 3篇李思云
  • 3篇黄晓蓬
  • 3篇熊隆江
  • 3篇刘华江
  • 1篇魏水崽
  • 1篇胡波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11例患者术前,术后当时、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当时、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VAS得分分别为(4.18±0.98)分、(2.55±0.93)分、(1.82±1.08)分和(1.18±0.75)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8.55±1.04)分(均P<0.05)。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熊隆江李思云黄晓蓬刘华江何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应用价值,寻找简单可行的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关节镜下用缝线和versalok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2例患者。选择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入路观察操作,使用送线器将2根5号涤纶线穿过骨块韧带交界处打结,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从胫骨结节下内侧向撕脱处钻两骨道,再通过胫骨两骨道将2根缝线分别引达胫骨前方,拉紧缝线,用versalok固定缝线完成固定。结果所有患者的骨块均得到复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6.3±3.2)。结论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该方法简便、创伤小、固定稳定,能有效恢复患膝关节的稳定性。
熊隆江李思云胡波黄晓蓬刘华江何亮
关键词:缝线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83例,其中Ⅱ型27例,Ⅲ型38例,Ⅳ型18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准确确定骨床上的钻孔位置;于胫骨结节内下部经皮向关节腔钻入一个骨隧道;采用双股5号尼龙编织缝线套扎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隧道引出关节外固定于胫骨结节内侧门型钉上。结果术后83例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Lachman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显示除2例骨块前缘有2 mm上撬外均为解剖复位,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活动均正常。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及双股尼龙编织缝线套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黄晓蓬李思云刘华江熊隆江何亮魏水崽
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