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婕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 题画诗审美价值初探
- 2015年
- 诗是无色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歌与绘画,从源头开始就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在两者之间,有一座桥梁架通了彼此,也丰富了彼此,这个媒介就是题画诗。它是传统文化里非常宝贵的一笔财产,对画面起互补、互融的作用,和画面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王夫之曾评价王维的诗与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二者同一风味,故得水乳调和。"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 何美婕
- 关键词: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之美孤独寂寞
- 功夫在诗外——浅谈提高艺校生的语文素养
- 2010年
- 陆游曾告诫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诗人,在熟练掌握文字技巧之外。还要培养自身的思想情趣、品格气度等等.这些非常重要。同样,一个学生要真正学好语文,除了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之外。也是“功夫在诗外”,需要培养高层次的语文素养。
- 何美婕
- 关键词:语文素养文字技巧思想情趣语文知识
- 美术生题画诗写作教学探究
- 2016年
- 题画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综合了艺术与文学之美,与画、印、书相互补充,互相引申,相映成趣。古代大多数画家的作品都是诗书画印浑然一体,但当今能做到诗画双全的人不多。题画诗的少人问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笔者通过对美术生题画诗教学进行研究,阐述题画诗的写作目的,展现写作过程,介绍写作方法,为继承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探索。
- 何美婕
- 关键词:美术生题画诗写作
-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选评
- 2016年
- (一)语用题【原题】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 何美婕
- 关键词:刘姥姥选评贾母宋代诗人
- 浅谈微信时代的写作与阅读
- 2018年
-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日新月异。从邮箱到QQ,从博客到微博,从飞信到微信,网络浪潮席卷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微信,是当下发展比较迅猛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它一经产生,就迅速影响着我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势头之下,我们写作与阅读的习惯、方式也逐渐呈现出新的气象、新的风景。一、微信写作与阅读产生的原因1.科技的发展从古至今,人们写作与阅读的方式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 何美婕
- 关键词:写作
- 试论“绿色”作业的特性
- 2006年
- 相对于学生视之为“灰色”任务的传统作业,“绿色”作业具有人文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哲理性;布置作业的对象具有多向性;完成“绿色”作业方式具有多样性。“绿色”作业能提高学生兴趣,让作业充满生机,充满“绿色”,发挥学生潜能,发掘学生创造力。
- 何美婕
- 关键词:语文
- 嘉荷三重奏 文韵有清响--试析文学作品中的“荷”意象
- 2022年
- 荷,又称为莲、芙蕖、芙蓉等。它是一种高洁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亲近它,使用它,描摹它,歌颂它……如果我们从文学角度细细赏读,会发现它兼具三重特性,这使它老幼兼喜、上下咸宜。
- 何美婕
-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角度三重奏
- 汹涌的情绪与批评的道德
- 2012年
- 今年7月13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为母亲庆祝90大寿,拜寿时当场跪在母亲膝前。谁知现场照片却在网上引来网友阵阵非议。对此,您有何看法?对以下评论此事的两篇文章,您又持何议?欢迎您就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发表评论,并将稿件惠寄至我们的电子邮箱。
- 何美婕
- 关键词:道德情绪现场照片新闻发表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