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宏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采收率
  • 5篇提高采收率
  • 4篇油藏
  • 4篇油层
  • 4篇驱油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油层
  • 2篇油气
  • 2篇油田
  • 2篇起泡剂
  • 2篇砾岩油藏
  • 2篇高尚
  • 2篇CO2驱
  • 2篇测井
  • 1篇低电阻率
  • 1篇低界面张力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层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19篇俞宏伟
  • 10篇李实
  • 5篇陈兴隆
  • 3篇侯吉瑞
  • 3篇宋新民
  • 3篇张可
  • 3篇程婷婷
  • 3篇韩海水
  • 3篇端祥刚
  • 2篇马德胜
  • 2篇宋文玲
  • 2篇王友净
  • 2篇陈涛平
  • 2篇冀中原
  • 2篇刘金山
  • 2篇高明
  • 1篇史彦尧
  • 1篇姬泽敏
  • 1篇孙成珍
  • 1篇李卉

传媒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低渗透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非均质性范围内水驱采收率的变化规律不同,单独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或级差来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着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不断降低,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当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对非均质中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时,其采收率可达8%~10%,非均质性对其影响不大;低渗透率层二元复合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增加,当渗透率变异系数达到0.75以上时,提高低渗透率层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涛平宋文玲高明刘金山俞宏伟
关键词:层间非均质性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
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主控因素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盐水层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与生物圈隔离数百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碳的处理方式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由于CO2在盐水层中受到孔隙半径、盐水类型等不同作用的影响,其封存形式主要分为:构造封存、水动力封存、溶解封存和矿物捕获封存。通过对具有3.65×106m3水体规模的氯化钠型盐水层模型进行的8种典型条件下CO2封存数值模拟研究,定量化地评价了1000年时间尺度下毛细管压力、岩石压缩系数和盐水矿化度三种因素对各封存形式和封存分量的影响,同时得到了CO2向盖层中上逸的速度,为将来盐水层CO2埋存的大规模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俞宏伟李实陈兴隆
关键词:盐水层主控因素
水气分散体系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黏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水气比例和分散方式,体系的流动性能可随油藏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控,并可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可有效调控特低渗、低渗、中渗岩心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水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俞宏伟马德胜李实冀中原陈兴隆张可
关键词:流度比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CO_2驱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国内外多个油田水驱后实施CO2驱的矿场实例研究,发现注入CO2后很多油井存在含水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CO2驱的整个开发阶段,包括注气初期阶段CO2未到达生产井、生产井见气阶段以及高气油比阶段。重点讨论了生产井见气前的开发规律,在该阶段油藏内以油水两相渗流为主,不受三相渗流作用的影响。通过现场动态反应并结合室内细管和长岩心实验,揭示了CO2与油、水2种介质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两个结论:第一是始于低含水阶段的CO2驱过程中气体穿越地层水驱替地层油到达生产井;第二是始于高含水阶段的CO2驱替规律在不同级别低渗透岩心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对于特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73.27%,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26.73%,对于一般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仅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16.72%,而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到了CO2驱总采出程度的83.28%。
俞宏伟杨思玉李实杨永智
关键词:CO2驱低渗透含水油气
气驱油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气体压力的升高,气相的密度逐渐增大,油相膨胀密度降低,气相与油相的混合程度增强,油气两相界面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同时发现,驱替相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在同等气体压力下,油气界面更厚,油气混合程度更高。纯CO_(2)驱油得到的MMP远远小于纯N;驱油,当这两种气体摩尔比为1:1混合时MMP介于两种纯气体之间,说明要达到同样的驱油效果二氧化碳需要的压力更小。最后,本文从分子微观作用力角度解释了驱替气体不同时影响油气混相程度的机制,通过分子平均作用势曲线发现油相分子对CO_(2)的吸引力要大于N;分子,因此CO_(2)分子更容易与油相混合,驱替效果更明显。
俞宏伟李实李金龙朱韶华孙成珍
关键词:石油采收率最小混相压力
连续油管冲砂解堵在水平井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冀东油田G104区块拥有水平井110多口,油藏岩石颗粒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原油属普通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低,导致了水平井筛管段严重堵塞及近井地带导流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产量。只能依靠除砂、解堵技术来恢复该区的产量。针对该问题,采用外径4.45 cm连续油管+RotoPulseSM旋转脉冲喷射工具+一步酸、半加强型砂盐酸体系进行冲砂、筛管清洗和近井酸化解堵对该区6口水平井实施了作业。作业后产液量和产油量是作业前的1.8倍以上,作业有效期超过200 d,增产效果明显。
俞宏伟姜一超
关键词:水平井连续油管受力分析
基于声波测试法对鹰滩页岩各向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页岩储层通常呈薄层状结构,一般认为其岩石力学参数具有横向各向同性,而其各向异性受围压(CP)、含水率和总有机质含量(TOC)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围压下的鹰滩(Eagle Ford)页岩进行超声波波速测试实验,研究围压对鹰滩页岩波速及岩石力学各向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鹰滩页岩属于弱各向异性多孔介质,并具有横向各向同性、垂向各向异性的性质。纵波(P波)和横波(S波)波速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在低围压范围内增幅显著,同时围压增大会降低纵波和横波的各向异性,纵波各向异性比横波各向异性对围压更敏感。对鹰滩页岩的各向异性分析为页岩储层压裂过程中裂缝的起裂和延伸规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力学参数。
李卉魏臣兴俞宏伟赵昕来超李奔李岩
关键词:页岩声波测试围压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
高尚堡深层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高尚堡深层油藏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在淡地层水环境下低电阻率油层与中、高电阻率油层间互发育,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受沉积特征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发育薄互层型、复杂孔隙结构成因型、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和因压实作用导致物性变差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在地质成因控制因素定性识别和预测低电阻率油层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因素分析法确定常规测井信息中油水层识别的敏感性参数,建立交会图版以提高识别准确率的方法。主因素分析表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是高尚堡深层油藏油水层识别常规测井信息中的敏感性参数,建立ΔGR与视地层水电阻率Rwa的交会图版,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分布在Rwa<2Ω·m及ΔGR>0.3区域。
王友净宋新民刘明新俞宏伟
关键词:测井解释低电阻率油层识别
微分散驱油体系流动性能实验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高含水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在空间上呈高度分散状态,层内矛盾、层间矛盾及平面矛盾突出,定流度驱油剂与非均质油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通过调整水-气-油-化学剂分散体系的比例和分散方式,可实现对驱替系统的流度调控,达到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原油采收率。模拟微小孔道,建立了微米管微分散体系流动性能评价方法,系统测试和评价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处于流动状态中的分散驱替体系的表观黏度和流动阻力,为新型分散体系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俞宏伟李实陈兴隆冀中原张可
关键词:驱油体系微米管表观黏度
全直径砾岩长岩心水驱后烟道气驱油与埋存实验被引量:13
2018年
选取新疆油田某砾岩油藏目的层段的5块全直径岩心拼接成直径10 cm、长度52.3 cm的长岩心组,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直径长岩心驱替装置,模拟砾岩油藏衰竭、水驱、注烟道气驱、烟道气-水交替驱、CO2驱及烟道气埋存等全开发过程,并评价了烟道气驱的驱替特征和开发效果。研究表明,全直径岩心驱替实验可更大程度地模拟砾岩油藏的真实驱替特征和渗流特点;火驱产出烟道气可应用于砾岩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注气时机、注气压力、注气方式;水驱中期优势渗流通道尚未完全形成,此时适当提高油藏压力后转烟道气-水交替驱可避免烟道气过早气窜而形成无效循环,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烟道气-水交替驱油过程中,储集层可有效吸收烟道气中有害气体硫化氢,同时可实现烟道气的安全有效埋存。
韩海水李实马德胜姬泽敏俞宏伟陈兴隆
关键词: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