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围手术期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后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周身(周围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60例。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舒适度和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腰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介入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不适感,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梅倪红霞王娜娜胡云芝
- 关键词:血栓形成护理下腔静脉滤器围手术期
- 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韩梅胡云芝倪红霞
- 关键词:血管疾病静脉血栓形成滤器置入护理
-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总结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实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细致的生活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疼痛,使其平稳度过急性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续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 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对实施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加强疼痛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完善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 陈景侠倪红霞孙友芳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 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静脉输液渗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渗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1 68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渗出情况,分析其发生输液渗出的影响因素.结果:1 453例患者遵医嘱静脉输液治疗,共38例患者49例次发生输液渗出,输液渗出发生率为2.62%,年发生率为3.37%,发生密度为1.29.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输液工具、操作护士工作年限、是否第一次输液和当天有无陪护者间的静脉输液渗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1~和〉60岁年龄段、输液当天无陪护和护士工作年限低均为静脉输液渗出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男性、年龄〈10岁和&gt;60岁年龄段的患者输液时特别需要加强巡视,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住院陪护人员的重要性,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静脉输液技能水平,输液全程需严密观察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减少静脉输液渗出发生.
- 杨从艳周英张培培孙青倪红霞赵梅君鲍丽杨学梅
- 关键词:输液渗出影响因素
- 低分子肝素钙两种皮下注射法比较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3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89例和改进治疗组194例,比较两组皮下出血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改进治疗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66.14%和12.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治疗组的皮下注射法可以降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发生率。
- 胡云芝倪红霞韩梅
- 关键词:注射皮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像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渐完善对患者检查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在1~2级的368例次检查中,正常者72例次,冠状动脉异常者296例次,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97例次(289根血管),冠状动脉狭窄者156例次(179根血管)。207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异常者检查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治疗,与冠状动脉DSA表现总体符合率达95%以上。结论:完善细致的围检查期护理,使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力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 倪红霞王培李国平余松涛丁强朱广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护理
- 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护理体会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50例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护理经验,制定详细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滤器并发症、溶栓并发症及出血倾向。结论: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微创,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孙友芳亓晓燕倪红霞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