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勇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热轧
  • 5篇带钢
  • 5篇相变
  • 4篇低碳钢
  • 4篇碳钢
  • 4篇热轧过程
  • 4篇奥氏体
  • 3篇深过冷
  • 3篇热变形
  • 3篇细晶
  • 3篇细晶粒
  • 3篇晶粒
  • 3篇计算机
  • 3篇计算机模拟
  • 3篇过冷
  • 3篇超细晶
  • 3篇超细晶粒
  • 2篇带钢热轧
  • 2篇冶金
  • 2篇应变速率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8篇兰勇军
  • 17篇李殿中
  • 9篇张玉妥
  • 8篇黄成江
  • 4篇莫春立
  • 4篇沙孝春
  • 3篇王利明
  • 2篇佟铭明
  • 2篇肖纳敏
  • 1篇冯峰
  • 1篇岳珠峰
  • 1篇郑成武
  • 1篇黄浩东
  • 1篇胡志勇
  • 1篇范垂林
  • 1篇关菊
  • 1篇詹志东
  • 1篇张晓钢
  • 1篇翁宇庆
  • 1篇陈祥永

传媒

  • 4篇金属学报
  • 1篇轧钢
  • 1篇钢铁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技...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变诱导相变轧制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分析了带钢热轧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变场的特点,并设计了一个新的变量,即“累积剪切应变”,来描述带钢在热轧变形过程剪切变形的特点,发现带钢表层累积剪切应变很大,其值可超过压下量的2倍,带钢心部的累积应变量则很小,这种累积剪切变形量的差异是促成带钢表层和心部显微组织差异的主要因素,由于界面换热系数很大,轧辊的激冷作用可使带钢表层温度大幅度下降,又由于接触时间很短,造成的低温层厚度远小于可能的超细晶粒层厚度,轧辊的激冷不是带钢表层形成超细晶粒的主要原因。
黄成江兰勇军李殿中李依依
关键词:形变诱导相变超细晶粒有限元热力耦合
热变形条件下C-Mn钢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模拟被引量:6
2003年
为了定量考虑热变形对普碳钢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影响,计算了热变形的C-Mn钢中的位错密度和变形储存能.在计算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平衡转变温度时,将计算所得变形储存能加在母相γ的能量项中,从而使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平衡转变温度Ae3提高,在本工作的热变形条件下,变形储存能为10-20.J/mol,使平衡转变温度Ae3提高1.0K左右,因而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实际温度Ar3也会提高、从γ/α界面移动速度控制铁素体生长速度角度的计算表明,奥氏体中储存能△Gdef使相变驱动力△Gγ→α增加,使铁素体的长大速度增加,加速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过程,但长大速度并未发生数量级的变化.在连续冷却相变模拟的过程中,利用超组元模型计算相变的平衡参数。
兰勇军黄成江李殿中李依依
关键词:C-MN钢热变形相变动力学
一种热轧过程带钢组织演变与性能预测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钢轧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热轧过程带钢组织演变与性能预测的方法。它由前处理模块、加热模块、轧制模块、冷却相变模块、力学性能模块和后处理六个模块组成,前处理模块的功能是从数据库中读取热轧过程所需的工艺参数,为后...
王利明莫春立兰勇军张玉妥李殿中李依依
文献传递
热变形低碳钢中奥氏体静态再结晶介观尺度模拟被引量:22
2006年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CPFEM)和元胞自动机(CA)耦合的方法模拟了热变形低碳钢的静态再结晶.CPFEM的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介观尺度上奥氏体变形储能的不均匀分布,为模拟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提供了依据,从而在再结晶CA模型中考虑了不均匀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变形储能分布不均匀使得再结晶在不同位置的形核密度不同,形核集中在晶界以及晶内储存能较大的区域;随着临界形核储能的降低,形核数量增加,再结晶晶核的位置分布趋于均匀.对不同形核判据下的再结晶动力学也作了讨论.
郑成武兰勇军肖纳敏李殿中李依依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静态再结晶
一种热轧过程带钢组织演变与性能预测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钢轧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热轧过程带钢组织演变与性能预测的方法。它由前处理模块、加热模块、轧制模块、冷却相变模块、力学性能模块和后处理六个模块组成,前处理模块的功能是从数据库中读取热轧过程所需的工艺参数,为后...
王利明莫春立兰勇军张玉妥李殿中李依依
文献传递
介观尺度上热变形奥氏体储存能演化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定量描述热变形奥氏体在介观尺度上微观变形的非均匀性,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CPFEM)模拟了C-Mn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得到了在介观尺度上奥氏体的微观应力应变和变形储存能分布.模拟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文献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一致.通过对真应变为0.5,变形速率为50 s-1 的热变形奥氏体的研究发现,即使在外部的均匀变形条件下,无论是在晶粒内部还是晶粒间,材料内部变形都非常不均匀.这种变形不均匀性主要是由晶粒的初始取向不同,近邻晶粒的取向差,以及变形时滑移系的运动特性不同所引起的.本文定量描述了介观尺度上奥氏体变形储存能不均匀分布,为结合介观尺度组织模拟,实现组织演变的多尺度耦合计算提供了参考.
肖纳敏岳珠峰兰勇军佟铭明李殿中
关键词:热变形奥氏体
热轧低碳钢不同冷却模式下的相变模拟与验证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研究了控轧控冷中输出辊道上冷却模式对低碳钢相变的影响。以低碳钢 SS4 0 0为例 ,针对鞍钢热轧带钢厂 1780生产线 ,计算了输出辊道上 3种不同冷却模式下低碳钢的相变行为 ,包括铁素体转变开始温度、组成相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铁素体体积分数沿带钢长度方向的分布。研究表明 ,冷却模式对输出辊道上带钢的温度 -时间曲线、铁素体转变开始温度及组成相的演化过程影响较大 ,但对最终组成相的体积分数影响较小。
张玉妥沙孝春兰勇军李殿中李依依
关键词:相变控轧控冷低碳钢
一种适用于碳-锰钢及微合金钢的深过冷热轧制工艺
一种适用于碳-锰钢及微合金钢的深过冷热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从奥氏体状态快速急冷至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平衡相变点以下50~200℃范围内快速形变,应变速率在10s<Sup>-1</Sup>以上。本发明可以使碳-锰...
黄成江李殿中莫春立张玉妥兰勇军李依依
文献传递
热轧过程中普碳钢奥氏体再结晶模拟
本文改进了热轧过程中普碳钢奥氏体再结晶的物理冶金模型,特别是奥氏体不完全再结晶的物理冶金模型。利用自己开发的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软件Rollan,模拟了热轧带钢沿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发生奥氏体再结晶尺寸和再结晶分数分布。为了...
兰勇军李殿中李依依
关键词:普碳钢热轧奥氏体再结晶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碳-锰钢及微合金钢的深过冷热轧制工艺
一种适用于碳-锰钢及微合金钢的深过冷热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从奥氏体状态快速急冷至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平衡相变点以下50~200℃范围内快速形变,应变速率在10s<Sup>-1</Sup>以上。本发明可以使碳-锰...
黄成江李殿中莫春立张玉妥兰勇军李依依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