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军

作品数:58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护理
  • 11篇卒中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脑卒中
  • 10篇急性
  • 7篇溶栓
  • 5篇心理
  • 5篇神经内科
  • 5篇缺血
  • 5篇脑梗死患者
  • 5篇内科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地震
  • 4篇血管
  • 3篇动态血压
  • 3篇心理护理
  • 3篇血性
  • 3篇血压

机构

  • 5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空军航空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兰州军区联勤...
  • 1篇阿坝州林业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7篇冯军
  • 25篇曹俊杰
  • 11篇张微微
  • 9篇徐英
  • 9篇王芳
  • 8篇黄勇华
  • 8篇韩聚强
  • 8篇孙天胜
  • 7篇刘英
  • 7篇赵京
  • 7篇李娟
  • 5篇杨永红
  • 5篇李恕军
  • 5篇夏卫红
  • 4篇贡京京
  • 4篇马亚群
  • 4篇张蔚
  • 4篇张焱
  • 4篇魏亚洲
  • 4篇刘伟

传媒

  • 16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卒中早期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07年
冯军曹俊杰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状态
脑淀粉样血管病形态学与临床关系研究
张微微黄勇华朱光明尹维民冯军刘莹李娟魏亚洲
该课题利用20例经证实为CAA的尸解标本深入研究其受累小动脉,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淀粉样变性的皮层动脉和穿髓小动脉的胶元成份,平滑肌细胞、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间质内所含淀粉样物以及胶元成分等不同病理改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免疫组化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脑卒中急性期抗凝疗法以往应用肝素等进行抗凝,给药困难,出血危险大。阿加曲班对凝血功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低浓度即可抑制有凝血酶所致的纤维蛋白形成和血小板聚集。该药与肝素相比,出血倾向小,安全性高。
冯军曹俊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加曲班护理
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居民身心健康现况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对受灾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汶川县及都江堰等重灾区受灾居民3006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受灾居民中高发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理精神系统和呼吸系统,患病率分别为62.16%和51.78%,而〈14岁的儿童精神心理症状最为突出,患病率高达85%,消化系统患病率相对较低,仅为31.21%。结论5.12汶川大地震对当地受灾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韩聚强李恕军杨永红马亚群冯军夏卫红张卫强赵京孙天胜
关键词:自然灾害心理学流行病学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星形细胞内皮素-1表达的变化(英文)
2004年
探讨内皮素-1与星形细胞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脑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内皮素-1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尸检材料血肿周围脑组织反应性星形细胞内皮素-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脑出血组反应性星形细胞增生、肥大变性,存在内皮素-1的表达,而对照组星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偶见阳性。结论:内皮素-1及反应性星形细胞可能参与脑出血的病理机制。
张微微黄勇华李娟冯军王军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星形细胞内皮素-1
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与单胺氧化酶B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oxidaseB,MAOB)基因内含子2区(GT)n微卫星多态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法(Amp-FLP)和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14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和21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MAOB基因(GT)n微卫星多态分型,并通过相对风险率(relativerate,RR)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作相关分析。结果:①病例-对照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5.11,df=15,P=0.048)。其中168,170,184,186bp等位基因与帕金森病正相关,而172bp和182bp等位基因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负相关。②按性别分层后,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中仅184b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χ2=17.54,P=0.00003),182b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减少(χ2=9.10,P=0.026)。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中168,170,186,188b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168bpχ2=9.55,P=0.002;170bpχ2=5.30,P=0.021;184bpχ2=24.76,P=0.000001;186bpχ2=4.35,P=0.037)。结论:MAOB基因内含子2中(GT)n多态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有关。这种关联关系有性别差异。
赵晓萍郑惠民张微微谢惠君冯军丁素菊
关键词: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风险单胺氧化酶B等位基因频率微卫星B基因多态
连续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连续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8例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2组均给予专业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即出院后1 a之内依然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院内护理。在治疗1 a后,随访2组的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并且以相同的标准评价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之后的连续护理,可提高IS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危险,效果较好。
冯军曹俊杰徐英张蔚马海华刘娟
关键词:连续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依从性
小剂量rt-PA加尿激酶溶栓前后的护理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rt—PA(爱通立)+尿激酶溶栓后护理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34例脑卒中发病6h内的患者由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卒中单元,用rt—PA20mg或50mg溶栓配合尿激酶30万~50万IU泵入,人血白蛋白10g静点,甘露醇250mL 30min内快速滴完,做好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34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脑卒中发生6h内尽快应用小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良好,但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至关重要。
冯军曹俊杰
关键词:脑卒中尿激酶护理
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后对两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刘伟冯军王芳曹俊杰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抑郁
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激励效应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应用后的激励效应。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科室护士绩效奖金按资历、职称、个人出勤率、分管患者护理级别数等计算,2012年6月—2013年6月科室奖金实施新型绩效管理模式。通过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实行护士岗位分配及分层管理,建立新型绩效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危重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等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危重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等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实施前患者中有211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05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91.59%;实施后患者中有337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4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100%。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实施前护理人员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率为20.52%;实施后护理人员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率为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型绩效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冯军赵毅王芳刘英
关键词:绩效管理模式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