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同富

作品数:53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卵巢
  • 16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1篇耐药
  • 10篇子宫
  • 10篇卵巢癌
  • 9篇蛋白
  • 8篇手术
  • 8篇卵巢肿瘤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妊娠
  • 7篇上皮
  • 7篇宫颈
  • 7篇宫内
  • 6篇子宫内膜
  • 6篇内膜
  • 6篇宫腔
  • 5篇阴道
  • 4篇术后

机构

  • 50篇湖北省妇幼保...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53篇冯同富
  • 17篇王燕
  • 14篇杜欣
  • 7篇郎雁
  • 7篇刘玉兰
  • 7篇李力
  • 6篇吴莺
  • 6篇金晶
  • 6篇黄燕明
  • 5篇张玮
  • 5篇董毅
  • 5篇黎丹戎
  • 5篇姚冬梅
  • 4篇余炜昶
  • 4篇段洁
  • 4篇李力
  • 4篇邢琦
  • 4篇张伶俐
  • 4篇李红英
  • 4篇郑嵘

传媒

  • 4篇中国性科学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BP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视黄醇结合蛋白2(retinol-binding protein 2,RBP2)可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上的二甲基和三甲基,从而介导基因沉默和调节细胞功能。多项研究表明RBP2与肿瘤的关系密切,它不仅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分化、代谢和增殖,还可以阻遏肿瘤细胞抑制基因的表达,诱发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促进耐药的发生。因此,RBP2可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之一。针对RBP2的选择性抑制剂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其结构、功能及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并有望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
卢梓君冯同富
关键词:抑制剂肿瘤
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生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排卵周期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FSH、FSH/LH明显降低,E_2、AFC、明显提高(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A型率%)、子宫动脉血流PSV,RI,有差异(P<0.05),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早期流产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更能明显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优化子宫内膜形态,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值得临床借鉴。
姜朵生桂雨涵郭建芳冯同富吴松
关键词:温针灸中药人工周期卵巢储备功能生殖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宫颈机能不全(CIC)常表现为反复发生妊娠中晚期无痛性宫颈管缩短、扩张,最终导致难免流产或早产。早产儿的出生严重影响人口质量和健康素质,在妊娠22~26周期间每延迟分娩1 d,新生儿可增加3%的存活率。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妊娠周数、降低流产与早产的发生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规范的术后管理对提高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延长妊娠周数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与最新指南,综述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术后药物管理及术后随访等。
涂倩茜汪洞宇张倩王楠冯春冯同富吴莺
关键词: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手术时机术后管理随访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KDM5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组蛋白的甲基化由组蛋白甲基化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动态调节。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A[lysine(K)demethylase 5A,KDM5A]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它可以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上的二甲基和三甲基(H3K4me2/3),从而介导基因沉默,并调节细胞功能。KDM5A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保持肿瘤细胞干性,抑制细胞代谢和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因此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的潜在靶点。
冯同富李力
关键词:肿瘤
腹腔镜切除成人腹膜后巨大成熟性畸胎瘤一例
2025年
腹膜后畸胎瘤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成人发病率低。该病通常无症状,术前明确诊断有难度。成人巨大畸胎瘤恶变率高,建议手术完整切除。报告1例极其罕见的发生在成人起源于腹膜后的巨大成熟性畸胎瘤,其巨大体积和腹膜后间隙解剖位置复杂,临床上对手术技巧、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的选择具有挑战性。本例经多学科会诊分析讨论后采取经腹腔镜入路行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物切除术及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腹膜后肿物病理最终诊断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顺利出院。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通过本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
潘琪冯同富金晶吴莺杜欣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腹腔镜畸胎瘤
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弧形手柄及水管,所述弧形手柄的外侧胶接有螺管,所述螺管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管在第一通孔处胶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手柄外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主刀医师与助...
冯同富
文献传递
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高危因素及再次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persist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PCS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导致其高危因素及再次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清宫术后发生PCSP的45例患者为PCSP组,其中42例为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纳入同期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612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初次治疗采用清宫术成功的514例为清宫组;98例腹腔镜手术初次治疗成功患者作为腹腔镜治疗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局。结果PCSP组与清宫组妊娠次数[(5.07±2.51)次,(1.56±0.06)次]、流产次数[(2.49±1.94)次,(1.85±0.06)次]、术前β-hCG值[(105000.93±75375.63)IU/L,(46562.16±2268.19)IU/L]、术前孕囊直径[(3.86±1.51)cm,(2.72±0.06)cm]和肌层厚度[(0.23±0.17)cm,(0.36±0.01)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前β-hCG值、术前孕囊直径和肌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P组中42例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42/42),PCSP组再次妊娠时RCSP发生率低于清宫组及腹腔镜治疗组[0%(0/10),19.44%(14/72),27.27%(3/1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6)。结论清宫术前β-hCG值、术前孕囊直径、肌层厚度是导致PCSP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腹腔镜下切除PCSP病灶安全有效,其再次妊娠时发生RCSP的概率低。
雷晓静杜欣冯同富刘玉立刘璐乐芳舒张媛
关键词:清宫术孕囊直径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状况
2008年
多药耐药(MDR)是目前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药物代谢解毒增加、DNA损伤修复增强、抗凋亡能力增加、p53基因突变等机制介导了MDR的产生。目前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鉴定主要是通过二维电泳、蛋白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二维液相色谱、同位素亲和标签等技术进行差异蛋白的分离,然后运用质谱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进行差异蛋白的分析鉴定。国外学者利用这些方法筛选鉴定了部分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冯同富李力
关键词:卵巢肿瘤多药耐药蛋白
人工流产术后不同时机放置曼月乐对月经影响及避孕效果的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人流术后不同时机放置曼月乐的避孕效果及对妇女月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流术后自愿选用放置曼月乐的经产妇379例为研究对象,按人流术后不同时机放置曼月乐分为四组,人流术后即时放置组(A组94例)、正常经期放置组(B组109例)、月经后直接放置组(C组86例)和月经后搔刮放置组(D组90例),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各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放置曼月乐后月经量均较前减少,甚至闭经,A、B、C、D组闭经发生率分别为45.74%(43/94)、32.11% (35/109)、41.86% (36/86)和40.00% (36/90),但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后3个月内易发生点滴出血,A、B、C、D组发生率分别为9.57%(9/94),32.11% (35/109),26.74%(23/86),11.11% (10/90),其发生率不同(x2=12.97,P<0.05),B、C两组发生率显著高A、D两组(x2=15.68,13.25,P<0.01),但B组与C组比较和A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妊娠率均为0,A、B、C、D组脱环率分别为3.19%(3/94)、1.83%(2/109)、1.16%(1/86)和0,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曼月乐续用率相近[96.81% (91/94)、95.41% (104/109)、95.35%(82/86)和96.67%(87/90),P>0.05].各组患者褐斑、乳房胀痛、体重增加、痤疮及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流术后不同时机放置曼月乐的避孕效果均可靠.人流后即时放置或月经后适度宫腔搔刮后放置曼月乐可明显减少点滴出血的发生率.
冯同富熊俊徐真唐静
关键词:避孕
干扰ADNP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扰ADNP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及应用,所述小干扰RNA包括小干扰RNA1和小干扰RNA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小干扰RNA1的碱基序列如si‑ADNP1所示,所述小干扰RNA3的碱基序列如si‑ADNP3所...
冯同富胡媛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