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彦侠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反转座子发展分子指纹及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由于选用的杂交亲本的遗传关系较近,育成的新品种的产量没有较大的突破.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更精确地进行选择,从而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
- 冯彦侠肖宁刘知晓黎华朱雪陈建民
- 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分析水稻强、弱优势组合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特征,探讨其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扬稻6号、明恢63、特青配置的9个杂种F1为材料,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分别分析分蘖期(叶片)、孕穗期(幼穗)、抽穗期(剑叶)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结果】同一时期内强优势组G1(父本扬稻6号)、中优势组G3(父本特青)以及弱优势组G2(父本明恢63)在母本特异表达(UNP1)、父本特异表达(UNP2)、F1特异表达(UNF1)、F1特异缺失表达(ABF1)4个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分蘖期叶片UNP2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来自父本的基因特异表达有利于提高杂种优势;同一优势组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获得19个G1、G2间特异性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分布在除第12染色体以外的其余11条染色体上,主要涉及物质合成与运输、能量代谢、糖类代谢等重要途径。【结论】水稻强、弱优势组合F1在不同生育期基因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表型性状的差异可以从基因表达模式上得以反映。
- 张小蒙肖宁张洪熙冯彦侠刘知晓高勇戴正元陈建民
- 关键词:水稻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