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增殖
  • 2篇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诊治
  • 1篇声带
  • 1篇声带息肉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中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瘤
  • 1篇平滑肌肿瘤
  • 1篇切片

机构

  • 6篇江西医学院第...
  • 3篇江西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作者

  • 8篇冯琼
  • 6篇张文昌
  • 1篇曾飞
  • 1篇胡伟
  • 1篇潘庆宏
  • 1篇熊华淇
  • 1篇朱培谦
  • 1篇李里香
  • 1篇胡小云
  • 1篇黄红卫
  • 1篇周先锋
  • 1篇廖首生
  • 1篇彭瑞元
  • 1篇张桂英
  • 1篇葛根
  • 1篇谢敏
  • 1篇汪庆余
  • 1篇习小庆
  • 1篇孙晋友
  • 1篇雷英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膀胱癌组织中 bcl-2 癌蛋白的分布及意义被引量:8
1997年
膀胱癌组织中bcl2癌蛋白的分布及意义习小庆葛根彭瑞元黄红卫邹桂华熊华淇张文昌冯琼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膀胱癌组织中bcl2癌蛋白进行检测,以探讨bcl2蛋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56例膀胱癌组织取自我院手术切除或活检...
习小庆葛根彭瑞元黄红卫邹桂华熊华淇张文昌冯琼
关键词:膀胱肿瘤蛋白BCL-2免疫组织化学
379例声带息肉临床病理分析
1992年
近来,嗓音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声带发音生理及病理研究愈加深入。我们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379例声带息肉(均经病理证实)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本组最小13岁,最大73岁。男性257例(占67%),女性122例(占33%),男女之比为2:1。中年患病率高,31~50岁232例,占61.2%。
刘少英冯琼张文昌
关键词:声带息肉病理
1333例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冯琼张文昌汪庆余余荣生赵雁吴鹏
关键词:肿瘤病理学病例报告
全文增补中
胶质瘤p27^(Kip1)、bcl-2和PCN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胶质瘤p2 7Kip1,bcl 2和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 P法检测 66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 p2 7Kip1,bcl 2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66例胶质瘤中 ,p2 7Kip1表达 18例(2 7% ) ,bcl 2表达 2 0例 (3 0 % ) ,PCNA表达 5 1例 (77% )。p2 7Kip1蛋白表达率随着胶质瘤级别升高而减少 ;bcl 2蛋白表达率随肿瘤级别升高而相应增加 ;PCNA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升高阳性反应强度增加 ;但Ⅰ、Ⅱ与Ⅲ级和Ⅳ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2 7Kip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 ;bcl 2基因可能间接抑制细胞凋亡而与胶质瘤的分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潜在的临床行为无直接关系 ;
冯琼潘庆宏雷英廖首生郑军亮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蛋白PCNA蛋白
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并大出血的诊治(附6例报告)
1994年
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临床上少见,由此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更少见,本文通过6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并大出血病例的讨论,在诊断与治疗方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谢敏张桂英孙晋友胡小云冯琼张文昌李里香邬黎清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平滑肌瘤出血
大肠癌术中美蓝-5Fu区域淋巴结染色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中美蓝 5Fu区域淋巴结染色显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大肠癌患者术中用美蓝 5Fu混合染色剂进行区域淋巴结染色 ,显影后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对所获淋巴结按其染色程度分为 3个组 :①完全染色组 (81枚 ) ;②部分染色组 (67枚 ) ;③不染色组 (5 6枚 )。 3组淋巴结逐个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手术共获 2 0 4枚淋巴结。其中有癌转移者占 40 .2 % ,无癌转移者占 5 9.8%。完全染色的 81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 2 4.6% (2 0 /81) ,部分染色的 67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 41.6% (2 7/67) ,不染色的 5 6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 64 .3 % (3 6/5 6)。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术中区域淋巴结染色的临床意义在于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 ,而不能借此判断该淋巴结有无癌转移。②引流淋巴结着色程度与该淋巴结是否有癌转移及转移程度有密切关系 ,其对指导术中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③美蓝 5Fu淋巴结染色具有使区域淋巴系统显影和淋巴结化疗的双重作用。
周先锋朱培谦冯琼曾飞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结染色剂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治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张文昌冯琼李里香
关键词:病理诊断临床诊治
胃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2000年
熊锋宝胡伟冯琼张文昌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胃癌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