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俭

作品数:101 被引量:38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心肌
  • 21篇造影
  • 19篇血管
  • 19篇灌注
  • 18篇声学造影
  • 15篇心肌声学造影
  • 15篇超声
  • 14篇动脉
  • 14篇缺血
  • 13篇血流
  • 13篇再灌注
  • 11篇细胞
  • 10篇心动图
  • 10篇微泡
  • 10篇微血管
  • 10篇超声心动图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8篇电图
  • 8篇靶向

机构

  • 5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6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市第一人...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京军区杭州...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91篇刘俭
  • 55篇刘伊丽
  • 39篇宾建平
  • 37篇查道刚
  • 17篇吴平生
  • 16篇陈小林
  • 16篇修建成
  • 15篇李崇信
  • 13篇王鹏
  • 13篇黄晓波
  • 13篇区文超
  • 12篇迟东升
  • 12篇谢志斌
  • 10篇吴爵非
  • 10篇冯金华
  • 9篇李琦
  • 9篇许顶立
  • 8篇罗义
  • 8篇张稳柱
  • 8篇谢晋国

传媒

  • 10篇第一军医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华超声影像...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临床超声医学...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第二届全国心...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异常T波量化预测1年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量化方法分析T波异常是否对其1年后预后有提示价值。方法对447例入选病例心电图进行了7种不同T波异常类型分析,对其1年后预后进行随访;并对每一种心电图异常(例如总T波异常导联数≥6)与患者1年后预后情况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的联合终点事件为在1年内各种原因的死亡或再发一次急性心衰(NYHA心功能4级,心功能分级由C期进入D期)。结果7种T波异常类型中,总异常T波导联数≥6(OR=2.197,P=0.015)和V4-6连续异常T波数≥2(OR=2.240,P=0.010)的患者与终点事件发生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全心衰(OR=4.658,P=0.011)和已发急性心力衰竭(NYHA4级,OR=1.612,P=0.019)同样提示有较高终点事件发生率,而服用倍他乐克(OR=0.458,P=0.013)具有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的作用。结论对于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T波进行量化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1年预后有预测价值。
任学文吴平生李崇信谢志斌陶红明刘俭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疾病预后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对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时缺血预适应的评价被引量:2
1997年
通过对15例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患者的冠脉内心电图(IC-ECG)与体表心电图(S-ECG)的对比分析,评价PTCA时的心肌缺血预适应。IC-ECG、S-ECG显示:①球囊第1次扩张时ST段分别上抬21.1±15.3和3.3±1.9mm;第2次扩张时上抬13.1±9.6和2.3±1.2mm;第3次扩张时上抬7.7±7.2和1.9±1.2mm;第4次扩张时上抬4.5±3.9和1.4±0.8mm。每次球囊扩张时IC-ECG与S-ECG上ST段抬高幅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5~0.001)。②IC-ECG及S-ECG所示ST段随扩张次数增加呈递减性抬高,第1次扩张分别与第2,3,4次比较P分别<0.05、<0.01、<0.001。结果表明:在PTCA时出现的胸痛逐渐减轻及递减性心肌缺血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与S-ECG比较,IC-ECG更能准确、直观反映球囊扩张时的缺血变化,对评价PTCA时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崇信侯玉清刘俭翁昌鸿贾满盈刘伊丽
关键词:预适应PTCA
快频率依赖性预激综合征致伪室早二联律室性融合波
1995年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心悸、头晕,加重一周入院。入院后多次ECG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均为入院后同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CM5、CM1的部分同步记录。 图1示当窦性心动周期P—P由800ms递减至600~580ms时,激发短阵WPW;而图2心率呈慢——快交替(P—P间期长——短交替),QRS即呈交替性WPW,酷似配对恒定的室性早搏二联律。图3为患者活动时心率明显增快(137bpm),QRS呈持续性WPW;在24小时DCG中夜间心率下降时未出现WPW,说明其产生WPW均与房率增加有关。
李崇信刘红刘美玉刘俭
关键词:室性融合波二联律预激综合征有效不应期
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序列靶向超声微泡结合对比超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序列靶向超声微泡结合对比超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声振法制备普通脂质微泡(MB),通过共价偶联的方法,将RGD肽序列连接在MB外壳,制备成靶向超声微泡(MBRGD).6只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4 d的裸鼠(模型组)和6只未接种HepG2细胞的正常裸鼠(对照组),经尾静脉弹丸式注射等量MB和MBRGD,两次注射间隔30 min.注射10 min后,分别行肿瘤和骨骼肌的对比超声检查,测量肿瘤和骨骼肌的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的声强度(VI),并对肿瘤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进行抗αvβ3-整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模型组注射MBRGD和MB后,肿瘤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分别显示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VI值分别为17.03±3.58和5.33±1.71,注射MBRGD后的VI值是注射MB的3.18倍(P<0.05).对照组注射MBRGD和MB后,骨骼肌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均无明显超声显影,VI值分别为3.10±0.48和2.90±0.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αvβ3-整合素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高度表达,而骨骼肌组织血管内皮却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应用MBRGD行对比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价肿瘤的新生血管,将有助于肿瘤性质的早期判断.
胡广全杨莉肖云彬谢佳佳吴爵非蔡晶晶刘俭廖旺军宾建平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新生血管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在再灌注心肌无复流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3 h后再灌注以前和3 h再灌注以后,有复流与无复流心肌的外周静脉血(PVB)和冠状窦静脉血(SVB)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性。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以前PVB和SVB中的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明显增高(P<0.001),提示血小板激活;3 h再灌注后心肌有复流和无复流组SVB中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P<0.001),心肌无复流组受体活性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说明心肌微循环内发生了血小板受体的消耗,意味着有血小板的聚集。结论心肌缺血可以激活血小板,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这与再灌注无复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冯金华赖文岩区文超刘俭宾建平刘伊丽
关键词:受体外周静脉血血小板功能
实验性顿抑心肌微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心肌顿抑时心肌微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制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不同阻断时间 (1 5min和 60min)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 ,在不同观察时间点静脉注射含全氟丙烷声振白蛋白微泡造影剂 ,采用二次谐波成像和间歇发射技术行心肌声学造影。由主动脉根部分别注射乙酰胆碱 (ACH)和硝酸甘油 (NG)后重复心肌声学造影 ,并计算用药后 /前二维超声上所示心肌灰阶峰值比值 (PVIR)和顿抑区与正常区心肌灰阶峰值比值的比值PVIRR。心肌标本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⑴LAD阻断 1 5min组再灌注早期NG PVIR和ACH PVIR明显减低 ,但分别在再灌注 60min和 1 2 0min时恢复至结扎前水平 ;⑵LAD阻断 60min组再灌注早期NG PVIR减低 ,至再灌注 1 2 0min时才恢复到结扎前水平 ,而再灌注期ACH PVIR明显减低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虽有逐渐回升趋势 ,但至再灌注 1 2 0min仍未恢复至结扎前水平 ;⑶两组PVIRR的变化与PVIR一致 ,唯恢复稍慢 ;⑷LAD阻断 1 5min组心肌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结构未见明显改变 ,而LAD阻断 60min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内皮细胞间连接间隙稍增宽。结论 顿抑心肌微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缺血时间较长则还有微血管结构改变 。
罗义刘伊丽查道刚黄晓波刘俭
关键词:心肌顿抑心肌再灌注内皮细胞心肌声学造影微血管结构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肥厚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LVH)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和A·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FV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伴LVH和无LVH患者静息时的A、β和A·β值均增高,尤以伴LVH者增高更明显;而应用双嘧达莫后它们增加的幅度明显减少,A、β比值以及CFVR显著降低,LVH患者降低更明显;A和A·β与LVM和LVMI显著相关(P<0.01)。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和A·β值增高,A比值和CFVR下降,A和A·β值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正相关(P<0.01),CFVR与DBP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LVH患者的静息心肌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能力明显受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减少,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LVH时应考虑存在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MCE对诊断高血压微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迟东升刘伊丽王鹏陈小林刘俭谢志斌李琦区文超修建成查道刚吴平生许顶立
关键词:左室肥厚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超声心动图
评定两种临床测量方法一致性的研究之二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针对绝对误差的情况,在系统误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利用置信带线来比较两种临床测量仪器(方法)的测量一致性,并确定其应用方法。
张美超刘俭朱代谟
关键词:一致性心脏病
心包积液定量诊断的动物实验研究——心包积液量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与开胸的犬所制作实验性心包积液动物模型相结合,比较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液性暗区宽度与心包腔内所注入液体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一简便而又准确的定量诊断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选用狗(15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心包积液动物模型,研究心包积液量与超声心动图液性暗区宽度的关系。结果:动物实验表明:1.超声心动图R、L、A心包积液液性暗区宽度及舒张末期(R+L+A)/3与心包积液量间均旱正相关,但A值与心包积液量不符合线性关系;2.液性暗区宽度,以A区最宽。结论:动物实验发现:1.(R+L+A)/3与心包积液量呈线性正相关,可以通过检测R、L、A的值,计算(R+L+A)/3的值,参考线性方程来初步估算患者的心包积液量,定量诊断心包积液。为临床定量诊断心包积液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2.心尖区液性暗区最宽,从剑突下进针穿刺心包腔引流积液比较安全、有效。
吴焱贤吴赛珠卢吉灿林春水鲁峰陈江刘俭
关键词: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动物实验
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法成功建立了犬的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静脉注射hk2a前后不同时间段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k2a能够在给药后即刻即显增加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室射血分数(P<0.05),其作用时间持续30min以上(P<0.05)。与西地兰组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结论新型hk2a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犬的左心功能。
欧阳平谢晋国刘俭肖文星刘彦波王磊梁东王永华许顶立刘伊丽徐安龙
关键词:海葵正性肌力药物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