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多普勒血流
  • 3篇血流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血...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亚临床
  • 2篇直肌
  • 2篇绒毛结节性
  • 2篇绒毛结节性滑...
  • 2篇色素沉着
  • 2篇色素沉着绒毛...
  • 2篇色素沉着绒毛...
  • 2篇体重
  • 2篇皮瓣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色素沉...
  • 2篇结节
  • 2篇颈动脉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刘俭
  • 4篇王晓敏
  • 4篇田京发
  • 3篇张晶
  • 2篇唐军
  • 2篇苏琴
  • 2篇李振彩
  • 2篇章亚东
  • 2篇陈越秀
  • 2篇胡晓娟
  • 2篇宋慧锋
  • 2篇杜领娣
  • 1篇董莹
  • 1篇杨姝杰
  • 1篇皮裕琍
  • 1篇郭青
  • 1篇孟娟娟
  • 1篇张轶超
  • 1篇胥幸刚
  • 1篇孙金烈

传媒

  • 4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超声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探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最大血流速度。结果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放射性溃疡腹直肌肌皮瓣
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指导健康体检实践。方法收集女性体检人群835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中内膜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指标并分为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组、粥样斑块形成组、中内膜增厚或粥样斑块形成组,比较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腰围、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均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且随着危险水平的上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持续上升;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增加。增龄、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及糖尿病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和高LDL—C、低HDL—C是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114.35、16.66、12.23、8.40,P〈0.05),其中增龄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强。结论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基本一致;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适用于45岁以上体检人群的筛查;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危险为多因素、多层次,早期干预应多方位、多元化。
刘俭田京发王晓敏苏琴
关键词:动脉硬化颈动脉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9例膝关节PVNS的MRI、超声及X线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9例PVNS均为弥漫型,病理特征为滑膜增厚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有丰富的血管和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滑膜增厚:MRI(19/19),超声(19/19),X线(0/19);关节积液:MRI(19/19),超声(19/19),X线(6/19);关节内软组织结节:MRI(19/19),超声(19/19),X线(11/19);关节内脂肪垫受侵:MRI(12/19),超声及X线(0/19);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MRI(9/19),超声(3/19),X线(0/19);软骨或骨受侵:MRI(11/19),超声(3/19),X线(5/19)。结论:MRI较X线及超声更能敏感显示PVNS对关节内外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及范围,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刘俭张轶超杨姝杰章亚东孙金烈唐军
关键词:膝关节放射摄影术
高频超声观察腹直肌内动脉对转移肌皮瓣手术的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扫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最大血流速度。结果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症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放射性溃疡肌皮瓣腹直肌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变化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评价超声诊断PVNS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膝关节PVNS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9例PVNS均为弥漫型,病理特征为滑膜增厚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有丰富的血管和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超声显示病变关节内有不同程度积液;滑膜增厚并有结节状隆起或互相形成较大肿块,其回声为低、中或高回声;CDFI示滑膜内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部分可见骨质及周围组织侵蚀性改变。结论:超声诊断PVNS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筛检方法。
刘俭张虹张晶章亚东胥幸刚赵敏唐军
关键词:超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变化规律,分析DR病程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1例糖尿病患者(62眼)和14例正常对照者(19眼)的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同时行眼部检查,记录病史、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数值。结果:CRA的PSV、EDV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减降低,RI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10例,20眼)、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组(11例,22眼)、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10例,20眼)中,CRA的PSV、EDV、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明显增加,BDR组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7%(7/41例),PDR组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为73%(11/15例)。BDR、PDR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NDR组;PDR组中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NDR、BD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发生变化,血流参数的变化可以动态监测视网膜病变的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以及是否有周围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郭青李振彩皮裕琍刘俭董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
体检流程对数据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进餐前后、排尿前后健康体检受检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测值的变化,探讨体检流程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受检者518名(第一组)、533名(第二组,需憋尿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或子宫附件者),分别测量进餐前后、排尿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WC,观察测值的变化规律。在两组中分别随机选择80、83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体检中安排进餐或排尿与测量血压、BMI、WC的先后顺序。网上调查体检中心52家,统计各家测血压、BMI、WC的工作流程。结果第一组,男女餐后SBP、DBP均下降(P〈0.05),40岁以上者血压变化显著(P〈0.05);餐后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下降2.41%、2.22%(P〈0.05),餐后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分别增加1.35%、0.97%、1.93%(P〈0.05)。第二组,排尿后女性SBP、DBP、WC、BMI均下降(P〈0.05),男性无明显变化。女性随年龄增加,排尿后血压下降更加明显(P〈0.05);按SBP、DBP统计,女性排尿后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下降5.59%、4.46%(P〈0.05);以WC为判断依据,女性排尿后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下降5.83%(P〈0.05);以BMI为判断依据,女性排尿后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下降了2.86%、1.88%(P〈0.05)。调查52家体检中心,在采集ⅡlL压、BMI和WC数据时,要求受检者餐前占5.8%、餐后占9.6%、餐前或餐后均可占88.5%;均未提及采集上述数据与排尿的先后关系。调查163位受检者,对采集血压、BMI和WC数据的安排,在餐前还是餐后持无所谓态度的占80%,在餐前、餐后各占5%、15%;均认为采集上述数据与排尿与否无关系。结论进餐、排尿明显影响血压、BMI、WC测值,体检中心及受检者对这种影响认识不足。体检中心如不�
田京发王晓敏刘俭苏琴
关键词:体格检查血压体重指数腰围
彩色多普勒血流定量法及其在急性附睾炎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李振彩刘俭
关键词:附睾炎分数维
县乡中青年男性干部日常计步运动量与体重超标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县乡中青年男性干部日常步行活动量与体重超标的关系,为开展体重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择136名县乡中青年男性干部,体检时测量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肥胖度,依平日生活方式,佩戴计步器测量其日步行运动量(步/d)连续7d,比较步行运动量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同时问卷调查观察对象日常运动的方式。结果在136名研究对象中,步行运动量Ⅰ-Ⅱ级占58%,步行运动量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肥胖度呈负相关,步行运动量达到Ⅲ级时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在日常体力活动中,参与健身锻炼的人仅占7%。结论步行运动量与体重超标密切相关,将步行运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该群体的体重超标状态。
田京发王晓敏刘俭周平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对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聚集数目及聚集方式与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更多信息。方法整群抽取3个事业单位女性体检人群835例,按照ATPⅢ标准定义MS。按年龄分组为25岁~、45岁~、65岁~;根据MS五个组分的聚集数目分为0、1、2、3、4、5组;再按照MS组分不同聚集方式分为16组;对上述各组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中内膜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指标,比较MS各组分,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数目及不同的聚集方式对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MS总患病率27.8%,五个组分异常率分别为中心性肥胖69.3%,高血压31.0%,高密度脂蛋白胆圊醇减低31.0%,高三酰甘油血症21.4%,高血糖18.1%。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致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最强。随着组分聚集数目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不同程度增加,与0个组分相比,分别具有1、2、3、4、5个组分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0个组分的1.4倍、2.0倍、3.4倍、5.7倍及7.1倍;MS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常见的聚集方式为含有中心性肥胖组分与其他各组分的聚集。结论MS每一组分均是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组分聚集数目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风险成算术级别增加;M5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显著影响。
刘俭田京发王晓敏孟娟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