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强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孔结构
  • 3篇氧化硅
  • 3篇气凝胶
  • 2篇活性炭
  • 2篇二氧化硅
  • 2篇沉淀法合成
  • 2篇储氢
  • 1篇动力学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多孔
  • 1篇多孔材料
  • 1篇液相
  • 1篇织构
  • 1篇酸性
  • 1篇配合物
  • 1篇氢气
  • 1篇热力学
  • 1篇锌配合物
  • 1篇麻杆
  • 1篇介孔

机构

  • 7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刘国强
  • 6篇杨儒
  • 6篇李敏
  • 3篇韩磊
  • 2篇冯凌
  • 1篇郝新敏
  • 1篇张建春
  • 1篇张华
  • 1篇刘元斌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沉淀法合成三硅酸镁粉体的孔结构及吸附性能被引量:8
2010年
以Na2O.nSiO2和Mg(NO3)2为原料,经沉淀法合成得到三硅酸镁。采用BET、吡啶吸附和亚甲基蓝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加料顺序和不同活化方法对样品孔道结构、表面酸性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滴定顺序对样品的表面织构有明显影响,Mg(NO3)2溶液滴入Na2O.nSiO2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微孔材料,主要为3 nm以下的微孔,比表面积达568.93 m2/g,孔容为0.3524 cm3/g;Na2O.nSiO2溶液滴入Mg(NO3)2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大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79.40 m2/g,孔容为0.8350 cm3/g;各样品孔径均呈多峰分布;煅烧和酸化均可提高样品的表面酸量;各样品的亚甲基蓝吸附量与表面织构规律并不完全相同,表明孔道结构并不是影响样品吸附性能的唯一因素,酸活性位点的数量、强弱以及种类对样品的吸附性能均有一定影响。
冯凌李敏刘国强韩磊杨儒
关键词:孔结构酸性
对苯二甲酸-锌配合物孔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以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反应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出结构稳定的对苯二甲酸-锌配位化合物(MOF-L)。并采用XRD、TG、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OF-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孔径分布均呈双峰型,孔结构主要由孔径小于1nm的微孔和少量1.5~2.0nm的超微孔组成,且小于0.7nm的极微孔丰富;其表面在极微孔和超微孔范围存在两种吸附位。300℃煅烧的样品,Langmuir比表面积和单点总孔容分别为1243m2·g-1和0.46cm3·g-1,在77K、1.0bar时的储氢容量为1.3wt%。400℃煅烧后,骨架扭曲坍塌,Langmuir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储氢容量分别下降为1113m2·g-1、0.43cm3·g-1和0.8wt%。
杨儒刘元斌刘国强李敏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MOF-5孔结构储氢
共沉淀法合成三硅酸镁及其微观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由Na2O.nSiO2和Mg(NO3)2经沉淀法合成了三硅酸镁,用450℃煅烧或酸化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改性.采用XRD、IR、TG/DTA和BET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原料加入顺序、酸化和煅烧过程对样品的结晶度和表面织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滴定顺序和不同活化方法制得的样品均为非晶态物质.TG/DTA分析显示不同滴定顺序样品的组成相同.pH对样品的表面织构有明显的影响.BET分析表明,Mg(NO3)2滴加入泡花碱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微孔材料,以1~3nm和0.7~0.9nm的微孔为主,比表面积达568.93m2.g-1,水合硅酸镁含量较高.泡花碱滴加入Mg(NO3)2合成的样品为大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79.40m2.g-1,水合硅酸镁含量降低.煅烧和酸处理增加样品的结晶度,减少样品比表面积,并改变样品的孔径分布.煅烧使中孔含量增加,形成中孔材料.酸处理使Mg2+被H+取代,表面形成硅羟基基团,材料以中孔为主.
冯凌李敏刘国强韩磊杨儒
关键词:孔道结构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结构及液相吸附行为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溶胶-凝胶、CO2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块状SiO2气凝胶。改变液态CO2萃取循环压力,得到不同孔径和孔径分布的SiO2气凝胶。对样品进行了液氮物理吸附测定,并采用密度函数理论,Alpha-s(αs)和Dubinin-Radushkevich方法对材料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样品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升高循环压力,可使SiO2气凝胶的平均孔径变小、孔径分布变窄;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随循环压力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6.5MPa时达到最大。对吸附热力学过程的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SiO2气凝胶对MB的吸附过程,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刘国强杨儒李敏
关键词:二氧化硅气凝胶热力学动力学
介孔氧化硅气凝胶和微孔活性炭的制备、织构及氢气吸附性能
多孔材料具有密度小、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对气体有选择性透过作用的特点,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材料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重要的吸附与分离材料,多孔材料的微观孔结构以及表面形态等织构特性对...
刘国强
关键词:多孔材料气凝胶活性炭介孔氧化硅
文献传递
汉麻杆基活性炭表面织构与储氢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以天然汉麻杆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的方法改变活化时间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且对其表面进行硝酸氧化处理.研究活性炭表面化学状态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77K低温氮气吸附和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在77K、100kPa的条件下测定样品的氢气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435.93—3240.95m^2·g^-1)和总孔容(1.3—1.98cm^3·g^-1),且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5h达到最大值,之后由于骨架坍塌有所减小。所有样品的孔径分布较为一致呈多峰型分布,主要以小于2nm的微孔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中孔和大孔。活化3.5h样品的吸氢量最大,达到3.28wt%。研究发现,吸氢量受比表面积和孔容等参数影响较大,77K下不仅小于2nm的微孔对活性炭吸氢行为贡献较大,中孔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样品经硝酸氧化处理后,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而氢气吸附量也有所降低。
韩磊杨儒刘国强李敏张建春郝新敏张华
关键词:活性炭孔结构储氢
CO2超临界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
SiO2气凝胶是一种分散介质为气体,固体相和孔隙结构均为纳米量级的多孔非晶态固体凝胶材料.以正硅酸乙酯(TEOS)、无水乙醇(EtOH)和去离子水为原料,以盐酸和氨水分别作为水解和缩聚反应催化剂,摩尔比为TEOS:H2O...
刘国强杨儒李敏
关键词:气凝胶超临界干燥二氧化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