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鲮鱼
  • 7篇养殖
  • 7篇露斯塔野鲮
  • 5篇淡水
  • 5篇鱼类
  • 5篇人工繁殖
  • 5篇繁殖
  • 4篇养殖鱼
  • 4篇养殖鱼类
  • 4篇食性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发育
  • 4篇麦瑞加拉鲮
  • 3篇淡水养殖
  • 3篇杂食
  • 3篇麦瑞加拉鲮鱼
  • 3篇混养
  • 3篇家鱼
  • 2篇淡水养殖鱼类
  • 2篇杂食性

机构

  • 18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8篇刘家照
  • 7篇林礼堂
  • 6篇叶星
  • 6篇谢刚
  • 5篇钟海浪
  • 3篇洗炽彬
  • 3篇张跃
  • 3篇朱新平
  • 3篇夏仕玲
  • 1篇钟观运
  • 1篇冼炽彬
  • 1篇罗志腾
  • 1篇谢刚

传媒

  • 9篇淡水渔业
  • 3篇水产科技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南海研究与开...
  • 1篇珠江水产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2篇1985
  • 1篇1984
  • 1篇1983
  • 1篇198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振奋人心的历史性时刻:四十年前第一批人工繁殖鲢、鳙鱼苗诞生纪实
1998年
刘家照
关键词:家鱼鲢鱼苗人工繁殖
麦瑞加拉鲮与鲮的养殖效果及抗寒能力和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5
1999年
叶星刘家照
关键词:麦瑞加拉鲮抗寒混养
外源DNA对鲮鱼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朱新平刘家照夏仕玲张跃林礼堂
关键词:外源DNA显微注射鲮鱼鲤鱼乙酰胆碱酯酶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胚胎发育与水温的关系被引量:2
1985年
关于鱼类胚胎发育与水温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水产科学工作者曾作过不少研究工作。国外如A.Thomopoula(1954)在玉筋鱼卵上,T.A.杰特拉弗和A.C.金兹堡在鲟鱼卵上,U.Lieder(1953)在鲤鱼卵上,Ljubitzky(1953)和F.R.Hayes(1953)分别在鲑鱼卵上都进行过研究。国内如庞诗宜(1961)在金鱼卵上,钟麟等(1965)在鲢鱼卵上,林华英在鲤鱼卵上,郭永灿在草、鲢鱼卵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谢刚刘家照林礼堂钟海浪
关键词:鱼卵露斯塔野鲮水温胚胎发育产科学鲑鱼
十年来广东淡水渔业的发展
1990年
刘家照钟观运
关键词:淡水渔业池塘渔业渔业资源天然水域人工增殖
露斯塔野鲮当年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的观察被引量:7
1989年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国家淡水养殖主要鱼类之一。1978年引进我国,1981年在我国人工繁殖成功。 Alikunhi报道野鲮摄食植物碎屑、浮游藻类和泥沙等。但对当年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还未见有系统的报道。为探索野鲮在我国的养殖方式,更好地发展其养殖,作者对该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的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
谢刚刘家照林礼堂钟海浪
关键词:露斯塔野鲮发育食性
露斯塔野鲮与鲮鱼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1983年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比鲮鱼(以下简称土鲮)生长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生产潜力大、深受生产者欢迎的淡水养殖鱼类。初步品尝认为野鲮肌纤维较粗,鲜味逊于土鲮。为探讨其原因以及进行营养学的评价,作者于1982年对野鲮和土鲮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
刘家照谢刚林礼堂钟海浪
关键词:露斯塔野鲮鲮鱼营养成分淡水养殖鱼类营养学肌纤维
大口黑鲈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被引量:7
1990年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洲的淡水河湖中,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快,病害较少,容易饲养。在一般情况下,养殖一周年体重可达0.6~0.8公斤,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 1984年广东省引进该鱼进行试养。1987年3~4月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经过催产,自然受精与孵化,获得了一批鱼苗。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刘家照冼炽彬叶星林波
关键词:大口黑鲈人工繁殖胚胎发育
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 mrigala)人工繁殖试验
1990年
麦瑞加拉鲮鱼(以上简称麦鲮)是南亚次大陆国家传统的养殖鱼类之~。1982年自国外引进珠江水产研究所。麦鲮为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快,个体较大,易养殖。在池塘中混养净亩产可达50—100公斤。麦鲮的人工繁殖,在南亚次大陆国家已获成功。为了使麦鲮迅速地在我国繁衍并发展其养殖,作者于1985—1986年进行了麦鲮人工繁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综述如下。
叶星刘家照洗炽彬
关键词:人工繁殖鲮鱼养殖鱼类杂食性混养
全文增补中
鲤鱼DNA对鲮鱼耐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1996年
用常规显微注射法将鲤鱼总DNA注入鲮鱼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培育成鱼种。以自然降温方式及人工降温方式测试并比较了实验组鲮鱼与正常鲮鱼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鲮鱼的耐寒能力优于正常鲮鱼,但改善是有限的。
朱新平刘家照夏仕玲张跃林礼堂
关键词:鲤鱼DNA显微注射鲮鱼耐寒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