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希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致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车祸致胸部外伤1 d"于2012年8月3日收入院。患者因车祸当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及腹胀。行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诊断: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胸部外伤;创伤性湿肺;多发肋骨骨折。
- 刘小希李海洋李滨薛玉国张宏家
- 关键词:外伤
- 炎症反应在主动脉瘤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指由于主动脉壁降解,血管壁对高管腔内压力抵抗力进行性下降,最终导致血管腔直径扩张,超出正常的50%。AA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发现其发生常伴随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通过炎症反应导致AA的发生并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现就炎症反应在AA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刘小希刘欧张宏家
- 关键词:炎症反应主动脉瘤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血管腔内主动脉壁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小鼠动脉瘤模型,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来源,及其在主动脉瘤的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共培养两组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通过荧光明胶酶染色观察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探讨活化血小板诱导巨噬细胞释放MMP的作用。(2)利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建立升主动脉瘤模型。选择APOE-/-小鼠27只,分为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阴性对照组(n=10)。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II并抑制血小板活化,阳性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II,阴性对照组给予0. 9%氯化钠溶液代替血管紧张素II诱导。利用小动物超声定期测量小鼠主动脉直径。构建模型后处死小鼠,取小鼠主动脉标本比较各组间主动脉瘤形成率,并进行MMP2、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探讨MMP的来源,以及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MMP表达。结果:(1)荧光明胶酶染色显示:活化血小板可以促进巨噬细胞释放MMPs,并加强MMPs活化程度。(2)阴性对照组小鼠无主动脉瘤发生;阳性对照组有9只小鼠发生动脉瘤(n=15),主动脉瘤发生率为60%;实验组组有2只小鼠发生动脉瘤(n=15),主动脉瘤发生率为13%,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与实验组小鼠主动脉最大直径分别为(2. 247±0. 28) mm和(1. 353±0. 05) mm,主动脉重量分别为(28. 20±4. 9) mg和(14. 32±4. 8) m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小鼠主动脉标本行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小鼠主动脉壁巨噬细胞浸润与阳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MMP2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小鼠主动脉壁的MMP2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抑制血小板活化可以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并抑制巨噬细胞源性MMP2的表达,抑制主动脉瘤的发生。结论:抑制血小板活化可以抑制巨噬细胞�
- 黄琦刘欧刘小希董然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主动脉根部瘤
- 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蛋白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分别扩增MSC和EPC。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MSC和EPC的增殖能力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能力,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SC免疫原型以鉴定MSC;细胞吞噬功能特异性地摄取Dil-ac-LDL及FITC-UEA-1,并结合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鉴定EPC,并计算其纯度。结果表明,经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在早期贴壁细胞24 h换液时即可见明显集落形成,8 d后达80%融合,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排列;2次贴壁细胞经EGM-2MV培养基培养,第3天开始伸展,约8 d可融合近80%,细胞呈多角形,出现条索状结构;2种细胞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均在90%以上,传至第2代后,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生长d 3至d 5时光密度值变化较明显;MSC G0-G1期为(93.32±1.65)%、EPC G0-G1为(93.05±1.95)%,2种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早期贴壁细胞FCM检测CD90、CD44阳性率为(99.7±1.12)%、(99.1±2.33)%;CD14、CD45、CD79a阳性率分别为(4.8±0.38)%、(6.8±0.49)%及(0.4±0.08)%,经体外诱导能够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鉴定为MSC;2次贴壁细胞传至第2代经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82.1±3.4)%,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2)%、(64.7±4.3)%及(43.5±1.5)%,鉴定为EPC。结论:应用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筛选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MSC,2次贴壁细胞经纤连蛋白预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体外诱导可培养出增殖能力较强的EPC,为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 辛毅刘小希赵伟刘飒刘飒李娜许秀芳黄益民罗毅
- 关键词:差速贴壁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
- 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并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及AFEQT量表,对233例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组。女性患者、症状负荷越重、近1年因心房颤动急诊就诊次数越多、医疗报销比例越低、正接受华法林治疗,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显著受损的主要因素。结论: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受损。性别、症状负荷、近1年因心房颤动的急诊就诊次数、医保类型与正接受华法林治疗,是现阶段影响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该采取并加强相应的措施及治疗以提高房颤患者生活质量。
- 汪京嘉杜昕李玲孙星河刘小希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外伤致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1例
- 患者车祸当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腹胀.行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胸腹部外伤的病人,伴有胸痛、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时,要警惕发生主动脉损伤的可能。通过增强CT...
- 刘小希李海洋李滨薛玉国张宏家
- 关键词:动脉瘤临床病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