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汉
- 作品数:165 被引量:1,800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莱阳凹陷烃源岩石油包裹体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用高倍荧光显微镜精细观察,在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中发现比较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它们主要分布在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其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和无定型干酪根的优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为生烃潜力很好的烃源岩:TOC=1.14%~3.00%,S1=0.16~0.83mg/g,S2=4.45~22.8mg/g,IH=390~671mg/g;样品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普遍具有植烷优势,Pr/Ph=0.25~0.43,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4-甲基甾烷C2782℃、埋深>2800m的重要生烃-排烃作用。烃源岩中石油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源岩的生烃-排烃现象,而且揭示了地质历史中流体的性质和生烃-排烃条件,为本区油气的勘探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 刘洪营刘德汉王峰曾庆辉肖贤明甘华军田辉
- 关键词:均一温度有机地球化学胶莱盆地
- 江苏句容-黄桥地区有机包裹体形成期次和捕获温度、压力的PVTsim模拟计算被引量:37
- 2005年
- 据流体包裹体显微镜观测和石油包裹体群的气体色谱和全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句容和黄桥地区三叠系和下二叠系地层中的石油包裹体明显不同,句容地区三叠系灰岩储层中的石油包裹体的个体较大,在透光下为黄色-棕黄色,荧光显微镜下发亮黄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 C_1/C_(2-5)比值较低,液态烃中三环萜皖、五环三萜烷和规则甾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而句容和黄桥地区下二叠系石油包裹体比较细小,发黄色-黄绿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 C_1/C_(2-5)比值较高,液态烃中均难检测到甾萜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观测资料与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 PVTsim的模拟计算结果:句容地区三叠系储层的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 Tr=107.9℃,捕获压力 Pr=289bar,约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0~83Ma)充注成藏。句容地区下二叠深灰色灰岩中分布的油包裹体的捕获温度 Tr=123℃,捕获压力 Pr=305.95bar,反映白垩系晚期还有一期温度比较高的含烃流体充注的现象。黄桥地区在含 CO_2气藏的下二叠系存在有交切关系的,黄色和黄绿色两种荧光性质不同的石油包裹体,前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 Tr=97.3℃,捕获压力 Pr=184.75bar,后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 Tr=145.5℃,捕获压力 Pr=220.05bar,分别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5~90Ma)和白垩纪末期(65~60Ma)有含烃流体运聚现象。但是,由于在白垩纪末-第三纪的抬升作用阶段,油气大量散失,因此在喜山期大量无机 CO_2充注成藏时期,储层中已不含烃类流体。
- 刘德汉宫色刘东鹰曾庆辉肖贤明田辉申家贵李贤庆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生物标志物
-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有机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 1996年
-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富含有机质,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矿床中的有机质处于未成熟阶段或低级成熟阶段,其分布受中轴断裂带的控制,有机质为海相、陆相的有机沉积物,生物标志显示盆地第三纪成矿为裂谷构造环境。沿中轴断裂产生的含矿热液使有机质发生热裂解,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有机质消耗形成还原条件,产生大量的H2S,导致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富集;部分有机质的吸附作用,与硫酸盐、氯化物一起沉积,形成盐矿,晚第三纪成矿温度的下降,生物的还原作用,形成油气、煤。
- 陈广浩尹汉辉楚颖刘德汉
- 关键词:有机质形成环境成矿作用矿床成矿温度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中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的PVTsim模拟被引量:29
- 2002年
- 应用传统的方法求取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存在许多问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PVTsim软件已广泛应用于计算含油气盆地中液态烃包裹体的捕获压力,然而利用该软件计算缺乏液态烃包裹体的天然气藏储层中包裹体的捕获压力的文章尚未见报道。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砂岩中次生盐水包裹体进行有关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VTsim软件对该类包裹体捕获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包裹体的最小捕获压力为16~21MPa,并有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趋势,而且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远小于深盆气藏形成时的静水压力,这一特征与深盆气藏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相一致。
- 米敬奎肖贤明刘德汉申家贵
- 关键词:上古生界储层包裹体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藏
- 青藏高原聂格剖面东巧地段侏罗系海相浊积灰岩油气的意义被引量:1
- 1990年
- 采自聂拉木—格尔木剖面三叠-侏罗系海相碳酸岩所作的一系列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东巧地区的浊积灰岩是好的油气源岩。抽提物含量高于4000ppm,HI347,C_(有机)1.75%,T_(max)433℃,R°1.09%,H/C(原子比)1.08。这种浊积灰岩的有机质具有多种组分:无定形(77%),壳质组(7%),镜质组(15%),惰质组(1%),并发现油气形成及运移具多阶段性,这可能与火山及热液作用有关。
- 贾蓉芬陈南生刘德汉申家贵
- 关键词:侏罗纪海相浊积灰岩
- 茂名油页岩中生物输入的标志化合物被引量:59
- 1985年
- 我国油气的绝大部分产自东部地区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合油气盆地,其沉积环境多为陆相,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较丰富,介质条件以淡水一半咸水为主。在这方面茂名油页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而深入研究其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有机输入模式,对建立适用于我国油气勘探的分子有机地化参数以及发展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傅家谟徐芬芳陈德玉刘德汉胡成一贾蓉芬徐世平A.S.BrassellG.Eglinton
- 关键词:油页岩沉积环境
- 利用全岩热模拟方法研究海相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08年
- 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地质条件下烃源岩的生排烃情况,采用块状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并运用生烃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其生烃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开始排烃的时间略晚于开始大量生烃的时间,排烃持续时间长于生烃期。而不同的升温速率对大量生烃期、生烃率及排烃效率均有影响。川东北地区下二叠统海相烃源岩在晚三叠纪(220Ma)进入主生烃期,晚侏罗纪中期(160Ma)主生烃期结束;在晚三叠纪(218Ma)进入主排烃期,晚侏罗纪中期(155Ma)排烃期结束。
- 田静王云鹏刘德汉卢家烂李永新
- 关键词:海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生排烃
-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被引量:58
- 2000年
- 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煤和煤岩显微组分样品进行煤成油、成气的模拟实验、Rock-Eval热解、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测定,提供了不同热演化阶段各类煤样的气态烃、轻烃、氯仿沥青A、液态烃和总烃产率数据和曲线。综合研讨了煤的成油和成气规律及煤岩组成、热演化程度等对油气产率和产物组成的影响,并通过新疆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煤成油气田样品的分析测定与各类煤岩样品生油生气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提出了烟煤阶段煤成油气的评价指标和方案.
- 刘德汉张惠之戴金星盛国英肖贤明孙永革申家贵
- 关键词:煤成烃
- 鄂尔多斯盆地晚白垩世以后是否存在构造热事件?被引量:5
- 2000年
- 比较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上三叠统延长组二段和五段以及下侏罗统延安组等五套地层中岩石反射率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发现上述五套地层的演化具有共同特点,即在晚白垩世以后,地层的热演化与埋藏深度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显示了有其它的热源影响和控制盆地的热演化。岩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岩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时期有热流体侵入。结合盆地古地温场和基底构造特征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在晚自垩世以后即燕山晚期到喜马拉雅早期可能发生过构造热事件。
- 王云鹏耿安松刘德汉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晚白垩世地质事件热异常烃源岩
-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烃类的遥感探测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了鄂尔多斯盆地地表烃类的遥感探测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由于烃类微渗漏造成的“褪红”、粘土矿化、碳酸盐化及热惯量和地温异常等地表异常标志的成分特征与光谱响应。发现油区土壤具有典型“褪红”蚀变、粘土矿化与碳酸盐化的成分特征,“褪红”蚀变可造成油区土壤TM1/3 和TM2/3 的增高,粘土矿化和碳酸盐化可造成油区土壤TM5/7 增高。利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从TM 图象中提取出本区烃类综合蚀变信息。指出了乌审旗—榆林北、伊金霍旗—准格尔—神木、靖边—横山—乌审旗—盐池和环县—吴旗—延安等四个异常区。这些地表烃类异常区( 带) 与已知油气田和现有勘探结果具有较高的空间吻合率。
- 王云鹏耿安松刘德汉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遥感图像烃类异常遥感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