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波 作品数:33 被引量:35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河北省黄骅市三个重点蝗区两个时段土壤湿度的遥感提取 被引量:4 2006年 蝗灾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蝗灾爆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位于河北省黄骅市境内的3个重点蝗区——黄灶、杨官庄和藤南大洼为监测样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MODIS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提取2002年(东亚飞蝗大发生年)秋蝗产卵期到夏蝗孵化期间的土壤湿度信息以及2004年(东亚飞蝗轻为害年)相同时段的土壤湿度信息,发现蝗灾大爆发年份的土壤湿度明显低于轻发生年份,在秋蝗的产卵期(9—10月)和夏蝗的孵化期(3—5月)差异尤为明显。 刘振波 倪绍祥 查勇 葛云健关键词:蝗灾 遥感 MODIS 土壤湿度 基于高分一号WFV影像的随机森林算法反演水稻LAI 被引量:15 2018年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以江苏省东台市水稻田为研究区,基于多时相高分一号WFV影像提取的水稻植被指数数据,结合样区同步测量的不同生长期水稻叶面积指数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研究区水稻LAI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反演的研究区水稻LAI与实测验证值相关性较好,R2达到0.88,RMSE仅为1.03,能准确反映研究区水稻LAI生长季的变化趋势,不同时段LAI测量值与反演值相对误差均值为15%,且GF-1WFV影像对研究区水、路网的分辨能力较高,总体上适用于农田LAI的反演。 刘振波 邹娴 葛云健 陈健 曹雨濛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16 2006年 土壤水分是陆地表面参数化的一个关键变量,土壤水分含量随时空的分布和变化对地—气间的热量平衡、土壤温度及农业墒情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常规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采样速度慢、代表性差,无法实现大面积土壤水分的实时动态监测。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是目前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沿和难题之一。为此,阐述了土壤水分遥感信息模型方法,并对各方法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优缺点做了评述。 张灿龙 倪绍祥 刘振波 陈健关键词:土壤学 土壤水分 遥感 信息模型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2010年 利用田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前期土壤含水量对两种红壤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和产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含水量越高,两种土壤都是产流越快,达到稳定径流和入渗的时间越短。低含水量区(干态和稍干),两种土壤的径流系数和入渗率都与降雨时间呈线性关系,并在60 min内达不到稳定。高含水量区(稍湿和湿态),两种土壤的径流系数、入渗率及产沙速率与降雨时间关系都符合Boltzmann(玻耳兹曼)方程;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稍干态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干态下的产沙速率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并都维持在较低水平;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干态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稍干态下的产沙速率随着模拟降雨的进行而大致以线性关系增大。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两种土壤坡地累tk积入渗量都越小,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分的比率亦越小。 张向炎 史学正 于东升 王洪杰 刘振波 张文太关键词:红壤 产流 产沙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绿地信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基于多种遥感提取算法对高空间分辨率IKONOS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地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验证数据分别对各算法信息提取精度进行评价,最后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信息自动提取算法进行分析讨论。 刘振波 陈瑞萍 赵晓慧关键词:高空间分辨率 遥感影像 城市绿地 冠层集聚指数对水稻LAI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以江苏东台水稻试验区为研究样区,利用植被冠层分析仪器TRAC测量水稻不同生长期冠层集聚指数(clumping index,简称CI),结合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简称LAI)测量仪器LAI-2200和LI-3000C同步测量研究样区水稻有效叶面积指数与真实叶面积指数,分析水稻不同生长期集聚指数的变化及对LAI的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冠层集聚指数测量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幼苗期水稻冠层叶片整体上随机分布,集聚指数值为0. 97,到孕穗期水稻冠层集聚特征逐渐明显,集聚指数逐渐降低到0. 84,之后集聚指数值又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0. 92;通过分析经集聚指数校正后的水稻LAI值与LI-3000C测量值发现,经校正后的LAI值精度总体得到了有效提高,尤其在水稻生长中期(分蘖期至扬花期)的校正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由23%提高到11%。 刘振波 葛海啸 葛云健 陈健 曹雨濛关键词:水稻冠层 叶面积指数 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以小兴安岭五营林区为例 被引量:7 2015年 以中国东北小兴安岭五营林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BRDF遥感模型参数产品数据,首先利用4-Scale模型建立查找表计算像元尺度上各组分比例,估算研究区森林乔木冠层反射率,然后利用冠层反射率数据,获取研究区3种常用森林冠层植被指数,最后基于植被指数与实测叶面积指数构建研究区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并选取最优模型实现研究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冠层LAI遥感反演模型中,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simpleratio,SR)构建的二次多项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且反演精度比未考虑背景反射影响的SR反演模型精度有较大幅度提高,模型决定系数由0.58提高至0.54;反演获取的研究区冠层LAI在2.38~12.67,平均值6.52,LAI值在阔叶林区域相对较高。 刘振波 刘杰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MODIS BRDF OEPIS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处理与空间定位信息有关的事务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系统功能也日益得以显现。实用化是地理信息技术... 刘振波文献传递 江苏省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2014年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气溶胶总含量的基本参数,可以用来反映大气污染程度.利用卫星遥感获取气溶胶光学厚度,可以弥补地面观测难以反映AOD空间分布和整体变化趋势的不足.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10年4~9月EOS-TERRA MODIS数据,分别基于暗像元法(DDV法)和改进的暗像元法(V5.2法),反演研究区2010年夏半年/春夏两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并结合地面观测数据验证两种反演算法结果精度,最后分析研究区AOD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两种算法反演结果在整体趋势上保持一致,研究区AOD均表现出与植被指数NDVI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V5.2法反演精度要明显优于DDV法;研究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变化,具体表现为苏南AOD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而在春、夏两个不同季节上,不同区域变化趋势不同,苏南地区春季AOD高于夏季,而在苏北地区则刚好相反,夏季AOD要高于春季. 张明明 刘振波 葛云健关键词:MODIS 模拟降雨下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08年 土壤前期含水量是导致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一个重要因素。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的14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各试验小区上分别设定3种不同的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研究土壤前期含水量对不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土壤类型在3种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下土壤可蚀性K值都存在动态变化,但不同土壤类型其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幅度不同,同一土壤可蚀性K值在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范围内最高和最低值之间最高相差达到16倍;不同土壤类型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趋势也不同,其中绝大多数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土壤可蚀性K值的变动趋势可以分为三类,首先,9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其次,4种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大致呈倒"U"型;第三,仅有1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小。 刘振波 史学正 于东升 王洪杰 张向炎关键词:土壤可蚀性 人工模拟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