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地缘
  • 3篇地缘战略
  • 3篇丝绸之路
  • 3篇国际体系转型
  • 3篇海上丝绸之路
  • 3篇一带一路
  • 2篇地缘战略选择
  • 2篇地缘政治
  • 2篇地缘政治分析
  • 2篇命运共同体
  • 2篇共同体
  • 1篇地缘政治风险
  • 1篇钓鱼岛争端
  • 1篇动因
  • 1篇多边主义
  • 1篇应对方略
  • 1篇争端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分析
  • 1篇政治风险

机构

  • 11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1篇刘文波
  • 1篇王丽霞

传媒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学术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新丝路学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地缘政治格局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地缘战略选择被引量:6
2016年
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关键的地缘空间节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为应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构建以应对南海危机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式的地缘战略体系:把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为首选;把同相关国家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作为关键;把增强南海地区海空军事实力作为坚实基础。
刘文波
关键词:地缘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地缘政治风险与地缘战略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的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区域。“一带一路”视阈下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域外大国在中东地缘政治博弈新态势,中东国家之间地缘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地区权力结构碎片化背景下中东出现新一轮动荡期的特征。“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面临政治动荡的风险,“三股势力”破坏的风险,大国间战略博弈带来的风险。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顺利进行,应加强与中东国家的政治互信;加大与相关国家在打击“三股势力”上的合作;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构建互利共赢的地区发展模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文波於宾强
关键词: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战略选择
南海问题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被引量:4
2016年
南海在中国地缘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南海问题关系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将坚持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政策底线,积极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在充分尊重历史与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双轨思路"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加强中国与东盟战略互信,深化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各领域合作;积极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刘文波
关键词:南海问题命运共同体
论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主要表现及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国际体系转型通常表现为体系本体转型和体系要素转型两种类型。冷战后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是体系要素转型,其主要表现是构成东亚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要素的转型。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使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呈现新的特征:美国作为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作用更加凸显;转型中增添和加重了权力对抗、制度对抗与观念对抗的色彩;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使中美互动关系有滑向战略对抗的风险。
刘文波
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地缘政治分析
2016年
承载“一带一路”布局的地缘空间是经典地缘政治思想家高度关注的全球地缘政治战略要地。以推进中国陆权、海权建设为目标的、陆海并进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中国地缘政治的大战略。“一带一路”必须选择全新的地缘战略体系:把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首要选择:把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作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关键。
刘文波
关键词:地缘政治政治分析利益共同体地缘战略政治思想家合作共赢
“丝路新秩序”:对全球秩序的补充与完善
2022年
“丝路新秩序”是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新理念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的各行为体之间形成的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原则及相应机制的总和。“丝路新秩序”以“丝路精神”和“三同”新理念为引领;恪守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体系、国际公约和国际关系准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赢者通吃的霸权义利观,坚持“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正确义利观;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颠覆,而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创新和补充。持续推进“丝路新秩序”的构建,有利于有效应对以民粹主义为基础的冲突性地缘政治秩序所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改善和扭转周边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二元对立格局;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地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持续推进“丝路新秩序”的构建路径是:用能触及人类心灵深处的理念和有吸引力的思想引领“丝路新秩序”的构建;正确处理与现有国际秩序的关系;积极倡导和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打造以领先的科技水平为基础的超强国力。
刘文波马钰淇
关键词:国际秩序多边主义
西方国际体系转型理论研究
2014年
国际体系转型,是指国际体系的单位性质或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前者是国际体系的本体转型;后者是国际体系的要素转型。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因是由发展不平衡规律所导致的大国实力的改变;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因是国际制度的变迁;建构主义则注重文化变迁与认同差异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刘文波
关键词:转型动因
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
2013年
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是影响21世纪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两个重要变量。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是互动中的建构关系:一方面,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为中国崛起既带来历史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崛起正在从国家间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制度结构、观念结构等方面,推动着东亚国际体系的变革。
刘文波
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
钓鱼岛争端的战略态势与中国的应对方略被引量:4
2014年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拉拢日本成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对钓鱼岛先是不宣而占,接着就在20世纪70年代擅自把管辖权授受给日本,一手造成钓鱼岛争端。美国重返亚太使钓鱼岛争端呈现如下战略态势:美、日在钓鱼岛争端博弈中的战略意图日趋明晰化;钓鱼岛争端日趋复杂化、尖锐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难化。中国应对钓鱼岛争端的方略应该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战略,主张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继续运用国际法等手段,维护钓鱼岛主权;增强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为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奠定坚实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应对钓鱼岛舆论战;加强协调和沟通,构建钓鱼岛争端管控机制。
刘文波王丽霞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应对方略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分析
2023年
国际政治中的理性合作是国家理性引领下的国际合作。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是追求海洋主权独立和理性解决冲突、坚持新义利观的双多边合作,是以推动和发展全球海洋科学治理为目标的多元、包容、开放的合作。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部分邻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领土、岛礁及海洋权益之争,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进入新时代,以中国“国家理性”引领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稳步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理性合作的制度性安排,理性应对各种挑战,以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理性合作的最佳路径选择。
刘文波马钰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