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61例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的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分析与探讨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6 1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患者 ,按核医学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显像 ,其中 18例进行了重复检查。结果 :5 4例不同血液病出现有意义的阳性影像表现 :2 1例再障患者多数病例全身骨髓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其中 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周骨髓扩张情况 ;10例MM患者早期骨髓显像往往无阳性发现 ,但 5例患者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各类贫血骨髓显像主要表现为中央骨髓正常或增生 ;MDS、白血病两者的全身骨髓显像均出现外周骨髓扩张的表现 ,区别为中央骨髓活性不同。结论 :核素骨髓显像能全面反映血液病患者的全身骨髓状况 。 尹吉林 刘福祥 肖扬关键词:血液病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冠心病预后的意义 1996年 我们随访了164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旨在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对象和方法1.对象: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WHO 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的标准确诊 CHD 164例,年龄61~75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除外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肌疾患,出院后坚持定期随访,至少每6个月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检查动态心电图,每年行血清学检测,并随访了解有无昏厥史等。 高汝桢 黄翠瑶 何世红 刘福祥 江亚文 张松权关键词:冠心病 预后 锝^99M MIBI 冠心病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硝基异山梨醇对其影响 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像检测冠心病,曾进行静态显像的共805 例次,其中无明显心肌梗塞病史及异常 Q 波心电图变化的共652例次。结果在此组无心肌梗塞的人群中约40%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稀疏区... 辛达临 刘福祥 高汝桢 黄纪昌文献传递 ^(99m)Tc-MDP骨显像动态观察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骨干缺损 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应用核素骨显像观察不同骨移植物对实验动物骨干缺损修复的动态过程,评价术后不同时期移植骨成活状态。材料与方法:用ROI方法定量对比计算三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骨区放射性浓集比值。结果:A组(单纯人工骨组)6.01;B组(红骨髓复合人工骨组)7.95;C组(自体移植骨组)5.77。结论:单纯人工骨组和自体移植骨组植入后成骨代谢无显著差异,加入自体红骨髓的复合工人骨组移植区成骨代谢明显优于前两组,成骨代谢最旺盛期为2~8周。 马瑞清 刘福祥 尹庆水 高汝桢关键词: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干缺损 人工骨 探测距离对γ照相机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90年 探测距离对γ照相机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非常显著。FWHM和FWTM与探测距离呈线性关系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加高分辨准直器的FWTM和FWTM明显小于通用型准直器。临床检查中尽量缩短探测距离,除了使用高分辨率的准直器外,还应了解所使用γ照相机在不同探测距离下所具有的空间分辨能力,以便对图象结果作出客观分析。 李小华 高汝桢 刘福祥关键词:空间分辨率 消心痛介入心肌显像临床应用 1994年 消心痛介入心肌显像临床应用刘福祥,高汝桢,辛达临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业已肯定.目前心肌显像多采用介入方法,以鉴别功能不良的心肌是否存活(SeminNuclMed,1991,3:242),对静息心肌显像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的患者,我们用消心... 刘福祥 高汝桢 辛达临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显像 自编心肌断层靶心图分析软件的临床应用 1995年 极座标靶心图是在心肌断层基础上,对短轴横断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靶心图的定位和定量特点明显地改善了临床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准确率,较早引进的SPECT缺乏比一程序,我们根据靶心图分析的原理,在Omega500-MCS560系统上设计分析软件,并在临床上分析了一组冠心病例,现介绍如下。 高汝桢 刘福祥 何世红 马瑞清 吴文凯 张庆坤关键词:心肌断层显像 125I标记抗M受体亚型抗体及初步应用 1997年 125I标记抗M受体亚型抗体及初步应用高汝桢刘福祥何世红赵树进孙桂玲笔者根据M1和M2受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并以此作为抗原,制备其抗体,用125I标记后作为探针,建立了外周血淋巴细胞M受体的检测方法,现将初步应用结果报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 高汝桢 刘福祥 何世红 赵树进 赵树进关键词:碘125 标记抗体 M受体 用^(125)I-M胆碱受体亚型特异抗体测定大鼠脏器M受体亚型的分布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人类多种疾病在M胆碱受体(M-AchR)亚型的分布上有差别。本研究旨在根据M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人工多肽抗原,研究大鼠主要脏器M受体亚型的分布。方法制备特异性M1和M2受体抗体,用125标记两种抗体,注射到大鼠体内。结果研究显示M1和M2受体在大鼠心脏、肝脏、气管平滑肌、肾脏及肺组织中分布不同。结论人工抗体抗原诱发的M受体亚型抗体特异性好,为进行M受体亚型检测提供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 高汝桢 赵树进 刘福祥 何世红 孙桂玲关键词:抗体 M受体 放射性核素心脏血池显像相位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放射性核素心脏血池显像的相位分析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的处理方法之一.突出的优点是能灵敏地反映局部心室的收缩功能和心肌各部收缩的协调性改变.本文通过正常人组、心绞痛组和心肌梗塞组的相位分析研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核素心脏... 刘福祥 高汝桢 何世红 辛达临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