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髓灰质炎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弛缓性
  • 2篇弛缓性麻痹
  • 1篇新生儿
  • 1篇药物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疫水
  • 1篇预警
  • 1篇知识调查
  • 1篇首针及时接种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无脊髓灰质炎
  • 1篇误种

机构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8篇刘素珍
  • 6篇郑志刚
  • 5篇陈世毅
  • 5篇卓家同
  • 5篇钟革
  • 5篇班华国
  • 4篇黄林
  • 4篇刘巍
  • 3篇杨仁聪
  • 3篇韦一知
  • 2篇蒋玉艳
  • 2篇李艳
  • 2篇谢镇国
  • 1篇周为文
  • 1篇杨庆利
  • 1篇何涛
  • 1篇蓝光华
  • 1篇马宇燕
  • 1篇刘军
  • 1篇陆庆林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广西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策略的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为维护无脊髓类质炎状态以及控制、消除其它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对广西1991年实施消灭脊灰策略后所取得效果同之前进行对比,结果:广西消灭脊灰灰策略总共避免了脊灰发病19 768例,避免死亡1 955例,避免残疾21 723例,产出效益44.43亿元,项目总投入2.153亿元,BCR为1∶20.64,按照各年银行利率贴现后的BCR为1∶22.38。结论:消灭脊灰策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可以应用于控制麻疹等其它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郑志刚卓家同刘巍钟革刘素珍韦一知班华国谢振国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流行高峰间隔模型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卓家同钟革郑志刚黄林蒋玉艳黎火佳陆庆林黄春光杨仁聪陈世毅周为文刘素珍班华国
1.课题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项目,合同书编号Z2004016。2.课题背景:传染病一直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阻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其在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流行程度是该社会或地区人口健康水...
关键词:
关键词:传染病预测麻疹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后24h内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以调查地类型、住院分娩、监护人职业、文化程度、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结果852名调查儿童中,HepB1及时接种234名,及时接种率27.46%。其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54.05%,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46.86%,在家中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6.71%。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分娩、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是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调查地类型、监护人职业、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虽与HepB1及时接种有关联,但并不是影响因素。结论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是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的主要措施。
郑志刚黄林蒋玉艳杨仁聪何涛李艳刘素珍陈世毅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
三起卡介苗误种处理时间间隔和不同药物局部封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卡介苗误种后处理时间间隔和不同药物局部封闭的效果。方法收集三起卡介苗误种处理时间间隔和不同药物局部封闭资料,对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药物局部封闭的痊愈效果和溃疡或脓肿的形成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误种发生后到异烟肼封闭时间间隔为11h时,预防性治疗一疗程痊愈率为84%,溃疡或脓肿的形成率为16%;误种发生后到异烟肼封闭时间间隔为25h时,预防性治疗一疗程痊愈率为71%,溃疡或脓肿的形成率为29%。误种发生后到链霉素封闭时间间隔为4h,预防性治疗一疗程痊愈率为75%,溃疡或脓肿的形成率为25%。结论卡介苗误种处理的效果和预后取决于自误种发生后到药物封闭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局部封闭药物的选择,间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用异烟肼封闭优于链霉素,首次封闭尤其明显。
卓家同刘素珍钟革周昌明
关键词:卡介苗误种
广西边境农村居民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及知识调查
2009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农村健康成年人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8个边境县随机抽取农村健康成年人共89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被调查人员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95.5%、89.9%、85.4%和1:21.7、1:19.7、1:11.5。边境农村居民对大部分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能提供满意回答的比例未达70%。结论边境农村居民脊髓灰质炎免疫程度不理想,相关知识掌握也有一定差距,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免疫水平。
杨仁聪钟革黄林郑志刚李艳刘素珍马宇燕班华国陈世毅
关键词:农村居民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采集状况调查
2003年
刘巍韦一知刘素珍卓家同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
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一步做好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年AF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AFP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307例,其中AFP病例262例,非AFP病例45例。AFP病例中,经实验室标本检测和专家诊断小组诊断,260例被排除脊灰,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40/10万,82.70%的县报告AFP发病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50%;12例病例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为4.62%;分离出其他肠道病毒25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9.62%;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首诊报告率为76.72%,但乡村级仅为36.46%;8.01%的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2.67%。结论广西仍需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提高AFP监测敏感性和乡村级首诊报告率。
钟革黄林陈世毅刘巍郑志刚韦一知谢镇国班华国杨庆利刘素珍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2 0 0 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6 9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 4 7/ 10万,其中临床符合脊灰2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9例,Ⅰ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1例。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运行良好,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2 0 0 3年仍有2 8个县无病例报告,16个县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 10万。农村病例占全部AFP病例的79 .2 8% ,乡、村两级的首诊报告率只有2 1. 95 %。计划免疫薄弱区域和免疫空白依然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的发生是对维持无脊灰的预警信号。结论 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必须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和高的OPV接种率。
刘军陈世毅卓家同蓝光华刘巍刘素珍郑志刚谢镇国班华国
关键词:无脊髓灰质炎预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