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雁冰

作品数:44 被引量:2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乳腺
  • 36篇乳腺癌
  • 36篇腺癌
  • 29篇前哨
  • 29篇前哨淋巴结
  • 29篇淋巴
  • 29篇淋巴结
  • 16篇活检
  • 15篇前哨淋巴结活...
  • 15篇淋巴结活检
  • 13篇肿瘤
  • 11篇乳腺肿
  • 11篇乳腺肿瘤
  • 11篇腺肿瘤
  • 9篇前哨淋巴结活...
  • 9篇淋巴结活检术
  • 9篇活检术
  • 7篇乳腺癌前哨淋...
  • 7篇癌前
  • 6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40篇山东省肿瘤医...
  • 6篇山东大学
  • 5篇济南大学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作者

  • 44篇刘雁冰
  • 38篇王永胜
  • 24篇赵桐
  • 23篇孙晓
  • 23篇陈鹏
  • 20篇王春建
  • 18篇邱鹏飞
  • 15篇张朝蓬
  • 15篇丛斌斌
  • 13篇周正波
  • 12篇李永清
  • 11篇曹晓珊
  • 7篇王磊
  • 6篇杨国仁
  • 6篇张燕
  • 5篇于志勇
  • 5篇刘广
  • 5篇左文述
  • 5篇刘岩松
  • 4篇李济宇

传媒

  • 5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中华内分泌外...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用蓝染料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单用蓝染料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8例患者,均采用联合法(蓝染料联合核素示踪剂)进行SLNB,分别记录单用蓝染料和联合法行SLNB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染料法与联合法行SLNB的成功率(93.5%比99.4%,P=0.000)、假阴性率(14.8%比3.3%,P=0.007)、准确性(89.6%比97.8%,P=0.006)和阴性预测值(74.0%比93.3%,P=0.01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假阴性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切检方式、乳房手术方式以及ER、PR和HER-2状况均无关(均P>0.05)。染料法的假阴性率在临床腋淋巴结可疑肿大者中显著升高(P=0.042),并随前哨淋巴结检出数目增多而逐渐降低(P=0.000)。结论与联合法相比,染料法SLNB的成功率、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降低,假阴性率显著升高,推荐临床实践中应尽量采用联合法,避免单用染料示踪剂进行SLNB。
李太玉孙晓王永胜陈鹏王春建周正波马传栋刘雁冰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清扫术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替代腋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亚甲蓝和99mTc标记的硫胶体进行SLNB。2001年12月起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两个治疗组收治的临床T1、2N0M0乳腺癌病人进入本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组病人SLNB后均行ALND。B组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同意SLNB替代ALND病人(B1组)治疗同A组;同意SLNB替代ALND病人(B2组)依据SLN状况,SLN阴性仅行SLNB,SLN阳性行ALND。结果:2001年12月~2005年6月共入组642例病人,其中A组114例(17.8%),B组528例(82.2%),B1组195例,B2组333例。B2组病人SLN阴性240例仅行SLNB;SLN阳性93例,其中87例接受ALND,另6例SLN镜下微小转移灶者中4例仅行SLNB,2例接受SLNB加区域淋巴结放疗。SLNB替代ALND者各项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ALND者(均P<0.05)。B2组244例仅行SLNB病人中位随访26个月(7~48个月),2例病人发现区域淋巴结复发(0.82%),与ALND腋淋巴结阴性组病人(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98.5%,假阴性率5.4%。结论:SLNB可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SLN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王永胜左文述刘娟娟于志勇刘岩松李永清周正波刘雁冰李济宇赵桐陈鹏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复发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bcl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1例乳腺癌的DNA倍体、S期细胞百分比(SPF)及bcl2和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结合雌激素受体测定和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Ⅰ、Ⅱ、Ⅲ级间异倍体阳性率、DNA指数(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组织Ⅰ、Ⅱ、Ⅲ级的SPF分别为(1.84±1.02)%、(2.44±1.07)%和(2.7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3±1.11)%、(2.91±1.61)%和(3.3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两组间,SPF分别为(2.17±1.04)%和(4.56±1.77)%,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3±1.63)%和(4.39±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PF和p53表达阳性率两两相关,DI与SPF、DI与p53表达阳性率、SPF与p53表达阳性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40和0.42(P均<0.01);bcl2表达阳性率与各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突变型p53和bcl2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异倍体率、DI与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可以提示肿瘤预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乳腺癌患者可术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预后,确立治疗模式。
于志勇于金明吴泰璜卓培英王圣芳李美张霞吕宝玉刘雁冰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癌组织
MRI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肿瘤退缩模式预测的准确度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可使原发肿瘤较大的乳腺癌患者获得保乳治疗(breast—conservingtherapy,BCT)机会,但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影响保乳率及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MRI对NAC后乳腺原发肿瘤退缩模式预测的准确度。方法:61例IIA-III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软件配准,3D—DOCTOR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MRI图像残余肿瘤模型,评价NAC后原发肿瘤的病理退缩模式。将其分为外科pCR(无残留灶)、孤立状、结节状、团块伴散在状和弥散状。结合病理退缩模式,将临床-病理退缩模式分为退缩明显型(distinctshrinkagemode,DSM,相比NAC前原发肿瘤最长径,NAC后残余肿瘤最长径退缩比率≥50%且≤2cm)和非退缩明显型(non-distinctshrinkagemode,NDSM)。结果:MRI和病理的退缩模式呈外科pCR、孤立状、结节状、团块伴散在状和弥散状模式分别为23例、17例、5例、9例、7例和18例、3例、13例、20例、7例护=0.001)。MRI预测病理退缩模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65.6%和91.4%。MRI和病理呈DSML比例分别为62.3%和59.O%(K=0.863,P=O.000)。MRI预测临床一病理退缩模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64.O%和94.8%,其中预测DSM和NDS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预测临床一病理退缩模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P=O.000)。结论:NAC后MRI三维重建图像能准确模拟并预测残余肿瘤的立体空间位置,有助于选择NAC后降期BCT患者。
杨涛刘雁冰张朝蓬刘广穆殿斌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三维重建MRI
微创活检技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房病理完全缓解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活检技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乳房病理完全缓解(breast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bpCR)的准确性。方法...
石志强邱鹏飞刘雁冰赵桐陈鹏王春建孙晓张朝蓬丛斌斌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MRI三维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范围的准确性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基于三维测量技术分析MRI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残余肿瘤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接受6~8周期NAC的6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31 ~ 70岁,中位年龄49岁.NAC后行MRI检查.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软件配准,3D-DOCTOR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MRI残余肿瘤,三维测量病理和MRI残余肿瘤的最大径、最大截面积和体积,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Bland-Altman法评价两者测量残余肿瘤范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病理和MRI对残余肿瘤的最大径、最大截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2、0.941、0.903,均P=0.00),在残余肿瘤的最大径、最大截面积方面,病理与MRI的相关性优于超声二维测量(Z=6.48、6.18,均P=0.00).MRI对最大径和最大截面积的测量较病理略有低估,而对体积的测量较病理略有高估,两者一致性较好(最大径平均差值0.3 cm,95% CI:-1.43 ~1.90 cm;最大截面积平均差值1.39 cm2,95% CI:-9.55~12.34 cm2;体积平均差值-0.433 cm3,95%CI:-7.065~6.199 cm3).结论 NAC后MRI三维重建图像能准确评价残余肿瘤的立体空间范围,有助于选择NAC后降期保乳患者.
杨涛张朝蓬刘广穆殿斌孙翔宇陈兆秋刘雁冰王春建孙晓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磁共振成像显微切片术
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而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 SLN)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准确预测n SLN转移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建立基于分子诊断一步核酸扩增法(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OSNA)的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n SLN转移的模型,以期有效指导乳腺癌后续治疗。方法:利用2010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552例患者中SLN阳性、并接受ALND的103例患者数据,建立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并利用2015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327例患者中61例符合相同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原发肿瘤大小、SLN总肿瘤负荷、SLN阳性数及阴性数是NSLN转移的四个独立相关因素,利用这四个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得出建模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14,验证组患者的AUC为0.842。利用验证组61例患者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替代病理大小对本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AUC为0.838,与模型验证性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 6)。结论: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预测n SLN转移的模型既可以术中快速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也可以术后常规预测,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对后续腋窝的处理及放疗靶区勾画具有更好的指导价值。
张燕孙晓赵桐刘雁冰邱鹏飞李盼盼田崇麟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分子诊断技术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结果: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结论: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孙晓王永胜陈鹏周正波李永清刘雁冰王春建赵桐
关键词:乳腺癌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的制备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依据小分子吲哚菁绿中的含硫活性基团能与大分子利妥昔单抗中的自由氨基相结合(主要为赖氨酸的ε-氨基)的偶联反应原理,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并对其体外特性及体内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室温、中...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田崇麟李盼盼张燕
文献传递
男性乳腺癌行腋窝及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65岁。因"左乳肿物5年、切除术后7d"2014年10月6日入院。入院体检:左乳见环乳晕切口,长4.0 cm,未拆线,其下未及明显肿物,右乳无异常.左腋下可触及1枚淋巴结,长径约1.0 cm,质韧、活动可,右腋下及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外院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2.4cm×2.2cm,可见钙化及脉管内瘤栓。"
曹晓珊王春建刘雁冰邱鹏飞丛斌斌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病例报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