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颖

作品数:1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李斯特菌
  • 5篇斑马
  • 5篇斑马鱼
  • 4篇单核细胞增生
  • 4篇细胞
  • 4篇病毒
  • 3篇单核细胞增生...
  • 3篇单增李斯特菌
  • 3篇蛋白
  • 3篇动物
  • 3篇脑室
  • 3篇巨噬细胞
  • 3篇MMP-9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蛋白酶
  • 2篇亚单位疫苗
  • 2篇衣壳
  • 2篇衣壳蛋白
  • 2篇疫苗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省动物疫...

作者

  • 19篇单颖
  • 14篇方维焕
  • 8篇李肖梁
  • 4篇方春
  • 2篇王俊红
  • 2篇辛永萍
  • 1篇刘建新
  • 1篇王佳堃
  • 1篇赵灵燕
  • 1篇董伟仁
  • 1篇张传亮
  • 1篇王艳明
  • 1篇蒋小武
  • 1篇陈健舜
  • 1篇张培培
  • 1篇刘媛
  • 1篇程昌勇
  • 1篇谢珲
  • 1篇彭金荣
  • 1篇谢荣辉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第五届中国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马鱼胚胎的简易无菌培养体系及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试验
2016年
【目的】斑马鱼的生活环境中微生物众多,会激活其先天免疫系统,从而影响相关试验结果,因此需建立适合于感染与免疫研究的斑马鱼无菌培养体系。【方法】建立了基于受精卵短时消毒和温控正压无菌隔离器的培养流程;根据无菌动物标准对斑马鱼胚胎及其生活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并通过定量PCR检测无菌斑马鱼先天免疫相关基因(TLRs)表达水平;利用无菌斑马鱼胚胎模型进行了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试验。【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斑马鱼培育的无菌操作系统,无菌检验结果显示其生活环境及体内不含病原微生物,先天免疫分子TLRs表达量较低或不表达,而常规培养斑马鱼以及浸泡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无菌斑马鱼中这些基因转录水平较高。无菌斑马鱼对单增李斯特菌强毒株EGDe静脉注射感染很敏感,100 CFU感染量能导致鱼在1周内全部死亡,而其mpl或plc B基因缺失株感染后致死率显著下降(分别为70%和40%)。巨噬细胞在亲本株EGDe浸泡感染的鱼肠道周围聚集,而mpl或plc B基因缺失株感染的鱼中几乎观察不到这一聚集现象。【结论】通过简易培养体系获得的无菌斑马鱼胚胎可用于先天免疫和病原感染机制等研究。
单颖张亦凯程昌勇方春彭金荣方维焕
关键词:先天免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一种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标准溶液配制、顶空进样条件、气相色谱条件、样品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反刍动物瘤胃液中的VFA含量,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用...
王俊红王艳明董伟仁张圆圆单颖王佳堃刘建新
文献传递
具备调节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工作液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新用途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备调节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工作液及使用方法。该工作液的有效成分是丁酸和棕榈酸,余量为用作溶剂的DMSO和ddH2O,以及用于提供细胞营养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
单颖毛俊勇张楚妮徐计东李肖梁方维焕
Mmp-9通过非蛋白酶作用介导斑马鱼巨噬细胞向脑室迁移
斑马鱼具有个体小、数量多及遗传操作简便等优点,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研究建立了无菌斑马鱼饲养体系和李斯特菌多种途径感染模型,结合转录组学技术探索免疫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脑室或静脉注射能致渐进性死...
单颖方维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菌斑马鱼感染模型及Mmp-9在抗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作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人和动物食用了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细菌进入消化道并跨越宿...
单颖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感染作用
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5
2020年
从上海某羊养殖场获得了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CMG47。为了确定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多重PCR对该菌株进行谱系和血清型分析,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其分子分型。采用PCR方法对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通过体外观察和荧光定量PCR对菌株溶脂溶血特性进行分析。将菌株通过腹腔注射ICR小鼠和静脉注射斑马鱼,测定其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谱系Ⅰ,1/2b血清型;序列分型为ST619;携带prfA、inlA、inlB、plcA、plcB、mpl、actA、hly等主要毒力因子;体外无明显溶脂活性,溶血活性较弱;小鼠和斑马鱼试验均显示,该分离株属于强毒株,与强毒参考株EGDe的毒力相当(P>0.05)。该分离株的谱系/血清型为引起李斯特菌病的主要型别,拥有整套主要毒力因子,为单增李斯特菌强毒株。本研究为李斯特菌病散发病例的流行和传播特征分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建立健全李斯特菌监测体系和风险评估意义重大。
辛永萍单颖单颖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毒力
抗PDCoV核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H7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抗PDCoV核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H7及其应用方法。该单克隆抗体包含抗体重链的Ig结构域V<Sub>H</Sub> CDR1、V<Sub>H</Sub> CDR2和V<Sub>H</...
单颖李肖梁黄笑君徐计东孙仁杰方维焕
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PCR检测方法优化及在冷鲜猪肉病原污染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为优化针对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PCR鉴定体系,以及了解猪肉制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对文献中报道的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的5套PCR体系及大肠杆菌O157:H7的6套PCR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筛选出2套最优体系。基于这两套体系以及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建立的单增李斯特菌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从杭州市场上采集的50份常温鲜猪肉及150份冷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O157:H7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份样品中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1%。冷鲜猪肉中的致病菌检出率(24.7%)明显高于常温鲜猪肉(10%)。单增李斯特菌在常温鲜猪肉中的检出率为2%,而在冷鲜猪肉中检出率达14.7%;沙门氏菌在冷鲜猪肉中的检出率(11.3%)亦高于常温鲜猪肉(8.0%);大肠杆菌O157:H7均未检出。在检出的沙门氏菌中,有4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来自冷鲜猪肉。本研究结果提示,市场上冷鲜猪肉存在微生物性安全隐患,这可能是由于其较为复杂的生产流通环节受到污染所致。
张培培刘媛方春单颖陈健舜方维焕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外标法)测定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对顶空进样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平衡温度(85℃)和平衡时间(30 min)的顶空进样条件下,各挥发性脂肪酸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不小于0.9997,检出限为0.036~0.329 mmol/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540%~108.130%。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3%,3 d内稳定性良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快速检测。
王俊红高歌张圆圆单颖董伟仁
关键词:挥发性脂肪酸外标法
猪圆环病毒3型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从2015年发现至今已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养猪业被检出,是重要的新发猪病病原体。目前有关PCV3致病机制的研究有限,大部分集中于PCV3的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组演化分析和检测方法建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与宿主之间关系紧密且复杂,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宿主细胞的命运和病毒的传播与存活。部分学者通过瞬转表达系统、临床分离和反向遗传学技术从病毒组分或全病毒水平对PCV3与宿主相互作用展开研究。本文系统阐述宿主细胞对PCV3感染的应答机制、PCV3-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PCV3生命周期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CV3及其致病机制。
孙仁杰单颖单颖王雅婷谢荣辉谢荣辉张传亮赵灵燕李肖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