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忠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造血干细胞移...
  • 6篇干细胞移植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血栓
  • 5篇血栓性
  • 5篇血栓性血小板...
  • 5篇血栓性血小板...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血小板减少性...
  • 5篇紫癜
  • 4篇异基因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3篇卢忠平
  • 12篇刘霆
  • 7篇季杰
  • 6篇唐韫
  • 5篇李建军
  • 4篇黄晓鸥
  • 4篇鲁建春
  • 4篇陈心传
  • 3篇邝璞
  • 3篇黄杰
  • 3篇孟文彤
  • 3篇贾永前
  • 2篇管利君
  • 2篇刘志刚
  • 2篇牛挺
  • 2篇何川
  • 2篇徐才刚
  • 2篇何茜
  • 2篇卢建春
  • 1篇吴谨绪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髓性白血病同胞供者与非血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比较
2007年
目的比较分析同胞供者和非血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长期生存影响因素。方法 1994年11月至2006年12月,107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同胞供者移植78例,非血缘供者移植29例。按疾病阶段分组,88例患者在慢性期接受移植手术,19例患者病变为加速或急变期。
刘霆李建军陈心传向兵何川贾永前卢忠平管利君何茜王颖莉鲁建春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慢性髓性白血病移植手术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FA/BuCyA两种预处理方案的比较
2014年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替换环磷酰胺整合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采用的白消安、氟达拉滨、阿糖胞苷(bulsufan,fludarabine,cytarabine,BFA)与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bulsufan,cyclophosphamide,cytarabine,BuCyA)两种预处理方案对预后的影响。BFA组53例,移植时间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中位随访时间截止2012年8月为16.0月;BuCyA组30例,移植时间1999年4月至2009年4月,中位随访时间截止2012年8月为35.8月。预处理方案:BFA〔白消安3.2mg/(kg·d),4d,氟达拉滨30mg/(m2·d),5d,阿糖胞苷1g/(m2·d),共5d〕;BuCyA〔白消安3.2mg/(kg·d),共4d,环磷酰胺60mg/(kg·d),共2d,阿糖胞苷3g/(m2·d),共2d〕。比较观察两种预处理方案对3年无病生存率、3年复发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与程度、治疗相关并发症(重症感染率、严重出血率)及死亡等的影响。结果以BFA组随访时点为参照,与BuCyA组相应的时点比较,3年无病生存率BuCyA组40.0%,BFA组61.9%(P=0.039 9)。移植前疾病缓解者3年无病生存率在BuCyA组为44.0%,BFA组为71.6%(P=0.031 0),而移植前疾病未缓解者预期3年无病生存率BuCyA组为20.0%,BFA组为51.6%。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BuCyA组为46.7%,BFA组为50.9%,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BuCyA组为23.3%,BFA组为9.4%。重症感染率BuCyA组为23.3%,BFA组为22.9%;严重出血率BuCyA组为26.7%,BFA为11.4%;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BuCyA组为16.7%,BFA组为5.7%。结论 BFA预处理方案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显示出明显优势,改善了患者无病生存率、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和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唐韫李建军陈心传刘志刚卢忠平黄晓鸥刘霆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氟达拉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总结
2004年
目的 总结 8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包括 :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和生存状况。方法 预处理方案CML采用标准BuCy方案 (马利兰 4mg/kg·d× 4,环磷酰胺 60mg/kg·d× 2 ) ;ALL采用E TBICy方案 (VP 165 0mg/kg× 1,TBI10 0 0~ 110 0cGy ,分 3次完成 ,CTX60mg/kg·d× 2 ) ;AML采用BuACy方案 (马利兰 4mg/kg·d× 2 ,Ara c3 .0g/m2 ·d× 2 ,CTX60mg/kg·d× 2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CsA +MTX +IVIg方案。结果  84例中 47例仍然无病存活 ( 5 4 7% )。移植后 10 0天存活 64人 ( 75 2 % ) ;10 0天内死亡原因分别为 :急性GVHD ,MOF ,CMV间质性肺炎 ,播散性感染 ,早期复发 ,和植入失败 ;移植后 10 0天~ 2年内死亡 16例 ,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CMV感染和慢性GVHD ,移植后存活超过 2年者中无死亡病例 ,最长生存已 9年。CML61例目前仍无病存活 3 7例 ( 60 6% ) ,AML15例仍无病存活 7例 ( 4 6 6% ) ,ALL8例仍无病存活 3例 ( 3 8% )。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相当部分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无病存活 ,其中部分患者获得治愈。本组患者移植后 10 0天内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GVHD ;移植后 10 0天~ 2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疾?
刘霆李建军贾永前徐才刚向兵黄杰何茜王晖管利君卢忠平鲁建春
关键词: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FA-BuACy两种预处理方案的比较
观察以BFA与BuACy两种方案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氟达拉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建军唐韫陈心传季杰卢忠平刘霆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氟达拉滨
万珂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采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以万珂为主化学疗法方案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初发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1月4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万珂治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临床资料。疗效判定依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2006年疗效判断标准。结果经过万珂为主化学疗法方案治疗3~6个疗程(平均4个疗程)后,3例获得CR及以上疗效,均顺利实施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3例采集次数仅1次,1例为2次;平均获得CD34+细胞8.43×106/kg,完全达到采集要求。结论万珂为主化学疗法方案起效快、疗效好,可以提高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干细胞采集率。
何东刘志刚喻琴梅邝璞向兵何川卢忠平鲁建春刘霆牛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学疗法造血干细胞
t(4;22)致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t(4;22)致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the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6月收治的1例t(4;22)致PDGFRA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该疾病临床表现及骨髓涂片检查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但无CML特征性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而细胞遗传学检测显示4号与22号染色体易位,诊断为t(4;22)致PDGFRA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采用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后可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结论 t(4;22)致PDGFRA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是一类罕见疾病,临床表现与CML相似,t(4;22)及BCR/PDGFRA融合基因阳性是诊断该类疾病的关键。
崔菊亚孟文彤卢忠平朱焕玲
关键词:髓系肿瘤
ADAMTS13活性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联合分析ADAMTS13活性及vWF前肽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对象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至今收治的TTP患者45例,分为特发性TTP、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TTP、移植相关TTP以及...
唐韫季杰黄晓鸥卢忠平卢建春邝璞刘霆
文献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水平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以及不同类型TTP之间血管内皮损伤差异性。方法纳入2005年4月2010年12月特发性TTP患者17例(A组),继发性TTP患者15例(B组),骨髓移植相关TTP患者2例(C组),疑似TTP患者11例(D组),共4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10例(E组)。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vonWillebrand factor propeptide,vWFpp)水平。结果 vWFpp水平为其与正常混合血浆的比值,A组为2.2,B组为2.34,C组为2.795,D组为1.72,E组为1.08。A、B、C、D组患者vWFpp水平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P患者vWFpp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血管内皮损伤明显,但vWFpp水平不能用于鉴别TTP类型。
黄晓鸥季杰唐韫卢忠平刘霆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内皮细胞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千细胞移植BFA与BuACy两种预处理方案的比较
<正>目的:观察以BFA与BuACy两种方案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氟达拉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9年4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
李建军唐韫陈心传季杰卢忠平刘霆
文献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及ADAMTS13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MATS13)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前肽水平在诊断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特发性TTP患者、5例继发性TTP患者、2例移植相关TTP及3例疑似TTP患者,采用荧光底物法(Frets-vWF73)测定ADAMTS13酶活性,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WF前肽水平,将两者作为坐标图绘制待测标本位置,ADMATS13轴通过10%和vWF前肽轴通过升高倍数值为3的垂直线将坐标图分为4个象限,分析不同象限患者的特点。结果特发性TTP的ADAMTS13活性均值为6.90%,继发性TTP的ADAMTS13活性均值为3.88%,移植相关TTP的ADAMTS13活性为13.2%,疑似TTP的ADAMTS13活性为19.46%。4组患者vWF前肽水平分别较正常血浆升高了4.2、3.2、4.5和2.9倍。在ADAMTS13/vWF前肽坐标图中,57.1%TTP患者处于Ⅲ、Ⅳ象限,移植相关TTP均在Ⅱ象限。3例疑似TTP患者中,2例处于Ⅰ象限。结论联合ADAMTS13酶活性及vWF前肽水平可以对TTP的诊断提供参考,特别是症状不典型患者。
季杰刘霆孟文彤卢忠平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造血干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