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向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胃肿瘤
  • 2篇胰腺
  • 2篇胰腺肿瘤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胃癌诊断
  • 2篇胃液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导管腺癌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史向军
  • 6篇汪昱
  • 6篇郑起
  • 5篇冯昌宁
  • 5篇黄新余
  • 3篇袁周
  • 1篇狄建忠
  • 1篇杨喆
  • 1篇张频
  • 1篇杨结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军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液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和Ca72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探讨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行胃镜检查的6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3组患者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胃癌组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浓度显著高于胃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5%、89.7%和91.1%,均明显高于CEA、Ca199、Ca724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P<0.05)。与胃液CEA、Ca199、Ca724测定相比,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是诊断胃癌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史向军黄新余汪昱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胃液Α1-抗胰蛋白酶CA199CA724
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的术中B超诊断及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术中B超(IOUS)诊断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的价值,分析大肠癌同期肝转移危险因素,探讨IOUS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1年6月诊治的427例大肠癌采用IOUS对肝脏行全方位检查以诊断肝转移,收集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病灶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灶大小及术前血清CEA水平等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27例患者中有83例合并同期肝转移,占19.4%。术前联合应用B超、CT确诊肝转移65例,其中8例IOUS发现肝脏另有转移灶;IOUS新发现肝转移18例。IOUS准确性为96.0%,明显高于术前联合应用B超、CT 84.5%(P<0.05)。病灶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灶大小及术前血清CEA水平与同期肝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IOUS对探查大肠癌同期肝转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术中发现肿瘤直径≥4.0 cm、肿瘤累及肠壁全层、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水平升高的大肠癌患者发生同期肝转移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对肝脏的探查,有条件者可行IOUS检查。
史向军黄新余张频汪昱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大肠肿瘤术中超声
胰腺导管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由于PDAC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及低免疫原性,PDAC的免疫治疗并不尽如人意。结合PDAC的微环境特点,笔者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以及肿瘤疫苗等在PDAC治疗中的进展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王蒲雄志于新哲史向军袁周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微环境免疫疗法
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治探讨
目的:通过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病例的临床分析,强调正确认识和治疗胃HIN的重要性,并探讨WHO相关诊断新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9年我院诊治的45例胃H...
史向军杨结汪昱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切除手术
文献传递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2006年
目的总结分析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2年至2004年的39例经手术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均有病理诊断,所有病变以良性为主58.97%(23/39),病变部位以小肠居多89.74%(35/39)。与病理结果比,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符合率为56%(14/25),核素扫描定位诊断符合率为38.53%(13/34),小肠插管分段气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22.58%(7/31),术中内窥镜诊断符合率85.71%(6/7)。结论疑难消化道大出血病变多数在小肠,以良性病变为主,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价值。
顾雯烨狄建忠史向军
关键词:隐源性消化道出血
多发性胃癌83例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回顾性分析83例多发性胃癌患者的诊断情况。术前明确诊断54例(经胃镜明确48例,上消化道造影即能肯定6例),术中经探查明确14例,术后经连续病理切片明确15例。漏诊病灶64个,以直径<1.0 cm(58个)、位于C区(29个)及Ⅱb、Ⅱc型早期病灶(45个)居多。认为术前常规内窥镜全胃壁检查、术中胃腔内探查和术后对肉眼可疑标本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有助于提高多发性胃癌检出率。
史向军汪昱
关键词: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病理诊断
PARP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及耐药性。方法:将人胰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PATU-8988/DDP细胞分为对照组、PARP抑制组、联合顺铂组,对照组细胞加入DMEM培养液培养24 h,PARP抑制组细胞加入10μmmol/L PARP抑制剂AG014699培养,联合顺铂组细胞加入10μmmol/L PARP抑制剂AG014699及10 mg/L顺铂培养;3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组细胞培养24 h时的增殖率比较,联合顺铂组PARP抑制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细胞培养24 h时的细胞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PARP抑制组及联合顺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顺铂组与PARP抑制组细胞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RP抑制剂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提高胰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PARP抑制剂下调PARP表达有关。
王蒲雄志夏光慨卢家俊袁周史向军黄新余
关键词:胰腺肿瘤耐药
胃液α-抗胰蛋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14例胃癌(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胃部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人员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胃癌组胃液中仪,-抗胰蛋白酶浓度[(1368.7±498.4)μg/dL]分别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345±96.5)μg/dL]和健康组[(31.2±17.3)μg/d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4%、89.7%、90.1%;Ⅲ-Ⅳ期胃癌患者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浓度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史向军黄新余汪昱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胃液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1例腹膜后肿瘤病人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观察腹膜后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的关系,详细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78 min,平均术中出血543 mL,肿瘤平均直径12.8 cm。9例(9.9%)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因原有疾病死亡,82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包膜完整,达到肿瘤的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为90%。结论在后腹膜肿瘤切除术前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个体化精准手术方案的制订,使病人能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卢家俊施云涛史向军黄新余郑起袁周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腹膜后肿瘤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评价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这一概念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HIN的45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33例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行全胃切除术,2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5例(33.3%)维持HIN的诊断:14例(31.1%)为早期胃癌,16例(35.6%)为进展期胃癌,其中40.0%(12/30)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胃镜活检显示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伴有溃疡或具有低分化癌特点的HIN病灶.术后多提示为癌(P〈0.05).对于胃癌患者,具有上述特征者多为进展期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术前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对HIN作出诊断应慎重;当HIN病灶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伴有溃疡或具有低分化癌特点时,建议选择积极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史向军杨喆汪昱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胃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