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天然免疫分子LILRB5慢病毒稳定转染THP-1细胞系的构建
- 2014年
- 目的构建天然免疫分子LILRB5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转染LILRB5的单核细胞系。方法将LILRB5构建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flag,瞬时转染293T细胞系,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ILRB5-GFP和LILRB5-flag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HR-LILRB5,与p8.91和pMD共同转入293T细胞,产生标记有绿色荧光的LILRB5慢病毒,感染单核细胞系THP-1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LILRB5的表达。结果测序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EGFP-LILRB5-flag的序列与预期相符,瞬时转染pEGFP-LILRB5-flag的293T细胞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LILRB5-flag在细胞膜表面有表达;构建亚克隆慢病毒载体pHR-LILRB5,经测序验证后,转染293T细胞,产生LILRB5的慢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LILRB5在THP-1细胞稳定表达。结论构建LILRB5的慢病毒载体,通过LILRB5慢病毒感染建立LILRB5的稳转THP-1细胞系。
- 王希娣张之勇任霞宋冠华禹林昌史美艳袁晓芬郭强李莲莲张晓瑜姜国胜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单核细胞慢病毒转染
- Fas/FasL信号通路在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在明确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基础上,从Fas/FasL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以千金子甾醇终浓度2.5、10、40μg/ml作用24 h后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学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Ⅴ/PI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8和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千金子甾醇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9±3.7)%、(54.6±5.2)%、(61.3±4.3)%,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4±3.1)%、(35.7±4.3)%、(53.2±3.9)%。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P<0.01),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P<0.01)。结论千金子甾醇可以诱导HL-60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 郭菲李霞张超任霞史美艳姜国胜
- 关键词:HL-60细胞细胞凋亡
- 与HLA-B27相互结合的KIR,LILR家族分子的筛选
- 目的:筛选与经典和非经典型HLA-1类抗原HLA-B27相互结合的天然免疫分子KIR,LILR家族成员,探讨天然免疫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天然免疫分子KIR,LILR的真核表达载体,瞬转入293T...
- 张之勇李德敏任霞宋冠华史美艳俞林昌姜国胜
- 关键词:天然免疫分子HLA-B27慢病毒
- 吉西他滨介导胰腺癌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G2质膜移位诱发耐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G2(ABCG2)与胰腺癌采用吉西他滨化疗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胰腺癌手术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及胰腺癌细胞系中ABCG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胰腺癌细胞系在吉西他滨刺激0、3、12、24、48、72 h后的ABCG2膜表达结果,选择高表达水平的PANC-1细胞株进行相关机制试验。观察吉西他滨作用0、15、30、45、120、180 min后P-AKT表达水平,及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或AKT si RNA阻断AKT表达后ABCG2表达水平和生存率变化。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在对照、吉西他滨、LY294002和吉西他滨+LY294002 4种实验条件下细胞膜膜表面的ABCG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BCG2蛋白表达量在胰腺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ABCG2+细胞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胰腺癌细胞系在吉西他滨刺激后总ABCG2水平无明显变化,而ABCG2+细胞数有明显增加。PANC-1在吉西他滨刺激后细胞总ABCG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增加趋势;ABCG2+细胞数明显增加,并呈时间相关性。LY294002或LY294002+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后ABCG2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si RNA-AKT2基因敲除或LY294002处理后,肿瘤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共聚焦表明吉西他滨调节胰腺癌PI3K/AKT信号分子,介导ABCG2质膜移位。结论吉西他滨活化PI3K/AKT信号分子,促进ABCG2质膜移位,抑制胰腺癌化疗敏感性。
- 史美艳边雅敬魏巍何晓丹王娟辛贝贝沈啸洪
- 关键词:吉西他滨
- 与HLA-B27相互结合的KIR,LILR家族分子的筛选
- 目的:筛选与经典和非经典型HLA-1类抗原HLA-B27相互结合的天然免疫分子KIR,LILR家族成员,探讨天然免疫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天然免疫分子KIR,LILR的真核表达载体,瞬转入293T...
- 张之勇李德敏任霞宋冠华史美艳俞林昌姜国胜
- 关键词:天然免疫分子HLA-B27慢病毒
- 文献传递
- 天然免疫分子LILRA1和LILRB2结合并调控HLA—B27的比较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分子LILRA1,LILRB2与HLA-1类抗原HLA-B27的结合及其调控作用机制。方法:构建LILRA1,LILRB2的真核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载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ILRA1,LILRB2在293T细胞系和221-B27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HLA—B27同源四聚体检测表达在细胞膜表面的LILRA1,LILRB2与HLA—B27分子结合能力,将LILRA1,LILRB2慢病毒载体分别转入HLA—B27稳定转染221细胞后,通过特异性抗体HC10和W6/32检测HLA—B27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LILRA1与LILRB2载体序列正确,LILRA1与LILRB2均能特异性结合HLA—B27同源四聚体,而LILRB2结合HLA—B27能力强于LILRA1;LILRB2稳定转梁的221-B27细胞中HLA—B27分子在细胞膜的表达降低,而L1LRA1的转染对HLA—B27分子在细胞膜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LILRA1,LILRB2均可在细胞膜表面特异的与HLA-B27同源四聚体相结合,LILRB2在细胞内的高表达将抑制HLA—B27分子在细胞膜的表达。
- 张之勇任霞宋冠华俞林昌史美艳郭强李莲莲张晓瑜姜国胜毕可红
- 关键词:慢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