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林祥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钻井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堵漏
  • 1篇压裂
  • 1篇油藏
  • 1篇油气井
  • 1篇水力压裂
  • 1篇塑性
  • 1篇套管
  • 1篇膨胀套管
  • 1篇气井
  • 1篇注水
  • 1篇注水泥
  • 1篇钻井工艺
  • 1篇钻井工艺技术
  • 1篇钻井速度
  • 1篇钻井液
  • 1篇钻头
  • 1篇尾气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6篇叶林祥
  • 2篇徐英
  • 2篇钟水清
  • 1篇钟雨师
  • 1篇陆秀林
  • 1篇符兆荣
  • 1篇陈忠实
  • 1篇李渊
  • 1篇尹丛彬
  • 1篇李建波
  • 1篇练章华
  • 1篇李家龙
  • 1篇游贤贵
  • 1篇黄桢
  • 1篇吴月先
  • 1篇施太和
  • 1篇郭生秋
  • 1篇董范
  • 1篇刘洪

传媒

  • 4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钻采工艺
  • 1篇中外能源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提高川西南地区钻井速度的有效途径
2000年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 ,纵向上高低压力系统交错分布 ,横向上炭酸盐岩裂缝系统展布又难以预测 ,因而钻井液密度很难做到自上而下科学地平衡钻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地层压力梯度异常带来的井喷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 ,经常采用构造上已钻井出现过的最高压力梯度来设计钻井液密度 ,这种做法对多数井是过平衡钻井 ,严重影响机械钻速 ,造成钻井速度慢 ,钻井成本高。文章以川西南地区钻井资料分析为基础 ,找出了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 : 2 15 .9mm井段是影响整口井钻井速度的主要井段 ,如果在 2 15 .9mm井段提高钻井速度 ,一口井的钻井周期就可加快。提高川西南地区的钻井速度的两个有效技术途径 :一是平衡钻进 ,二是高密度条件下使用螺杆钻具带巴拉斯钻头钻井。在几个构造多口井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叶林祥陈忠实
关键词:钻头钻井液钻井速度地质构造
柴油机尾气钻井工艺技术在兴24井的实践被引量:4
2000年
叶林祥游贤贵
关键词:柴油机废气利用钻井工艺
水力压裂力学机理新探索被引量:24
2006年
引入分形理论、岩石损伤力学和岩石断裂力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等手段,主要对油气藏水压裂缝的分形特征、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延伸的损伤力学模型和裂缝几何形态模拟的损伤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对上述水力压裂力学机理研究中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论分析与探索,分析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探索性的算例分析,为水力压裂力学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
刘洪符兆荣黄桢钟水清陆秀林尹丛彬郭生秋叶林祥
关键词:水力压裂分形流固耦合
膨胀套管计算机仿真分析被引量:29
2003年
膨胀套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文章用弹塑性有限元接触问题建立了可膨胀套管膨胀过程的力学模型 ,对N80钢级材料的 114 .3mm套管膨胀至 139.7mm进行了膨胀过程详细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给出了摩擦系数为 0 .0、0 .0 5、0 .1和 0 .15时 ,膨胀套管内等效应力、套管内的残余应力随活塞位置变化的定量曲线。在大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得出了膨胀套管内的残余应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活塞锥体部分的膨胀套管内。
练章华施太和杨龙高智海董范李渊徐英叶林祥
关键词:膨胀套管计算机仿真分析油气井力学模型
塑性堵漏在川西地区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井漏是钻井中常见的复杂情况,其根本的原因是钻井液液柱压力与泵送回压之和大于地层压力,并产生指向地层的正压差,这个正压差就是发生井漏的驱动力。针对这一机理,采用减轻堵漏剂密度和提高塑性"失重"能力的方法,有利于实现堵漏剂在漏层定位不发生停泵后的再运动,因而可以提高堵漏的成功率。为此,介绍了一种封固型塑性堵漏的思路与施工步骤,并通过在威阳28等井的现场应用表明,按塑性"失重"思路配制的堵漏剂能成功地解决严重漏失井的堵漏和固井问题,塑性"失重"堵漏剂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徐英李家龙叶林祥
关键词:钻井堵漏注水泥固井
川北油田SL2裂缝系统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川中隆起大安寨段薄层状介壳灰岩裂缝油藏,具有无底边水、定容封闭和未饱和特征。川北油田SL2裂缝系统油藏自衰竭式开采以来,弹性驱和溶气驱采收率只有14.71%,低渗储集层产出能力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上覆应力敏感极强,裂缝导流能力明显降低,连通性变差,剩余石油地质储量被分割。为此,从直井和水平井压裂酸化、层内燃爆、增能驱油和热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对策探讨,扩大了开采技术选择范围,有利于超前科学决策。
李建波吴月先钟雨师钟水清叶林祥
关键词:灰岩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