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淑果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塑料
  • 6篇浮游
  • 4篇植物
  • 4篇群落
  • 4篇浮游植物
  • 3篇群落结构
  • 3篇海湾
  • 3篇海域
  • 3篇浮游生物
  • 2篇玉米
  • 2篇脂肪酸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珊瑚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生态风险
  • 2篇水排
  • 2篇尿素
  • 2篇农村生活污水
  • 2篇脲酶

机构

  • 22篇海南省环境科...
  • 9篇暨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海南热带海洋...
  • 3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岛国家海洋...

作者

  • 26篇吕淑果
  • 8篇吕颂辉
  • 4篇关学彬
  • 4篇岑竞仪
  • 3篇江涛
  • 3篇陈峻峰
  • 3篇欧林坚
  • 3篇张云
  • 2篇齐雨藻
  • 2篇林彰文
  • 2篇江天久
  • 2篇黄凯旋
  • 1篇李霞
  • 1篇雷坤
  • 1篇刘志媛
  • 1篇史建康
  • 1篇李晓光
  • 1篇王朝晖
  • 1篇王旭晨
  • 1篇高聚林

传媒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南热带海洋...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松涛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提取了松涛水库上游降雨侵蚀力、地形、土壤可蚀性、植被与经营管理和水土保持措施5个主要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该区域土壤侵蚀量,生成土壤侵蚀程度分布图。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土流失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43%和26.76%;坡度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坡度>15°的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人类干扰活动较强烈的草地、灌木林、速生林、热作园等地类上,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研究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9.64%。
关学彬史建康吕淑果
关键词:遥感技术RUSLE模型水土流失
三亚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惠益共享问题探析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阐述了三亚西岛生态环境现状及旅游开发状况,分析了该岛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福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景区社区惠益共享型热带海岛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建议,以期实现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雪霞吕淑果
关键词: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粮饲兼用玉米的开发利用及效益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长期以来,玉米在解决人们温饱问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人均口粮基本解决,急需大量肉、蛋、奶供应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阶段,玉米也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主导因素。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但在入世后,我国玉米在质量与价格上都没有优势,受到了国际玉米市场的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及我国特定的国情,我们该怎样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玉米发展找出一条可持续道路,文章试图从粮饲兼用玉米的开发利用价值方面做一分析。
吕淑果高聚林
关键词:玉米粮饲兼用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海南省生活污水排放特点、排放量和污水收集现状,总结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对不同的处理工艺分别给出其适用范围、工艺概况、管理维护和成本分析等。根据各村庄的自然状况、人口分布特征、处理污水量的不同以及污水处理的工艺特点,推荐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
关学彬林彰文吕淑果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工艺
海南澄迈湾浮游植物群落生态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2010年12月、2011年2月和4月,分别对海南澄迈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1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4门36属。运用改进的Levins公式和Petraitis指数,分析澄迈湾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种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澄迈湾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23~0.86,生态位较宽的有斜纹藻,菱形海线藻和舟形藻,生态位宽度大于0.7,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研究得出同一种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月份不同水层差异较大,各月份优势种的优势度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著相关。
岑竞仪吕淑果张华谭烨辉吕颂辉
关键词: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
冬季海南岛五个海湾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分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海南岛周边海湾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于2010年12月在海南岛周边5个海湾(海口湾、澄迈湾、洋浦-新英湾、陵水新村湾、三亚大东海)进行生态调查,分析了调查区域表层水的光合色素分布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不同类群的影响。本次调查共检出17种光合色素,岩藻黄素和叶绿素a是含量最高的两种色素,平均值分别达到0.410?g/L和0.278?g/L。CHEMTAX分析表明,调查海湾浮游植物类群主要包括硅藻、甲藻、蓝藻、青绿藻、隐藻等;浮游植物类群以硅藻为主,其次是隐藻与青绿藻。海南岛北部3个海湾(海口湾、澄迈湾、洋浦-新英湾)的硅藻比例低于南部2个海湾(陵水新村湾、三亚大东海),但其隐藻比例高于南部海湾。RDA结果显示,不同门类的浮游植物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模式不同:定鞭藻、金藻、蓝藻与盐度、温度呈较强正相关,而与硅酸盐呈较强负相关;硅藻与盐度、温度呈较强正相关,与DIN、硅酸盐、磷酸盐呈负相关;甲藻、绿藻与DIN、磷酸盐呈较强正相关并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较小;隐藻、青绿藻与硅酸盐呈较强正相关,与盐度、温度呈极强负相关。
郑耀洋江涛吕淑果岑竞仪吕颂辉徐艳红江天久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光合色素
海南省赤潮监控重点区域划定和防控对策研究
2018年
项目针对海南省赤潮灾害和近岸海域管理需求,通过全面掌握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历史资料和数据,结合赤潮易发海域易发期6个航次的多参数现场取样调查,深入研究了海南岛近岸海域有害赤潮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问题和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了区域赤潮易发程度的识别指标体系和赤潮监控区域的分级标准,利用该指标体系方法和GIS手段,判断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易发程度,即识别赤潮高发区、赤潮易发区及潜在赤潮发生区。结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科学合理的划定了我省近岸海域赤潮监控重点区域,提高了赤潮的有效监控和预警。根据不同区域的赤潮状况及生态安全需求,提出防控措施和对策,为近岸海域赤潮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吕淑果吕颂辉吴国文
关键词:防控对策
海南岛西部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通过2022年3月10-15日在海南岛西部昌江昌化沿岸海域开展为期6 d的现场跟踪调查,结合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本次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生消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次赤潮高峰期球形棕囊藻丰度及COD_(Mn)分别高达3.10×10^(8) cells/L及35 mg/L,远高于其他海域报道记录。赤潮暴发前降雨及风浪扰动促进了陆源输入及沉积营养盐释放,为赤潮暴发提供物质条件。气温骤升诱导赤潮发生,更大潮差及较低风速为囊体沿岸聚集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赤潮消亡过程中,DIN、PO_(4)-P、DO、COD_(Mn)及Mn浓度显著下降,其中DIN及PO_(4)-P是本次赤潮消亡的限制因子,DO、COD_(Mn)及Mn为本次赤潮消亡的重要特征因子。黄色囊体出现破碎后,Chlorophyll a及SiO_(3)-Si浓度也迅速下降,随后缓慢上升甚至高于高峰期浓度水平,此时以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等代表的硅藻丰度逐渐增加。研究还初步探索了本次赤潮的基本生消过程,为进一步揭示本区域球形棕囊藻赤潮爆发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符传辉陈峻峰刘志媛张燕伟刘焕淳吕淑果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环境因子影响因素
玉米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及营养品质研究
玉米饲用是当今玉米利用乃至整个农牧业协调发展的导向之一.该试验于2001~2002两年对三个不同类型五个玉米品种在其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玉米饲用栽培实践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吕淑果
关键词:玉米营养品质
文献传递
藻华发生过程中胶州湾水体颗粒有机物脂肪酸的组成与动态被引量:7
2009年
胶州湾在2005年夏季发生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藻华,该优势种占细胞总量的比例在两个研究站位(C3站及A5站)分别达到59%和86%。对藻华发生过程中(7月,8月及9月份)的颗粒有机物进行了采样分析,测定了脂肪酸、叶绿素(Chl-a)和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分析了藻华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和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并通过标志脂肪酸对藻华发生过程中颗粒有机物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总脂肪酸浓度同叶绿素和颗粒有机碳浓度一样,在藻华发生期达到最高,两个采样站位(C3站及A5站)分别为29.0μg.L-1及185.5μg.L-1,比藻华发生前和消退后高2~3倍及20倍。胶州湾悬浮颗粒脂肪酸主要包括16∶0,14∶0,18∶0等直链饱和脂肪酸(SSFA),16∶1ω7、16∶1ω5+ω9、18∶1ω9,18∶1ω7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以20∶5ω3(DHA)和22∶6ω3(EPA)为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以i-15∶0及ai-15∶0为主的支链饱和脂肪酸(BSFA)。藻华期与发生前相比,脂肪酸中的不饱和组分(MUFA,PUFA)所占比例在两个取样站位均有提高。随着藻华的消退,藻华区域中心的A5站的SSFA及BSFA比例有大幅提高,而在非藻华中心区域的C3站,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比例的上升非常显著。藻华发生时浮游植物在颗粒有机物中的比重提高。藻华消退后,A5站颗粒有机物中碎屑有机物及细菌所占比重提高,而C3站颗粒有机物中浮游植物的比重仍然很高。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是A5站藻华消退的主要形式,而C3站藻华的消退则可能与浮游动物的摄食有关。
吕淑果韩博平孙松王旭晨
关键词:藻华颗粒有机物脂肪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