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剑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
  • 2篇砷污染
  • 2篇砷污染土壤
  • 2篇土壤
  • 2篇气态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1篇氮转化
  • 1篇电泳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光谱法
  • 1篇有机黏土
  • 1篇诱变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作者

  • 7篇杨柳燕
  • 7篇吴剑
  • 6篇肖琳
  • 2篇蒋丽娟
  • 2篇陶仙聪
  • 2篇孙成
  • 2篇宋红波
  • 2篇陈鹏
  • 1篇范辉琼
  • 1篇孔倩
  • 1篇火慧琴
  • 1篇万玉秋
  • 1篇刘慧
  • 1篇朱建中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第九次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铜绿微囊藻生长对培养液pH值和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6
2009年
在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培养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mosa),研究其生长过程对培养液的pH值和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延迟期和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使培养液的pH值上升,pH从初始的7.2、8.0和8.8分别上升到最大值10.02、10.34和10.94;稳定期和衰亡期的微囊藻使培养液pH值降低.初始pH值为8.8时,最终pH降至8.66.在微囊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中NO_3^-含量逐渐降低,NO_2^-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分别在60d和67d后降至零.试验结束时,不同pH值培养液中总氮含量比起始时分别下降了25.97%、27.52%和28.16%,说明化合态无机氮可以经过反硝化作用生成氮气而溢出培养液,因此,较大密度水华水体中存在反硝化的脱氮过程.
吴剑孔倩杨柳燕肖琳孙成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PH值氮转化
微生物挥发砷影响因素研究
<正>1 引言生物挥发(Biovolatilization)就是利用生物的作用,包括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把土壤中的金属转化为甲基化有机金属,由于后者的沸点比较低,很容易挥发而进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降低土壤中金属含量的目的...
吴剑杨柳燕肖琳
关键词:芽孢杆菌PH
文献传递
生物挥发去除硫磺尾矿土壤中砷的研究
砷的生物挥发是砷在自然界循环的重要过程,它将土壤中无机态的砷转化为甲基化的挥发态砷.本实验利用生物挥发原理处理高度砷污染的土壤(总砷含量3080 mg/kg),以探索将生物挥发应用于原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受试土壤(...
吴剑杨柳燕肖琳蒋丽娟陶仙聪孙成
关键词:芽胞杆菌除砷
文献传递
砷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使土壤中砷转化为气态砷化物而挥发到大气中。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砷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砷的含量越高,其生物挥发的速率越大,施加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砷的生物挥发,同时,砷的生物挥发速率也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都不利于土壤中砷生物挥发的进行。
宋红波范辉琼杨柳燕吴剑陶仙聪
关键词:土壤原子荧光光谱法
砷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As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A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分析了微生物形成挥发性As化合物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采用生物挥发修复As污染土壤的可能性,最后展望了As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研究的未来。
吴剑杨柳燕肖琳宋红波蒋丽娟陈鹏万玉秋
关键词:甲基化土壤生物修复
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有机黏土为载体的两段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对苯二甲酸(TA),研究其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在TA负荷低于3.5kg/(m3穌)时,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能稳定运行,前段出水中TA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7%和96%.在高负荷时,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平均去除率比不加黏土的活性污泥对照床高15%,出水水质也相对稳定.因此,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反应器.
吴剑杨柳燕火慧琴肖琳
关键词:有机黏土生物处理
对苯二甲酸降解酵母及其活性被引量:6
2003年
通过半连续驯化,从对苯二甲酸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对苯二甲酸(TA)的假丝酵母(Candida),命名为CP01.经两次紫外诱变后,获得了能以TA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酵母菌CP02,诱变前后酵母全细胞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条带有明显差异. CP02在30℃, pH5.5~8,振荡速率150r/min的培养条件下,72h内对1400mg/L的TA降解率可达80%以上.
陈鹏肖琳吴剑刘慧杨柳燕朱建中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酵母菌紫外诱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