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忠兴

作品数:54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水华
  • 13篇蓝藻
  • 9篇三峡库区
  • 9篇微囊藻
  • 9篇库区
  • 7篇支流
  • 7篇群落
  • 7篇蓝藻水华
  • 6篇植物
  • 6篇光合作用
  • 6篇浮游植物
  • 5篇三峡水库
  • 5篇铜绿微囊藻
  • 5篇溪河
  • 5篇环境因子
  • 4篇淡水
  • 4篇生理响应
  • 4篇水华蓝藻
  • 4篇水库
  • 4篇水体

机构

  • 35篇西南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1篇斯德哥尔摩大...
  • 1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昆明市滇池高...

作者

  • 52篇吴忠兴
  • 29篇施军琼
  • 13篇杨燕君
  • 11篇董聪聪
  • 8篇张红波
  • 8篇李仁辉
  • 6篇向蓉
  • 5篇郑伟文
  • 5篇陈坚
  • 4篇刘黎
  • 4篇白芳
  • 3篇宋立荣
  • 3篇虞功亮
  • 3篇徐沙
  • 3篇彭欣
  • 2篇包晓东
  • 2篇马剑敏
  • 2篇覃家理
  • 2篇岳红
  • 2篇庄惠如

传媒

  • 17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环境科学
  • 6篇湖泊科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藻类学会...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淡水水体中束丝藻(Aphanizomenon)的形态及分子特征研究
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en ex Born.et Flah.)是一种浮游的丝状藻类, 隶属于蓝藻门念珠藻目念珠藻科束丝藻属,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丝状体末端细胞渐细或成发状,延伸成无色的细胞。在滇池,束丝...
吴忠兴李仁辉
文献传递
中国水华蓝藻的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被引量:11
2008年
在近年来对水华蓝藻的调查中,确定了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WoIoszyńska) Suda et Watanabe 2002。文中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近属浮丝藻属Planktothrix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吴忠兴余博识彭欣虞功亮覃家理李仁辉
关键词:水华
水华束丝藻对磷的生理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由其引发的水华已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及生态安全问题。然而,目前对束丝藻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为了揭示环境因子对束丝藻的影响,研究从淡水水体限制因子?磷入手,探讨其对束丝藻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了不同磷浓度(0.00、0.02、0.05、0.50、1.00 mg/L)对水华束丝藻的生长、光合作用及碱性磷酸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华束丝藻在磷浓度低于0.50 mg/L条件下,其比生长速率(μ)、最大光合反应(Pm)、饱和光强(Ik)、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均下降,而暗呼吸(Rd)显著增加,这表明培养基磷浓度低于0.50 mg/L时,水华束丝藻产生磷营养胁迫,导致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呼吸作用增强,进而抑制其生长。为了应对这种胁迫,束丝藻显著增加了其碱性磷酸酶活性(APA),APA的增加,使得水华束丝藻能够分解有机形态磷物质转化为其可利用无机磷来缓解磷胁迫。当磷浓度高于0.50 mg/L时,水华束丝藻各种参数并没显著性差异,表明磷浓度高于0.50 mg/L能够保证水华束丝藻的正常生理特征。这些结果揭示了在低磷条件下,水华束丝藻能通过调节光合作用和APA等生理响应,使其保持生存和竞争优势。
施军琼吴忠兴马剑敏马帅
关键词:水华束丝藻光合作用碱性磷酸酶生理响应
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7820胞外多糖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了多种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7820可溶性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合成的影响.在18 d内,较高浓度的NO3-,较高的pH和光强,均显著提高了EPS的合成,其中,NO3-对EPS的合成影响最大,其最大产率为5.255μg.L-1.d-1.而KH2PO4,CaCl2,MgSO4等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FeCl3和EDTA对EPS的合成无明显影响;除在实验后期20℃时EPS有较大增加外,温度对其无明显影响.在各种环境因子影响下,EPS产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此外,NO3-,pH和光强对铜绿微囊藻7820的生长速率和总糖的产生也有影响,在较低的NO3-浓度、适中的pH和光强下,生长速率较高;而较高的NO3-浓度、较低的pH和光强,其生长速率明显较低;略低的NO3-浓度和光强可明显提高其总糖产量,而较高的NO3-浓度和弱的光强则明显降低其总糖产量;pH对总糖的产量影响不大.微囊藻有较高的多糖积累,其EPS和总糖的合成有不同的机制.
施军琼马剑敏吴忠兴
关键词:总糖环境因子
水果湖湾蓝藻水华的形成及其对东湖影响的评价被引量:19
2008年
余博识吴忠兴朱梦灵吴幸强彭欣覃家理李仁辉
关键词:蓝藻水华
三峡库区支流梅溪河附石藻类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解不同水文期三峡库区支流附石藻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丰水期(2016年8月)、枯水期(2016年11月)及平水期(2017年3月)这3个时期,对三峡库区支流梅溪河非回水区和回水区的26个采样点附石藻类进行采样并对其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水情期,共鉴定出附石藻类5门47属106种(含变种).其中,丰水期采集到73种,隶属5门38属,枯水期67种,隶属4门36属,平水期63种,隶属4门33属.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优势种分别为19种、17种和18种,丰水期的主要优势种属为曲壳藻属、束丝藻属和席藻属,枯水期为异极藻属、曲壳藻属和舟形藻属,而平水期为异极藻属、曲壳藻属和色球藻属.3个时期共有的优势种为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曲壳藻(Achnanthes sp.)、近棒形异极藻(Gomphonema subclavatum)、小型异极藻(G.parvulum)、小型舟形藻(Navicula parva)和缢缩异极藻(G.constrictum).冗余(RDA)分析表明,回水区的附石藻类优势种相对丰度与电导率(Spc)、溶氧(DO)、pH、总磷(TP)和总氮(TN)的变化相关,而在非回水区,附石藻类优势种相对丰度主要与电导率(Spc)、pH、总磷(TP)、水温(WT)和流速(v)的变化有关.3个时期,影响附石藻类环境因子具有差异,然而,3个时期小型异极藻、缢缩异极藻和曲壳藻等优势种的相对丰度均与总磷呈负相关,与pH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不同水文期及水环境变化对附石藻类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导致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米文梅施军琼杨燕君杨宋琪何书晗吴忠兴
关键词:三峡库区群落组成环境因子
三峡库区支流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种间关联性及影响因子,以花溪河为对象,通过χ检验、种间联结系数(C)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指标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的关系.共鉴定出藻类8门103属380种,四个季节均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裸藻和蓝藻次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物种对联结性检验(χ检验)中不显著相关占比分别为78.4%,83.9%,83.0%和74.0%,表明物种关联弱,独立性较强,群落结构松散.种间关联的影响因子主要是物种均匀度、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其中,C>0(正联结)主要受物种均匀度影响,C=0主要受叶绿素a影响,表明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受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影响.
施军琼何书晗欧阳添赵璐纪璐璐吴忠兴
关键词: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种间关联
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对短期高光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讨不同形态的微囊藻(Microcystis)对光的耐受能力及其应对机制,研究比较了短期高光强条件下群体微囊藻和单细胞微囊藻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高光强胁迫下,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的叶绿素含量、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均降低,但与单细胞微囊藻相比,群体微囊藻的下降幅度较小;在高光强胁迫下,群体微囊藻的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单细胞微囊藻只有CAT活性增加;在短期高光胁迫下,群体微囊藻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表明群体微囊藻比单细胞微囊藻能耐受更高的光强,也暗示了群体微囊藻在野外高光强条件下更具竞争优势。
徐沙杨燕君许金铸施军琼宋立荣吴忠兴
关键词:光强生理响应蓝藻水华
与恢复铜绿微囊藻与小球藻对低温和黑暗的响应
本研究以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7806)与绿藻小球藻(Chlorella sp.FACHB-31)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和黑暗对其生长、色素含量、最大可变荧光(Fv/...
喻燚岳红李巧玉张红波董聪聪施军琼吴忠兴
22种丝状异型胞固氮蓝细菌的16S rDNA的PCR-RFLP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用 1对引物CYA10 6F及 781R(a)从 2 3种蓝细菌的DNA中扩增出一条 6 0 0bp的 16SrDNA PCR片段 .对该片段进行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表明 :可将其中 2 1种自生或共生的丝状异型胞固氮蓝细菌的样品分为 2个类群组 ,基本上对应于形态分类上的Anabaena及Nostoc属 .但有 1种被认为是Anabaena的蓝细菌以及作为对照的 1种聚球藻 (Synechococcus)蓝细菌样品被明显区分出来 ,并发现Anabaena属的蓝细菌也可同被子植物根乃拉草 (Gunnera)
陈坚吴忠兴郑伟文
关键词:PCR-RFLP分析蓝藻念珠藻目聚球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