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淡色库蚊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3篇种群
  • 3篇库蚊
  • 3篇防制
  • 2篇德国小蠊
  • 2篇种群构成
  • 2篇种群结构
  • 2篇蚊虫
  • 2篇密度消长
  • 2篇灭鼠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家蝇
  • 2篇常用杀虫剂
  • 1篇毒饵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观察
  • 1篇蝇类

机构

  • 11篇安徽省疾病预...
  • 5篇合肥市疾病预...
  • 2篇宿州市疾病预...
  • 1篇肥东县疾病预...
  • 1篇铜陵市疾病预...
  • 1篇阜南县疾病预...

作者

  • 11篇吴明生
  • 10篇张家林
  • 3篇陈建民
  • 3篇陈建明
  • 3篇胡兴强
  • 2篇马子健
  • 2篇侯银续
  • 2篇陆群
  • 2篇苏宝
  • 2篇王晓敏
  • 2篇魏永
  • 1篇赵丽仙
  • 1篇戴振威
  • 1篇候银续
  • 1篇吴磊
  • 1篇许友邦
  • 1篇马子建
  • 1篇柳燕
  • 1篇何益新
  • 1篇赵树明

传媒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丰县室外蚊虫密度消长及物种构成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长丰县室外蚊虫密度消长及物种构成,为制定蚊类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结果长丰县室外蚊虫密度高峰在7-9月,其密度分别为1903、1927和2182只/人工小时,以9月最高。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占捕蚊总数的63.23%;该蚊于7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出现3个密度高峰,分别为848、769和765只/人工小时。结论三带喙库蚊是合肥市长丰县室外优势蚊虫,是防制的重点。
张家林陈建民吴明生胡兴强马子健
关键词:蚊虫密度消长种群构成
2004年合肥地区农村蚊虫季节消长调查
2008年
目的掌握农村居民住宅周围蚊媒种类和构成以及蚊媒季节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人工吸捕方法,在猪圈内捕获蚊虫,并进行分类鉴定和记录统计。结果在猪圈内捕获7种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优势种;按蚊的发生高峰在6月中旬,阿蚊的发生高峰在9月下旬,库蚊有两个高峰,分别发生在7月上旬和8月底9月初。结论6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是合肥地区控制蚊媒密度和减少与蚊媒接触的重要时期。
胡兴强许友邦陈建民吴明生张家林马子建戴振威朱义彬
关键词:蚊媒
铜陵地区蚊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蚊蝇对常用4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采用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蚊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较敏感;家蝇对溴氰菊酯产生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中抗性,对敌敌畏、残杀威敏感。结论本地蚊蝇对常用部分杀虫剂保持敏感,但蝇类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应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蚊蝇抗药性的产生。
赵丽仙何益新张家林吴明生候银续王平赵树明李光清丁士旵
关键词:淡色库蚊家蝇抗性杀虫剂
安徽省蚊虫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蚊虫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为制定蚊虫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042007年的5-10月开展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和帐诱法捕蚊,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安徽省蚊虫密度高7-9月,7月上旬和8月下旬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641.4和824.6只/人工小时,以8月下旬密度最高。优势蚊种为三库蚊,占捕蚊总数的65.36%。结论三带喙库蚊是安徽省优势蚊种,是防灭的重点,监测可以掌握其产生规律,为制宜的灭蚊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张家林吴明生陈建民张文华张春峰马子健
关键词:蚊虫密度消长种群构成
合肥市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防制对策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抗性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2.20、2.30和3.19;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较高,抗性指数分别为4.85和5.16。结论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但以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为高。
张家林吴明生陈建明
关键词:淡色库蚊杀虫剂抗药性
安徽省部分城市夏季蝇类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蝇类的分布特点及生态习性,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成蝇1 999只,分属4科12属15种。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市蝇和棕尾别麻蝇为宿州市、合肥市和马鞍山市2009年夏季优势蝇种或常见蝇种。三城市的蝇类种群结构有较大差异;不同的生境下蝇种群构成不同。结论研究区域各种蝇种群大小与孳生环境和孳生物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划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灭蝇工作中采取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蝇类。
侯银续杨广岚魏永于修贵吴丽琴张家林张跃玉陆群苏宝王晓敏吴明生
关键词:蝇类调查种群结构
2003年蒙洼蓄洪区鼠情监测及灭鼠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蓄洪区鼠患情况以及采取灭鼠措施防止灾区出血热发生流行。方法以夹夜法调查灾区鼠密度,取鼠血、鼠肺标本检测鼠对出血热病毒的感染率,用溴敌隆毒饵灭鼠控制鼠数量。结果蓄洪后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11.1%和8.9%,室外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2.4%,室内小家鼠为优势种占66.7%,室外还发现了鼠类天敌黄鼠狼和刺猬,室内鼠总感染率为0,室外鼠总感染率为31.25%,室外草垛灭鼠率为100%,室内灭鼠率为45.9%,2003年未发生出血热病例。结论2003年蓄洪区鼠密度低和鼠带毒率也低,较低的密度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灭鼠率。
胡兴强刘红柳燕刘春生吴明生吴磊王吉庆
关键词:洪灾鼠情监测灭鼠效果
两种溴敌隆毒饵适口性实验室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大白鼠的适口性及杀灭效果 ,为使用此类药物灭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性摄食试验和毒杀效果观察。结果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大白鼠的摄食系数分别为 0 .81和 0 .6 6 ;毒杀率都达到 10 0 % ;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5d和 6 .3d ;雌性试鼠对溴敌隆更为敏感 ,雄性试鼠对溴敌隆较为耐受。结论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鼠类适口性好 ,毒效高。
张家林吴明生陈建明
关键词: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适口性
安徽省夏秋季蚊类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初步掌握安徽省蚊虫的分布特点及生态习性,为蚊虫及蚊媒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及人工小时法。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成蚊2086只,分属2亚科4属5亚属10种。夏秋季节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67.79%),淡色库蚊(12.03%)、二带喙库蚊(11.79%)、骚扰阿蚊(5.03%)和中华按蚊(1.58%)为该季节的常见蚊种。不同地区和生境蚊类种群结构差异较大。结论研究区域蚊类种群结构除与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划有关外,还与孳生环境类型和生境多样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灭蚊工作中必须根据当地蚊类种群结构,并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控制蚊虫和蚊媒疾病。
侯银续张家林张跃玉陆群王晓敏苏宝魏永吴丽琴于修贵吴明生
关键词:种群结构生境
必克杀虫乳油防制蚊、蝇和蜚蠊的室内药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测定10%必克杀虫乳油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以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为试验对象,对10%必克杀虫乳油进行室内药效、模拟现场药效和滞留喷洒药效测定。结果该杀虫剂室内药效对淡色库蚊的KT50值为2.40 min,24 h死亡率为100%;对家蝇的KT50值为2.81 min,24 h死亡率为100%;对德国小蠊的KT50值为4.67 min,72 h死亡率为100%。模拟现场对淡色库蚊1 h击倒率为100%,24 h的死亡率为100%;对家蝇1 h击倒率为98.03%,24 h的死亡率为100%;对德国小蠊1 h击倒率为95.00%,72 h的死亡率为100%。滞留喷洒以50 mg a.i/m2剂量在玻璃板面、清漆木板面和水泥板面的持效期分别达90、60和45 d。结论该药剂对3种卫生害虫具有良好的速杀和持效作用。
张家林吴明生
关键词: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药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