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春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效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手卫生
  • 2篇终末消毒
  • 2篇消毒
  • 2篇消毒效果
  • 2篇护理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区
  • 1篇对手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 1篇血源性职业暴...
  • 1篇医护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茂名市人民医...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8篇吴晓春
  • 4篇李颖
  • 3篇曾朱君
  • 3篇曲秀娟
  • 2篇潘华美
  • 1篇汤艳平
  • 1篇任燕歌
  • 1篇刘曦
  • 1篇周耀勇
  • 1篇李铁
  • 1篇邱显荣
  • 1篇赵妙凤
  • 1篇刘桂容
  • 1篇王粤峰
  • 1篇朱金彩
  • 1篇洪仲思
  • 1篇张馨予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护体系建立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系统化的防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89例,暴露最高的是护士(68.5%),其次是实习护士(18.0%)、医生(9.0%)和实习医生(4.5%);工作时间5年以下占53.9%,以内科系统医务人员发生暴露为主(55.1%);暴露部位手指、手背、手掌及其他部位分别占62.9%、23.6%和13.5%;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88.46%),拔针、清理锐器为高危环节;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47.2%)、梅毒(30.3%)、丙型肝炎病毒(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6.7%)。[结论]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改善护理用具,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李颖李铁吴晓春刘曦
关键词:医务人员
综合护理在预防抽取鼻腔填塞物时发生晕厥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证实降低鼻窦炎术后抽取鼻腔填塞物时晕厥的发生率,并能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出血量。方法采用偱证护理的方法 ,制定出一套针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案,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晕厥发生率、疼痛程度、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患者晕厥发生率、主观疼痛感觉、出血量较常规护理明显降低和减轻。结论采用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案,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会明显降低晕厥的发生率。
吴晓春赵妙凤张馨予
关键词:鼻窦炎术后鼻腔填塞晕厥护理
汽化过氧化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终末的消毒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病区的终末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4间新冠隔离病房作为试验场地,其中病房(1)~(7)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8)~(14)采用含氯消毒液喷洒+紫外线照射消毒,比较两种方法消毒前后的自然菌菌落数变化、自然菌杀灭率以及消毒合格率。结果 消毒前,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毒后,两种方法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菌落数均明显减少,但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菌落数少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杀灭率均高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后的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均高于采用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P<0.05)。结论 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进行终末消毒,效果优于含氯消毒液加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效果更理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吴晓春李颖阮景昊刘桂容曲秀娟潘华美曾朱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含氯消毒液紫外线照射终末消毒
某三级综合教学医院手卫生暗访调查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隐蔽观察法,2016年10—11月组织临床实习同学观察全院随机抽取的15个临床科室医生、护士、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全院临床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33.44%(1 131/3 382)、正确率为59.86%(677/1 131),各类别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0,P=0.002),依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35.85%)、保洁人员(32.28%)、医生(29.50%)。5个手卫生时刻中,接触患者体液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69.74%),接触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差(25.03%)。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在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体液后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护士(分别为71.25%vs 32.44%,82.86%vs 69.78%),接触患者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40.06%)。结论该院手卫生情况不容乐观,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均较低,且不同职业类别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手卫生依从率均存在差异,有待提高。
吴晓春曲秀娟陈苑利
关键词: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医院感染
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智能控制手卫生管理系统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方法在某手卫生重点科室安装智能控制手卫生管理系统,观察医护人员在5个时刻手卫生落实情况。结果使用智能控制手卫生管理系统,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从40.63%提高到76.23%,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分别由26.29%、75.24%、41.04%、33.14%提高到66.73%、86.89%、82.05%、67.91%;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从53.67%提高到82.20%,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分别由41.62%、78.03%、53.24%、40.49%提高到76.26%、90.04%、85.08%、79.34%,接触患者体液后医生及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智能控制手卫生管理系统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值得临床推广。
李颖吴晓春周耀勇林芳洪仲思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50例硬外麻下行PPH手术后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2年
目的探讨硬外麻下PPH手术后致患者疼痛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硬外麻下行PPH手术后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一切引起疼痛的原因,积极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创伤、术后排便的刺激、术后伤口水肿均可引起疼痛,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消除患者术后的疼痛是有效的,患者对于相关的措施给予积极配合并对有效止痛效果很是满意。
王粤峰朱金彩吴晓春
关键词:痔疮手术疼痛护理心理干预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信息。使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梅里埃药敏卡片GN13鉴定MDR-Ab 95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PCR)检测MDR-Ab携带相关耐药基因。结果:95株MDR-Ab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5.79%和81.05%,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84%和57.89%,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为88.42%,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和88.42%,对四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87.37%、16.84%和9.47%,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1.05%。95株MDR-Ab中携带β-内酰胺酶中A类酶耐药基因TEM、PER分别95株和25株,D类酶耐药基因OXA-51、carO和adeB各95株,OXA-23基因90株。携带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 60株。携带16S r 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armA 75株。每株MDR-Ab除携带TEM+carO+adeB+OXA-51四种基因外,另同时携带四种基因20株(21.05%),三种基因38株(40.00%)。结论:MDR-Ab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携带的耐药基因型主要为TEM、carO、adeB及OXA-51。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MDR-Ab耐药重要原因。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延缓泛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曾朱君邓宁波任燕歌邱显荣吴晓春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基因耐药机制
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病区终末消毒控制措施及效果监测
2022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病区终末消毒控制措施并监测其消毒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隔离病区实施终末消毒,并对终末消毒前后空气和物表进行采样检测及终末消毒后环境进行采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结果:对14个隔离病区开展了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前后均采集空气沉降菌样品156份、物表样品254份,终末消毒后采集环境核酸样品209份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各隔离病区经终末消毒后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均为100.00%,高于终末消毒前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76.20%(P<0.05);终末消毒后物表消毒效果为94.88%,高于终末消毒前物表消毒效果合格率71.65%(P<0.05);终末消毒后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各隔离病区经终末消毒后各项指标均符合终末消毒评价要求。
吴晓春曲秀娟陈苑利汤艳平曾朱君李颖阮景昊潘华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终末消毒消毒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