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统文

作品数:113 被引量:1,42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1篇气候
  • 19篇环流
  • 19篇降水
  • 18篇气候系统
  • 18篇BCC
  • 17篇气候系统模式
  • 12篇气候模式
  • 12篇夏季
  • 10篇年际
  • 10篇气候变化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8篇臭氧
  • 7篇环流模式
  • 7篇季风
  • 7篇干旱
  • 7篇BC
  • 7篇大气环流
  • 6篇气候预测
  • 6篇大气环流模式

机构

  • 83篇中国气象局国...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气象科学...
  • 18篇中国气象局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西...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重庆市气候中...
  • 3篇凉山州气象局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作者

  • 113篇吴统文
  • 17篇王在志
  • 16篇刘向文
  • 15篇辛晓歌
  • 13篇钱正安
  • 11篇李巧萍
  • 11篇张芳
  • 10篇颉卫华
  • 10篇梁潇云
  • 10篇张洁
  • 9篇房永杰
  • 9篇储敏
  • 9篇董敏
  • 9篇张莉
  • 8篇颜京辉
  • 7篇张艳武
  • 6篇刘一鸣
  • 6篇路屹雄
  • 6篇李伟平
  • 6篇瞿章

传媒

  • 26篇高原气象
  • 16篇气象学报
  • 13篇大气科学
  • 7篇应用气象学报
  • 5篇气象科技合作...
  • 4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减排情景下21世纪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0模拟了相对于B1排放情景,两种不同减排情景(De90和De07,表示按照B1情景排放到2012年,之后线性递减,至2050年时CO_2排放水平分别达到1990和2007年排放水平一半的情景)对全球和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减排情景下模式模拟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在21世纪40年代以后明显低于B1情景,比减排情景浓度低于B1的时间延迟了20年左右;尽管De90减排情景在2050年所达到的稳定排放水平低于De07情景,但De90情景下的全球增温在2070年以后才一致低于De07情景,这种滞后可能与耦合系统(主要是海洋)的惯性有关;至21世纪末,De90和De07情景下的全球增温幅度分别比B1情景降低了0.4和0 2℃;从全球分布来看,B1情景下21世纪后30年的增温幅度在北半球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最大,减排情景能够显著减少这些地区的增温幅度,减排程度越大,则减少越多;在中国区域,B1情景下21世纪末平均增温比全球平均高约1.2℃,减排情景De90和De07分别比B1情景降低了0.4和0.3℃,中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高于南方及沿海地区,减排情景能够显著减小中国西部地区的增温幅度;B1情景下21世纪后30年全球增温在冬季最高,De90和De07情景分别能够降低各个季节全球升温幅度的17%和10%左右。
辛晓歌吴统文王在志
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温室气体减排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和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及问题被引量:183
2001年
首先阐述了自然灾害中干旱灾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接着从西北干旱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干旱气候的比较以及监测和预测等方面回顾了近 2 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研究的进展 ;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气候待研究的问题。
钱正安吴统文宋敏红马晓波蔡英梁潇云
关键词:干旱灾害环流影响
BCC大气环流模式对亚澳季风年际变率主导模态的模拟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观测海温驱动下的北京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AGCM)1979—2000年的模拟数据,从亚澳季风(A-AM)年际变率的角度,对该模式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季节依赖的EOF分析方法(S-EOF)得到观测第1模态,与ENSO从暖位相向冷位相的转变相联系,并伴随东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降水异常随季节变化。该模态具有准2a和4—6 a周期的谱峰。分析结果显示,BCC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第1模态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位相的同步关系。但是,模式模拟的降水空间型与观测存在偏差,这主要是由于模式对环流场模拟的偏差造成的,具体表现在西北太平洋(WNP)反气旋和南印度洋(SIO)反气旋的季节锁相模拟偏差。前者与模式模拟的环流场整体偏东有关,后者是由于SIO反气旋的发展和衰亡过程受印度洋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影向,而单独大气模式则无法合理地反映这一过程。另外,模式模拟的第一模态降水空间型在夏季效果较差,原因在于模式模拟的夏季平均降水量存在偏差,尤其是东南印度洋的降水量模拟偏少。进一步分析表明,这可能与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有关。
王璐周天军吴统文吴波
关键词:亚澳季风年际变率大气环流模式
导致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过程的热力异常及其形成原因
本文利用中国604个地面台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全球2.5o×2.5o分辨率的NCEP再分析各等压面温度和环流场资料,从地面和大气垂直热力结构配置及其气候异常的角度出发,诊断分析了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雨雪冰冻过程的形成。结...
高洋吴统文陈葆德
关键词:雨雪冰冻天气热力结构气候异常
文献传递
北京气候中心CMIP6数据共享平台及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为保障北京气候中心(Beijing Climate Center,BCC)气候模式在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的大量试验数据产品面向国内外实现共享,建立了试验数据共享平台。由于模式试验数据具有数据量大、要素种类繁多、元数据多样等特征,为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数据通过气候模式输出重写(climate model output rewriter,CMOR)软件进行格式规范,并实现基于THREDDS(thematic real-time environmental distributed data services)的数据组织与共享。在平台建设及软件设计部署等层面,充分考虑数据安全。该平台实现BCC 3个模式约190 TB的试验数据稳定、高效共享,为国内外气候变化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获取数据的方便快捷途径与方法,成为推动我国气候模式国际应用的有力技术手段。
马强颜京辉颜京辉辛晓歌张莉张芳张莉
关键词:CMIPBCC数据共享数据安全
华北地区未来30年气候变化趋势模拟研究
柳艳香吴统文郭裕福颜京辉
MOZART-2和BCC_AGCM2.0.1离线耦合模式系统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模拟研究
运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和中国气象局北京气候中心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AC-CM2.0.1所构成的离线耦合模式系统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东亚地区有代表...
刘茜霞王在志吴统文
关键词:对流层臭氧浓度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气候系统模式对南亚高压气候特征的模拟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应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BCC_CSM1.1)CMIP5和AMIP试验结果对模式模拟南亚高压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BCC_CSM1.1模式对作为北半球高层大气环流活动中心的南亚高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它能够模拟出南亚高压的气候平均状态、季节变化,对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高压中心的位置及其季节变化也有较好的模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场和南亚高压强度的模拟结果较观测明显偏弱;模拟的脊线位置在冬半年要比观测略偏南;模拟的南亚高压中心在某些月份与观测有出入,例如,5月南亚高压中心的模拟较观测偏西,夏季南亚高压的双中心的位置与实际也略有差异;模拟的南亚高压强度偏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耦合模式与单独大气模式模拟的南亚高压强度发现,在给定观测海温的条件下,模拟的误差减小13%~15%。因此可以认为耦合模式的误差大部分来自大气分量。海洋模拟的改进虽然对总体的模拟结果有所改进但贡献不大;比较T106和T42两种分辨率的模式对南亚高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分辨率的提高明显减小了南亚高压及全球100 h Pa位势高度场的模拟误差。为验证地形强迫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地形高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对南亚高压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高原高度升高将会促使南亚高压及更大范围的高层位势高度场增强。因此,正确给定高原地形这一模式的下边界条件,对模拟结果的改进有重要作用。
董敏吴统文左群杰高守亭
初值对中国东部初夏土壤湿度可预报性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土壤湿度是影响天气和气候非常重要的因子之一,但目前针对土壤湿度可预报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该文在对BCC_CSM模式进行了适合的陆面初始化的条件下,设计了两组在中国东部地区采用不同土壤湿度初值的回报试验研究该地区土壤湿度的可预报性及初值对其可预报性影响问题。试验结果表明:BCC_CSM模式在真实的外场强迫下可以模拟出相对合理的土壤湿度;土壤湿度的可预报性在表层约为3候,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的可预报性持续时间增加,在中层预报性甚至能达到月尺度以上;初值对于土壤湿度的预报存在影响,在表层影响时间约为2~3候,影响时间随着深度增加;浅层土壤湿度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浅层土壤湿度变化滞后降水变化约1~2d,中层土壤湿度变化与降水变化存在5d左右的滞后关系。
李演达吴统文刘向文颉卫华
关键词:土壤湿度可预报性
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李巧萍吴统文刘向文路屹雄颉卫华
2011-2021年,先后在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与评估”项目(2010CB951900)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气候预测系统研...
关键词:
关键词:降水预测地球系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